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看好 科创板转债投资价值

2024-12-23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江右

供给端放缓,叠加大量强赎、转股和到期等因素,可转债存量规模有所下降,但受访私募人士表示,市场对可转债的潜在投资需求仍将增长,未来科创板可转债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供给减缓

可转债潜在需求大

据纽达投资统计,截至今年12月20日,已有74只转债退出市场,存量规模较年初减少1367.76亿元。一方面,今年以来可转债新发数量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回升,可转债强赎、转股、到期等因素使得转债市场规模下降。

盈峰资本投资总监、可转债基金经理何伟鉴认为,转债市场存量规模的变化受新发和退出两方面影响。自从去年再融资节奏放缓后,新发转债规模大幅下降,而2018年开始大量上市的转债从今年起陆续到期,新发规模远小于到期或强赎退市规模,市场存量自然明显缩水。

万柏基金投资总监陈勇也认为,今年可转债市场规模出现大幅收缩,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一级市场可转债发行大幅放缓,2024年可转债规模仅新增约370亿元,较2023年下降74%,且大盘转债供给严重缺失;二是今年转债通过转股、到期等方式退出的规模创历史新高。转债规模缩量,叠加低利率环境下可转债的稀缺性进一步凸显,供需失衡下可转债的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除了政策影响,牧鑫资产分析,存量转债规模大幅缩水还受市场偏好、溢价率中位数下移影响。一方面,今年初受市场情绪偏弱的影响,红利风格持续占优,银行、公用事业、运营商板块涨幅靠前,银行转债溢价率稳步走低至负溢价率,促使投资者转股;另一方面,今年受股市疲弱和信用风险影响,转债中位数价格两次突破低点,压低转股溢价率,带来比较好的转股机会,而且今年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关注对转债的管理,推动转股价下修,进而促进转股。

从供需角度分析,纽达投资表示,在国债收益率下降和权益市场逐步稳定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开始将资金配置于转债市场。鉴于供给端的减少和需求端潜在的增长,未来转债价格可能面临上涨压力。

政策支持

科创板转债值得关注

随着经济复苏向好,叠加资本市场“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支持,虽然短期可转债的规模可能承压,但长期看,可转债仍将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且科创板的转债值得关注。

何伟鉴认为,2025年到期转债规模近千亿元,通过强赎和转股退出的转债规模预计也将达到千亿元,按照目前转债发行的申报和审批节奏来看,明年存量规模将继续缩水。市场规模缩水,短期可能带来供需失衡,转债攻守兼备的特性可能更容易得到稳健资金的青睐,迎来估值的显著修复机会;但长期来看,市场规模保持健康增长,将更有利于寻找优质投资机会和扩大策略容量。

陈勇表示,较为宽松的流动性有利于转债估值的进一步提升。“科创板八条”提到要优化科创板上市公司股债融资制度,科创板公司发行转债的速度或将有所提升;从行业层面来看,与政策相关的板块如硬科技、并购重组等值得重点关注。

艾方资产表示,随着权益市场企稳,可转债的发行也会得到恢复,可以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牧鑫资产认为,优质公司的转债是稀缺资产,若能借政策的春风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的营收增速和盈利水平,具备期权属性的转债的配置价值会进一步凸显。

纽达投资分析,“科创板八条”特别提到,在支付工具上,鼓励运用定向可转债等方式实施并购重组,为股份对价的分期支付提供更多方案。长期看,科技型企业转债发行效率有望提升,科创板转债供给将进一步释放。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