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荣基金:“碳中和”来了,新能源能否弯道超车?

2021-04-13 16:37

刚刚结束的两会,让“碳中和”一跃成为新晋网红。在A股市场展开调整之时,碳中和板块却凭借政策红利、顺周期、低估值等叠加优势,成为近期资本市场一大亮点。

我们邀请到了富荣基金研究员姜帆与大家聊一聊碳中和背景下的投资机会,以下为精彩问答,快来跟着小编一起回顾一下吧!

image.png

Q:今年两会上,“碳中和”、“碳达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这两个概念吗?


A: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正如各位投资者所看到的,习总书记在去年12月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展现了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在碳中和问题上的勇气与担当。当前我国立下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双碳目标可以说是成为了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一条主线,首先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提升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政策地位,同时将“十四五”作为“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起点,将“可再生能源替代时点”大幅提前,明确提出“建设新一代电力系统”。在碳中和上升到国家战略之时,就会诞生很多的投资机会。

图片

Q:我国为何要在现阶段提出“双碳目标”?有什么战略意义?


A:首先,从我国的能源结构来看,我国石油资源70%以上依赖进口,在逆全球化甚嚣尘上的背景下,石油这类战略资源的稳定供应受到较大威胁,发展电动车可以使得我国逐渐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能源安全更能得到保障。


其次,其实衡量二氧化碳对全球影响的有一个叫做碳成本的指标,这个指标可以理解为是将碳排放造成的负外部性,也就是对全球的影响用金额进行衡量,每年都会算出一个金额,可能往后算一百年两百年,再用利率进行折现,这个模型可以等同于计算股票价格的DDM模型,而折现率与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挂钩的,疫情之后我们一直处在低利率的环境下,相当于折现率变小了碳成本增加了,那么各国政府发现碳排放已经严重影响到未来的经济发展,因此将碳减排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最后,碳排放对我国来说也是国际关系博弈的结果。我国一直拥有大国担当,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保护环境,即便在之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情况下,碳中和依旧是双方求同存异的一个话题。另外逆全球化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其实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越来越多,欧洲议会当前也通过了运用碳关税取代关税的法案,这里面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那么不如我们自己把碳排放降下来,以应对潜在的关税风险。

图片

Q:“碳中和”概念将影响哪些行业?短期和长期来看,哪些板块将受益?


A:碳中和几乎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碳中和是个非常长期的过程,因此碳中和对行业的影响都是比较偏长期的,总结起来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板块:


第一是能源。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促进节能减排,减少对相对来说比较重的能源的运用,例如石油、煤炭等;另一方面会加大对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运用,例如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等,相对来说能源结构变得更轻。从1980年到2019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9%提升到16%。


第二是金融。金融这个行业相对变重了,因为金融分析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多了“可持续发展”维度,金融投资、定价、风险衡量等监管任务也会变得更重;同时传统能源也会有过时的风险,而传统能源往往有比较重的借贷从而形成一定的金融风险。


第三是商品。商品会出现再生,一些基础的材料例如钢铁、有色、水泥等的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是整个社会碳排放的中坚力量,为了实现碳中和碳减排,这些行业基本需要实现现有资源的再利用,实现“循环经济”是重要的手段,向循环经济转型,并显著提高关键材料的利用率和回收率,在钢铁、水泥、肥料、塑料等领域尤为关键。


第四是消费。消费包括了交运、食品等领域,例如我们都比较喜欢吃牛羊肉,但是牛羊肉恰恰是能量转化效率比较低的食品,牛羊吃草之后转化成肉中间会有较大的能量损耗,所以吃过多的牛羊肉其实不利于碳减排,那么现在也有像BeyondMeat这类人造肉来代替牛羊肉的。交运来看现在也在探寻运用氢能等清洁燃料实现对航空燃油替代的可能性。

