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研究分析部总经理、基金经理王晓宁:景气和安全为2023年主要投资脉络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研究分析部总经理、基金经理 王晓宁
回顾2022年,A股市场经历了较为困难的一年。从微观角度,对国内经济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疫情反复和地产企业的债务处置。前者对消费场景产生约束、对供应链产生负面影响,也影响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预期,减弱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乘数效应。而部分地产企业的债务风险,也削弱了产业链的销售和投资。在上述两者的综合作用下,国内宏观经济增速逐季放缓。A股指数,也经历了近年来较大的下跌幅度。
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和地产风险的逐步解除,国内的经济周期将逐步过渡到“复苏期”。从GDP三驾马车来看,财政政策的惯性仍在,同时乘数效应快速恢复,基建投资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政策引导与产业链安全的背景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将高于2022年。房地产投资方面,需求政策加码,供给端保交楼和房企纾困政策支撑,房企破立并举,地产投资将从冰冻中缓慢恢复。消费方面,过去三年疫情之下的预防性储蓄有望转化为消费动能,随着消费场景、居民收入和预期的改善,消费恢复的动力较强。进出口方面,受海外名义经济增速逐季下行的影响,出口或呈前高后低态势,整体疲弱。综合来看,预期2023年中国经济将逐步走出低谷。
流动性方面,国内货币政策延续宽松状态,边际有所收紧,央行的政策目标仍会聚焦在恢复经济增长方面,通胀约束较为温和。美债收益率触顶,美元指数进入下行周期,海外流动性最差的情况或已经过去。对于国内来说,市场利率大体维持在较低位置,风险溢价大概率从高位回落,国内的金融条件将处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状态,有利于风险资产的表现。
从投资脉络看,“安全”越来越多的成为当下时代的大背景,也将成为新的投资线索。回顾从年初俄乌冲突爆发,到贯穿过去4年的美国供应链重组和对外科技限制等纷繁的事件,共同织就了大国竞争下新的时代背景。中美两国合作+竞争的关系,使得两国主导下的全球化分工,出现了逆向调整。意识形态和安全,重新成为欧美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第一选择,而我国在过去4年中,凭借着强大的配套体系,稳定的供应链能力,证明了效率优先的原则下,我国还是全球化的最优选择,成功抵抗住了美国的贸易竞争。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的安全焦虑,与全球化的效率优先原则,必然产生矛盾。我国只要保持持续的效率最优,长期看就会在贸易竞争中占据优势。从我国的角度出发,不仅在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需要解决,事关国家安全的方方面面,都是未来重点投入的方向,这包括了粮食、能源、国防、信息、高端装备等众多方面。总体来看,时代潮流已有变化,安全成为全球各国的投入重点。相应的,也将变成股市里未来数年的主线之一。
回到A股市场,经济预期转好+流动性保持宽松+风险偏好回升,对应着权益市场震荡向上的局面,我们大概率站在新的一轮行情的起点之上。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复苏也不是一蹴而就,特别是上半年疫情的影响仍有不确定性,上市公司利润拐点还处于左侧,这决定了行情的展开将较为波折。从投资线索看,景气和安全是全年的脉络,困境反转的行业也存在阶段性的机会。景气脉络下,关注军工、风光储行业,安全脉络下,关注军工、高端装备、计算机行业,困境反转脉络下,关注保险、消费、地产产业链。整体来看,预期2023年的市场整体向上,大概率呈现出主题纷繁的结构性行情特征。
2023-01-27 11: 15
2023-01-27 10: 45
2023-01-27 10: 15
2023-01-26 22: 45
2023-01-26 22: 15
2023-01-26 21: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