2022年已成过去,2023年的基金投资征战已经开始。2023年该如何布局基金?哪些类型基金更有投资价值?权益类基金应该如何筛选?
日前,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八位“专业基金买手”FOF基金经理,他们分别是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杨喆、南方基金FOF投资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李文良、博时基金资产配置投资部总经理兼资产配置投资部投资总监郑铮、中欧基金FOF投资策略组负责人桑磊、国泰基金FOF投资部负责人周珞晏、汇添富基金FOF基金经理蔡健林、嘉实基金FOF投资部基金经理唐棠、农银鑫享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混合(FOF)拟任基金经理周永冠。
这些FOF投资专家认为,2023年股票资产的配置性价比正在提高,会战略性看好权益资产,相对看淡债券市场,甚至有基金经理表示“权益部分至少需要标配,并择机进一步增持至超配”,此外,黄金、港股等资产也被不少基金经理看好。
预计今年股票资产相对占优
中国基金报记者:2023年,你计划怎么做大类资产配置?股票和债券如何配比?目前哪类资产性价比更高?
杨喆:相较于刚刚过去的2022年,当下股票资产的配置性价比正在提高,对于2023年的权益市场,我们抱更加积极的态度。
债券资产方面,随着政策强预期落地、流动性环境相对宽松和理财赎回逐步得到缓解,债券市场会逐步向基本面和资金面回归,在快速抛压之后,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从中期维度观察,当前政策转向稳增长的方向比较明确,债券牛市的可能性在下降。
李文良:基于宏观经济复苏和权益性价比更好的背景,我们在2023年战略性看好权益资产,相对看淡债券市场。
蔡健林:2023年,中国经济逐渐恢复和货币宽松的环境有利于权益资产表现。债市也具备比较确定的投资机会,预计上半年或表现更佳。
桑磊:展望2023年,无论从政策角度还是经济的自然规律来看,国内经济大概率逐步进入复苏,将有利于权益资产表现。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较低,经济逐步进入复苏,流动性维持偏宽松状态,这使得股票市场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
周珞晏:基于对国内权益市场偏乐观态度,权益部分至少需要标配,并择机进一步增持至超配。资本市场的中长期慢牛值得期待,目前阶段是高胜率和高赔率并存。
债市短期波动可能延续,但经历了去年底下跌后赔率有所好转。由于2023年经济复苏是大趋势,2023年债市性价比不如股市,以阶段性机会为主,短期持仓可能聚焦短久期品种。
周永冠:预计2023年股票资产相对占优,我们计划相对超配股票类资产。从股债性价比角度来看,股票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区域,性价比较高。
郑铮: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会走向复苏,但海外经济或将陷入衰退,形成内强外弱的格局。对应到大类资产的具体表现,国内权益类资产有望迎来反转,进入牛市初期,港股也会迎来估值修复,国内利率债的配置价值或将减弱,信用债已经跌出一定的性价比,同时关注转债的结构性机会,黄金价格或呈现先抑后扬的震荡格局。
唐棠:对于大类资产配置,核心是基于三个要素的模型来做配置,一是基本面趋势,二是资产类别的性价比,三是流动性。从目前模型来看,对2023年的市场相对乐观,给出的仓位建议是偏高的。此外,2023年成长类资产的增速和性价比可能相对更高。
看好权益类基金
采取“股性”更强策略
中国基金报记者:布局后市,你相对偏爱哪几类基金(如固收+、货基、黄金、QDII、权益ETF)?理由是什么?
李文良:基于权益性价比高和宏观经济有望迎来复苏的分析,倾向于多配置权益类、含权类资产。在含权类资产中,可以考虑偏债混合型“固收+”产品配置为主,同时配置资配能力较好的二级债基、一级债基等品种。此外,黄金ETF或黄金行业股票都是不错的配置方向。
周珞晏:权益类基金最为看好,结构上我们关注偏均衡的产品,可择机在金融、消费、成长三个品种中进行配置,同时适当进行一些轮动。黄金方面,市场对加息节奏的预期暂时趋于稳定,叠加对基本面的观察,不倾向于美债实际和名义利率短期有大幅下降的空间,黄金短期可能平平,战略性机会仍需等待。QDII方面,比较看好港股,对美股相对谨慎。“固收+”方面,在增强收益方面重点关注不仅配置价值股,在成长上也会选股的基金。
周永冠:更看好权益相关资产,对于组合的构成将采取股性更强策略,因此,在基金偏好方面更倾向于权益基金、权益ETF,也会配置一定比例的“固收+”基金。
郑铮:在目前时点,我们的偏好是权益>黄金>固收+>货基。其中,权益投资方面,我们看好港股及A股;非港股QDII方面,我们比较看好中资美元债,对权益非港股QDII持负面态度。针对ETF等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会根据投资需要灵活选择。
唐棠:展望后市,更关注权益基金的配置比例,但这并不意味着债市没有机会。事实上,在债券类基金中,转债类基金在震荡市可能有相对更好的表现。
以价值型和均衡型股基为主
中国基金报记者:如果布局主动权益类基金,你会如何选择?价值风、成长风、均衡风更偏好哪一类?