图片

Q:“碳中和”会对新能源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A:碳中和对新能源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光伏风电和新能源车。新能源发电的形式其实还包括水电、核电、生物质发电等,光伏风电未来之所以将成为主要的能源供应来源原因在于水电、核电产能建设周期都较长,如果以这些能源作为推进碳中和主力的话很难完成各国制定的目标。首先来看光伏行业,之前大家更多都是对光伏处于不信任的态度,觉得这个行业其实就是吃补贴的行业,但是如果我们回顾光伏发展的历史,补贴的原因在于光伏发电和火电度电成本的差距比较大。而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光伏发电的成本不断降低,光伏发电相比于火电的成本差距越来越小,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补贴退坡。当前已经在全国很多地区实现光伏平价上网,因此底层逻辑在于光伏技术演进打开长期增长空间。而碳中和的政策也保证了全球未来的装机量,例如202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可能在120-130GW,看到今年应该都在160GW以上,这个增长幅度是非常大的,带来相应板块的投资机会。


另外一个就是新能源车。因为我们前面提到能源做轻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也就是用光伏等代替原来的火电,另外就是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这个主要靠的是新能源车,新能源车包括纯电、插电这些车型,在未来都有比较广阔的前景。中汽协预计今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30万辆,如果要实现20%的渗透率目标,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3%。伴随着爆款车型的持续放量未来还是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图片

Q:新能源板块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A:我觉得大家看新能源主要还是两个视角,看估值的第一个视角即事件驱动、存在即合理:如果在市场情绪稳定、风格没有发生切换的情况下,即使新能源的估值再贵,也是建立在长期政策向好和产品技术打开底层增长逻辑基础上,只要长期增长逻辑没有被打破,短期因素造成的股价波动最终会被拉回同一套体系下的估值,风险在于市场风格切换整体杀跌和政策产品不及预期;


看估值的第二个视角即看长期增长留足安全边际:对于动力电池等制造业来看,因为往后两至三年扩产相对清晰,营业收入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比较好把握,因此适宜往后来看两至三年的估值,看得太长短期收益可能受影响,看两年后PE相对合理,而历史经验证明配合行业增速给予2022E稳态估值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图片

Q:去年新能源车迎来了一波上涨,现在许多人担心新能源的估值过高,这个问题如何看待?


A:坦白来说新能源在去年涨上去之后不便宜,而且更多是美联储等央行放水导致的普涨。尤其是在这波行情最后阶段猛涨的公司分为成熟行业垄断型公司和电新这种高速增长的赛道型公司。这两类公司在过去半年和最近1个月都经历了无差别上涨和杀跌。


前一类股票风险溢价极低,DCF分母大部分近似无风险利率。那么当利率从1%升到2%时,作为利率的倒数PE就会带来很大的回撤。第二类股票虽然估值也高,但是可以用成长消化估值。问题在于虽然空间够,但市场过于随意进行终局估值,只看终点而对成长过程中困难程度估计不足。如果业绩无法持续超预期,双杀风险也较大;但是如果我们看长一点来说,新能源的估值高其实也不妨碍以后的估值更高,相比于其他高估值的板块来说,其高增是非常确定的,业绩能够消化估值。例如我们单看锂电板块,去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大概在100多GWH,但是看到2025年,大家预期大概在1500GWH,如果考虑到动力电池降价等因素,基本行业有个10倍空间,那么现在可能150倍的公司看到2025年也就是15倍,就是一家正常的汽车零配件公司的估值,这个时候几乎是达到了稳态没什么增长情况下的估值,但是2025年以后新能源依旧维持高增,所以我们发现即使给到150倍还是会有安全边际的,但是大家还是要警惕短期业绩波动带来的风险。

图片

Q:如何看待新能源车和光伏的后市发展?


A:光伏行业之前大家更多认为是个靠政策调节的周期性行业,但是伴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平价上网的推进,长期增长空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短期产业链确实有不确定因素,一方面硅料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光伏辅材价格近期才拉开始出现回落,导致整个产业链成本过高是会影响到光伏下游装机量的,因此下游电池组件环节盈利被大幅压缩,使得大家觉得光伏企业短期业绩可能很难放出来,但是稍微拉长来看硅料涨价是不可持续的,产业链的价格也开始出现松动,只要产业链的反馈传导顺畅,短期价格上涨就会带来产业链博弈,使得最终各环节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光伏行业依旧是强者恒强的行业。


那么新能源车也是有这个问题,由于上下游供需的错配导致上游产业链价格上涨,大家担心电池环节盈利出现大幅下滑,这个担心在四大材料交出亮眼的一季报之后尤其激烈,但是这些依旧是中短期的扰动因素,我们认为不会改变新能源车和光伏长期强劲表现的趋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