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经理谢文超:
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私募权益投资部投资经理,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学硕士、英国诺丁汉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证券从业14年。
问:能否总结一下您的投资框架以及核心关注点?
谢文超:我的投研生涯中经历过不同的周期,也在不同的机构管理过不同性质的账户。投资本质是要做到化繁为简,所谓化繁为简,就是需要找到核心竞争力,或者核心能力圈。回看这些年的A股市场,包括我曾管理组合的经历,我越来越相信长期的思维,这样的长期思维是我们做任何研究和决策的一种战略思维,而且这种思考方式相对是稳定的。
我认为长期投资是基于“以终为始”去寻找价值,采用“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可以长期实践的思维。我总结下来有以下一些核心要素:
首先,投资要基于常识。因为投资本身是基于常识,有了常识基础,可以自然去规避很多风险,敬畏市场,尊重规律,这些规律既包括我们国内市场规律,也包括海外市场这些年沉淀下来的规律。
其次,在尊重常识的基础上,我们构建的是主动管理组合,最终是要为投资人创造收益,包含绝对收益和超出市场的收益。这些收益的累计源于常识基础的进阶维度——就是远见。我们在不断地拓宽投研视野,增强预判和把握核心变量的能力。市场总是在变,经济周期也总是在变,上市公司本身也是在变,我们“以终为始”所追求的起点是终极的一个价值,我们的投资必须有远见的预判,坚持“以终为始”这样的一个态度。实践落地的结果,就是来自于寻找价值投资为核心的深度、宽度和角度的认知变现,非共识的正确。
总结下来,我们坚持“以终为始”的态度,在我们的主动权益的投资范围,寻找长期的结构化价值投资机会,避免存量的价值转移性投资机会。我们会去追求长期的创造价值的投资机会。这样的要求,本质上符合我们长期稳定的价值投资框架、格局观和投资逻辑基础,也和社会进步的需求一致。
问:您之前拥有长期管理机构资金的投资经历,对您在投资上有哪些提升?
谢文超:回看这么多年的 A股市场,这个市场还是一个新兴市场。这些年经济体量的规模、以及上市公司的体量和质量,都在逐渐成长变大变强。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地辨别,哪些东西是会变的,哪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不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不断沉淀和进化的核心能力圈。如何长期去寻找投资机会,长期地运用稳定的框架去不断发现投资机会,在尊重规律的情况下找到非共识的正确去为客户不断创造收益。
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些短期业绩爆发的管理人,实际上短期的东西常常是最难判断或持续的,我们必须得承认我们对非常短期的东西,没有更高的、稳定的胜算率或者判断能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长期的、一些确定性的事情看清楚和判断对,那对组合是最大的贡献。因为长期的事物往往不受短期因素所干扰。这种大局观以及行业模式的认知,是我过去在不同的岗位上经历不同周期所积累和沉淀下来的。
我认为构建组合,是从坚持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机会的维度,不断去深耕和落地对于行业和优秀公司的深度研究,然后通过这些研究成果的动态结合,累计更加稳定的中长期收益。
问:您对于当前的市场怎么看?在三年维度下您对于市场短、中、长的看法是什么?
谢文超:过去几年A股发生了两个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A股市场在2015年下半年开始,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经历了核心资产被低估的教育,直到2017年这个特征比较明显。教育的变量就是海外长期资金引入,海外长期资金追求的是长期的、确定的、稳定的收益。这样的背景下,市场对企业价值的认知也从短期向长期切换,由相对估值向绝对市值切换。
第二个变化是2020年下半年开始到2021年春节前,核心资产估值的变化。这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钟摆的两端,到了极致就是跷跷板效应。
经历了两次市场的教育以后,市场对估值应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市场已经经历了这样的一个变化,不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就是优质的上市公司,它长期持续创造超额利润和价值的能力,或者这个稳定的趋势。我们怎么去发掘这类公司?去年年底包括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一些趋势资金其实并没有正确的去区分哪些公司符合这个标准,当时采用的可能是唯市值论或者唯静态的所谓龙头公司论。
A股经历了这样的教育以后,会进入到更高的阶段。纯粹的资金推动不会是常态,企业盈利的增速和背后的价值创造将成为更坚定、更加长期的核心变量,而这将决定主动投资者,是否能够通过深度、宽度、角度三个维度的长期价值去判断并找到和持有标的的能力。这也是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持续积累、巩固和扩大的能力圈。
我们应该坚守长期以终为始、寻找价值的方式去锚定那一类的公司,持有一年到三年,因为它是有确定收益的公司,然后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持续去做优化。
短期角度来说,相对是不那么确定的,但是在不确定的过程中,因为市场出现了调整,反而给了我们一些相对确定的投资机会。
问:您未来计划投资的主要的方向,会集中在偏核心资产的这一块,还是顺周期或者一些中小盘,还是其他类的股票?
谢文超:东方红是长期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从组合角度来说,我们要明白,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或者我们持续要加强的竞争力在哪里?A股市场以及中国的宏观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新常态。这样的新常态是由很多宏观层面的要素决定的。中国的消费会进入到一个分级和升级的阶段;中国的高端制造业进入到微笑曲线的两端,从过去的纯加工模式、出口加工模式、代工模式,进入到有品牌有高附加值的微笑曲线的两端;基于人口逻辑、基于消费升级,我们医疗健康的需求,还没有被充分满足。
所以无论市场怎样波动,我的核心投研将聚焦在消费、高端制造和大健康医疗保健领域,基于长期的思维逻辑去寻找价值投资的机会。如果我们构建三年期的组合,买入这样的一揽子上市公司,只要它不是出现行业尤其是经营管理层的重大负面变化,应该是能够带来较为确定性的收益。
回看2017年到现在的市场,我们从来不是去进行贴标签式的价值投资,或买入贴标签式的核心资产,我们始终关注的是所投资的这些标的是不是能够带来确定性的长期超额收益。我们的核心是聚焦中国的优势行业。
风险提示:产品的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资产管理人管理的其他产品的业绩不构成特定产品业绩的保证。本公司不保证产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需谨慎,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投资者欲了解产品的详细情况,请于投资前认真阅读产品合同以及相关业务公告。敬请投资者关注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风险等级相匹配的产品。
2021-04-26 22: 09
2021-04-26 22: 06
2021-04-26 21: 52
2021-04-26 21: 00
2021-04-26 19: 51
2021-04-26 19: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