杨喆:2023年很可能是估值与业绩共同修复的一年。在这种背景下各类风格都存在投资机会。因此,在布局时我们还是会保持攻守兼备的策略,通过稳增长和高景气并行的方式,平滑由于风格切换带来的净值波动。
李文良:2023年的市场风格可能回归均衡化,科技成长将大概率再次占优。在结构上,偏向代表经济结构转型、盈利增速上有业绩支持的板块。
桑磊:股票市场主要板块估值都不太高,都有一定的投资机会。金融、地产等板块与国内经济相关性强,周期板块也受益于国内经济恢复,医药、消费等板块受益于消费复苏,新能源等成长板块仍有较高的景气度。相对而言,新能源相关成长板块的景气度相对较高,估值风险释放较为充分,可以在注重均衡的基础上适当关注新能源等相关成长板块。
蔡健林:权益类基金以价值型和均衡型股票基金为主。结构上,我们比较看好:一是与宏观经济恢复相关的资产;二是消费行业的复苏,包括白酒、食品、服装等;三是基本面趋势较好、集采政策影响已在估值上充分反映的医药行业。
周珞晏:关注均衡配置的权益类基金,成长风格产品可在超跌之后逐步配置,其中重点看好符合国家政策精神的信创、清洁能源、安全等方向。
周永冠:从配置方向看,价值和成长风格的股票在2023年都将有表现的机会,将采取均衡配置策略。
郑铮:回顾2000年以来的A股市场,在股市下行周期中价值风具有较强的防御性,在股市上行周期中成长风占优的概率较大;在业绩上行期,成长风相对占优,在业绩下行期价值风相对占优。因此,预计2023年成长风或是主线。
唐棠:对于基本面趋势向上的行业,如风电、储能等,仍然维持了较高的配置权重,在低估值、景气成长的板块增加了配置比例,如计算机。对于顺经济周期的价值方向,倾向于在右侧信号确认后或有更高的性价比时点,再提高配置的权重。
债市短期或有修复行情
中国基金报记者:去年底债券市场大幅调整,你认为布局这类产品的时机到了么?品种上应该如何选择?
杨喆:债券市场会逐步向基本面和资金面回归,在快速抛压之后,当前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从中期维度观察,当前政策转向稳增长的方向比较明确,债券全面牛市的可能性在下降。在品种的选择上,组合结构均衡、操作灵活、负债端相对稳定的品种更具配置价值。
李文良:基于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2023年有望迎来经济触底复苏,利率债的投资价值可能略显平淡;而近期信用利差明显扩大之后,高等级信用债的配置价值有一定程度回归,但信用利差也仅回归到历史中枢附近,未到历史较高位置,在权益资产更加有吸引力的时期,配置价值也弱于权益资产。
蔡健林:理财抛售危机已经过去,债券基础收益也抬升至比较有吸引力水平,而且各种利差也得到有效恢复。目前经济基本面仍然支持债券市场表现,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下,居民对地产消费需求和房企的信用创造能力仍然比较弱。此外,一季度货币政策还有一定的宽松空间,所以我们于去年12月中开始对债券市场积极看多。
桑磊:债市经过去年底的大幅调整,部分品种已出现较好的配置价值,利率债收益率整体仍处于低位。债市当前处于利多利空交织的状态,后面需跟踪经济复苏的力度。在流动性宽松背景下,大幅降低久期的机会成本过高,债券部分可以考虑以市场均衡久期配置为主,适当关注交易性机会。从品种及策略上看,用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加杠杆的投资策略,以追求较好的风险收益表现。
周珞晏: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债市难言乐观,但也不必过度悲观,中性假设下2023年长端利率为区间震荡。流动性折价修复、信用债高性价比、国内基本面复苏难以一蹴而就,海外经济仍有衰退风险,皆给债市提供了阶段性机会。全年来看,债市大概率不是牛市,短期或有修复。
周永冠:2023年市场利率还有望继续向上,将会对债券市场产生一定的压力。短期我们对债券仍维持“短久期、低杠杆”的策略。
郑铮:短期债市步入负反馈过程,但长期不具备大幅调整的基础,结合目前估值水平判断,短期债市已调整到位,但从机构行为看,理财赎回、非银机构降杠杆的负循环尚未完全打破,债市仍有超跌的可能。利率债的配置价值或将减弱,信用债已跌出一定的性价比,同时关注转债的结构性机会。
唐棠:2022年底经历了一波债市和成长股的双杀,预计2023年会发生反转,会有一段时间的股债齐头并进。在债券品种中,转债的布局价值更高。
“强政策”推动下
港股反弹力度或强于A股
中国基金报记者:QDII基金明年值得布局吗?你更关注哪类品种?港股市场自去年底出现一波反弹,你如何看待港股基金的投资价值?
