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市场快速反弹 把握估值提升及正股上涨机会

2024-12-23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任子青

9月底以来,可转债市场快速反弹,中证转债指数在12月12日创出年内新高,但随后震荡调整。

受访私募认为,当前可转债整体估值处于偏低位置,可转债行情有望持续。随着政策陆续出台,明年经济将有较大概率企稳回升,预计转债市场也将保持股性主导和交易活跃的状态。从风险层面看,需要警惕个别低资质转债的信用风险,规避那些正股有退市风险的转债。

可转债估值处于偏低位置

仍具有较高投资价值

9月底以来,可转债市场从底部快速反弹。盈峰资本投资总监、可转债基金经理何伟鉴认为,这大幅缓解了投资者对于可转债信用风险的担忧,可转债市场的主要矛盾由债性回归股性。由于可转债反弹力度明显弱于其正股,目前可转债的整体估值依然处于近3年来偏低位置,未来具备较强的修复动力和良好的投资机会。

万柏基金投资总监陈勇称,9月底以来,在正股上涨、信用修复的驱动下,转债市场快速反弹,价格中位数、溢价率中位数均恢复至历史合理水平。在利率快速下行的背景下,转债的债底进一步获得支撑。在预期与现实的博弈下,权益市场或维持高波动状态,转债期权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尽管转债市场存量规模持续缩水,但固收类机构资金正在持续进入,转债市场仍有上涨空间。

据纽达投资统计,12月12日,转债价格中位数攀升至122.1元,创下自2023年11月以来的最高纪录。对比转债价格中位数的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当前转债价格大致处于2022年以来的中等水平。鉴于转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机构投资者,且多数机构的转债持仓尚未恢复至较高水平,可以推断转债市场尚未达到估值过高的状态。在政策持续宽松的预期下,权益市场的修复预期增强,而在市场进入震荡期时,转债亦股亦债的独特属性能够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艾方资产表示,11月份转债的估值有了一定提升,但与年初相比仍较低,未来转债估值大幅下行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若以近几年转债的估值情况进行衡量,当前仍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但是,目前可转债的价格中位数位于120元左右,股性主导的环境意味着可转债随股票市场波动的幅度可能加大。

对于未来转债市场的可持续性,牧鑫资产认为,转债的行情仍可持续,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对权益市场不悲观,若未来能叠加基本面数据的企稳复苏、现有政策落实推进和新政策陆续出台,明年市场的风险偏好会优于今年;二是明年仍有降准降息预期,资产端收益下移会促使资金向更具有弹性的标的倾斜,如转债和股票;三是转债供需端错配,今年以来新发债明显缩量,保险、券商自营等配置型机构对于转债这类“进可攻、退可守”的资产仍有较旺盛的需求。

看好明年转债市场投资机会

警惕正股有退市风险的转债

展望后市,何伟鉴认为,明年经济有较大概率企稳回升,预计转债市场将保持股性主导和交易活跃的状态。

何伟鉴表示,从总量机会看,转债将有望受益于经济和股票市场的进一步企稳回升,同时,在存量规模收缩的情况下,估值修复的确定性较高,攻守兼备的特性将更加鲜明。从结构性机会看,在交易活跃的环境下,除了跟随正股上涨和估值提升的收益机会外,转债的期权价值和条款博弈也会有丰富的可投资机会。

纽达投资认为,转债市场的表现主要还是依赖于权益市场,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国内经济有望进一步改善,企业利润也有望企稳回升,这将有利于A股市场表现,进而推动转债价格上涨。

陈勇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明年有望迎来“股债双牛”的行情,作为股性与债性兼具的品种,可转债表现值得期待。从未来转债的机会看,平衡型双低转债仍有选择空间,可选择概念较好的板块,如机器人、算力、低空经济等,提前布局等待后续平价与估值的双重提升。

从风险层面看,纽达投资指出,要评估转债背后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而不是只看转债的信用评级。另外,需要关注转债市场的供给情况,短期因为新发缩量、供给减少推动了转债价格上升,长期来看投资者则需要密切关注供给方面的政策。

陈勇表示,明年仍需警惕个别低资质转债的信用风险。今年以来,部分转债出现退市、违约等情况,转债的定价模式发生明显变化,债底已不再绝对安全,应尽量规避那些正股有退市风险的转债。

何伟鉴认为,虽然转债的整体信用风险危机已经过去,但个券的风险始终存在,投资者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同时,转债跟随股票的波动会更为显著,投资者需要对波动有足够的预期或者有效的控制。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