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私募基金谈可转债投资 严控风险 多策略布局

2024-12-23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受信用风险、退市新规、股市低迷等因素影响,走势一波三折,但不少私募通过“排雷”降低风险,抓住转债超跌反弹的机会,赚取了收益。

展望2025年,受访私募看好可转债的投资价值,认为“双低”标的具备较高配置性价比,关注转债价格、转股溢价率、到期收益率、正股基本面等,在严控信用风险、避免“踩雷”的基础上,选择估值合适的标的分散投资。

在波动中把握转债机会

谈及今年的可转债投资,盈峰资本投资总监、可转债基金经理何伟鉴坦言,今年转债市场的信用风险是最大的挑战,但也带来较大的机遇。“6月后,市场因信用风险担忧和流动性冲击已跌至极低价格区间,出现了难得的获得绝对收益的机会,因此,我们保持高仓位运作。9月市场突然反弹,我们积极参与了部分没有很大信用风险但价格明显超跌的标的。”

牧鑫资产表示,今年市场走势一波三折,公司的可转债策略是在严防信用风险的前提下进行错误定价转债的深度挖掘。公司已搭建一套定量叠加定性的模型,筛选出值得研究的转债标的,再通过深度研究进行投资评估定价。

万柏基金投资总监陈勇称,今年9月逐步加大了可转债的仓位,采用量化和主观双轮驱动去择券。在量化层面,依据可转债量化选债模型进行择券;在主观层面,根据企业尽调情况和市场热点变化进行筛选,最大化降低信用风险的同时积极抓取行业贝塔收益。

纽达投资也采用量化与主观结合的方式布局可转债。公司表示,借鉴股票多因子模型,构建持仓分散的可转债组合,通过控制整体持仓的平均价格来控制最大回撤在目标范围内。根据相关规定的退市条件,研究发行主体的负债率、行业属性、营收及利润指标、重大违法类指标、规范类指标、交易类指标、分红情况、财务造假情况以及转股价下修空间等,对拟买入转债进行分析,同时人工对上市公司财报和舆情进行监控“排雷”,剔除有潜在违约风险的标的。

艾方资产亦是业内较早开始以量化方式进行可转债投资的公司。“今年我们根据市场监管规则变化对转债进行更为严格的筛选,避免了部分‘爆雷’转债,后续仍会对转债风险进行严格和细致的管理。”

选择估值合适标的分散投资

展望明年,不少私募看好可转债的投资价值,将采用“双低”等策略进行配置,选择估值合适的标的分散投资。

“近期可转债市场的流动性、信用风险得到很大程度的修复,整体也有一定上涨,但对比其他大类资产,仍有较大的债底支撑、条款优势以及弹性空间,在当前时间点有较高配置性价比。”沪上某中型私募称,接下来市场处于业绩真空期,将继续关注可转债平衡和股性标的配置机会。

何伟鉴认为,明年转债市场有望迎来更丰富的机会。盈峰的转债投资为主观多策略,将多个相关度较低的子策略均衡配置。在子策略层面,通过量化模型做个券筛选,整体以低价转债为主,目标是获得有效风险控制下的绝对收益。明年会适当超配股性环境下更加有效的“双低”等子策略。

陈勇称,明年转债市场规模大概率将延续缩量态势,在利率下行、权益波动、流动性较为宽松的环境下,更多“固收+”资金或涌入转债市场,供需失衡下转债投资价值仍值得期待。“我们以量化多因子轮动选债和主观基本面分析为核心策略,以条款博弈、短期套利、日内波段交易等为卫星策略。未来配置主要以偏债型、双低较低的平衡型转债为底仓,以正股弹性较强的偏股型转债作为进攻。”

久期投资表示,公司将侧重研究接近债底的大市值可转债,作为信用债的有效替代,还有一定的权益市场看涨期权。债性转债的认定标准会根据不同市场利率环境进行微调。

艾方资产表示,关注转债的估值情况,量化系统会根据具体估值来判断市场机会,进行合理仓位配置以及具体个券配置。

纽达投资表示,以近期市场来看,正股出现震荡时,转债更能发挥“进可攻、退可守”的特质。投资上,首先剔除正股有退市风险的转债,然后利用多因子模型选择估值适合的标的分散投资,周频调仓。

在转债投资方向上,陈勇表示,看好自主可控、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高科技板块以及消费、化工等顺周期板块。也有私募表示,更关注基本面复苏、科技属性较强的板块,寻找基本面有弹性、价格相对合理的标的。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