杨喆:展望2023年,港股投资机会值得积极关注和跟踪。在市场快速演绎对前期悲观预期的修复之后,港股基金的中长期投资价值还取决于多重基本面因素,如经济修复的兑现程度和进度、美国经济是否会超预期进入深度衰退等。
李文良:基于海外主要经济体将经历明显周期下行的不利局面,以海外经济体作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大部分权益类、商品类、地产类的QDII产品可能需要谨慎对待,而部分国家的无风险利率处于高位,在其经济大幅下行中,利率债可能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也应留足票息保护或者利率下降空间,以对冲锁汇损失或者人民币升值可能对QDII净值的负面影响。
外部流动性大格局趋于改善,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港股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都将趋于好转,因此,2023年港股基金的表现值得期待。
蔡健林:中国经济稳定度在提升,外资对中国权益资产的配置信心会重新恢复并得到提升。看好港股估值修复行情,但仍然需要提防欧美高通胀、高利率和经济弱衰退环境对风险资产和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桑磊:对QDII基金中美元债基金相对比较看好。展望2023年,美联储在上半年停止加息的可能性较大,下半年可能的衰退风险值得关注。十年期美债当前利率在3.7%左右,是近十年的高点,2023年上半年美债利率有可能出现拐点。
从投资逻辑看,港股在分子端与国内更加相关,在分母端与海外流动性更加相关。2023年,分子、分母有机会出现双击。从空间上看,恒生指数在2022年10月底跌破15000点,创近13年的相对低位,估值当前10倍PE,空间可观。综上,我们认为港股在2023年也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周珞晏:港股基金投资价值是比较高的。无论AH溢价还是港股本身估值分位数,都指向了中期的高回报率,政策支持吸引外资回流,前期的全球环境也阶段性偏正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定调对平台经济由整改转为了扶持。国内“强政策”推动下,港股反弹力度更强于A股。
周永冠:2023年的港股市场存在较大投资机会,主要基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原因:从国内基本面来看,当前经济基本面的复苏对于港股股票的影响总体偏正面,企业盈利有望逐步恢复;国际方面,展望2023年,当美国加息结束后,叠加经济的衰退,美国有望进入降息周期,这将对港股的流动性形成利好。
郑铮:目前看港股通基金和QDII的配置价值非常值得关注。预期港股中长期机会将大于风险,尤其科技互联、医药生物等板块有估值修复和盈利改善的双轮驱动预期,消费、地产金融等板块或有估值修复迎来困境反转机遇。具体到基金投资上,跨市场的科技互联、医药生物的指数基金产品更为成熟、更为便捷和全行业覆盖,且相比较主动管理型基金不易出现风格漂移。
非港股QDII方面,可以关注中资美元债。
唐棠:2023年国内经济的复苏确定性较强,海外经济衰退,海外的权益资产可能面临一些风险。我们配置的时候还是会考虑流动性以及预期收益率。当前港股市场核心资产的估值已经修复到了一个中枢的位置。对比前几年,港股核心资产的各个业务线都有高速成长,目前进入稳态增长的阶段,估值继续提升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基本面催化。
2023-01-09 08: 34
2023-01-09 08: 33
2023-01-09 08: 32
2023-01-09 08: 31
2023-01-09 08: 29
2023-01-09 0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