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l in may"魔咒又要来了吗?

2021-05-07 18:50

好一个人间四月天,在A股也感受到了盎然春意,沪指微幅收涨,沪深300涨近1.5%,创业板指大发威,收涨12%。三大指数一扫春节后大幅调整阴霾,齐齐王者归来,让小伙伴们过了个开心愉快的五一假期。


然而,假期中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5月第一个交易日变天了……创业板指盘中一度跌破4%,最终收跌近2.5%。


股市得了“五月病”?五月刚开始,股市就变脸,不禁让人感叹“五月病--sell in may”魔咒又要来了吗?


华尔街流传这样一个说法:“Sell in May and go away, and come back on St. Leger’s Day。”

即:五月清仓股票,远离股市,待九月份再重新买入。St. Leger Day,是九月份的一个节日。


这个说法流传已久,据说英国的贵族、商人、银行家等有在炎热的夏季离开伦敦去度假,休假前,通常会清空所持有的股票仓位,从而造成股市整体下跌。


也就是说大家都去度假了,没心思搞钱了,股市自然就凉了。


A股也存在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说法。相比于英国贵族度假导致股市下跌,A股的“五月病”则和业绩报告有关,五月、六月是业绩真空期, A股市场一般表现相对较为弱势。

1

“sell in may”是不变定律吗?

先说结论,必然不是。


首先,该魔咒在2020年就完全失效。2020年5月至9月期间,沪深300指数涨超17%,如果遵循这个定律那就妥妥地踏空一波。


再来,拉长时间周期。以沪深300指数为例,截取5月-9月区间,近十年中上涨年份为4年,下跌年份为6年。


只能说下跌可能略高于上涨,离构成定律还远的很。

图片

那我们基民们心心念念的基金指数表现如何呢?基金指数近十年表现更是体现了概率论的魅力,完美的50% vs 50%。进一步证实了“sell in may”定律并不靠谱。

图片

不光在A股不管用,在美股也同样不管用。


1980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在5月份的平均表现反而都不错。近十年来看,标普500指数在5月份更是有八个年度实现收涨(数据来源wind)。


可见,无论中外,“sell in may”魔咒更多地存在于传说中,而不是现实里。

2

就算不可靠,也要有备无患

在4月市场接连创出新高、情绪和融资杠杆处于相对高位的背景下,再度出现波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特别是当下短期通胀逐级走高、一季度业绩期结束后市场进入业绩“空窗期”。消息面对市场的影响力度提升。


例如,5月4日美国财长耶伦接受采访时表示,可能需要适度加息,以防美国经济因政府支出水平提高而过热。


此话一出即刻引发市场巨震。美股盘中加速下跌,跌约1%,纳指跌幅达2.9%,标普跌1.5%,创3月中旬以来最大盘中跌幅。衡量美股波动率的恐慌指数Cboe VIX盘中涨超19%。市场剧烈反应吓得耶伦立即出来辟谣“并非暗示加息”。


再如,受美国支持豁免对疫苗知识产权保护消息的刺激,5月6日疫苗股受重创,医药板块再度回调,医药生物(申万一级)跌超3%,也是导致创业板指深跌的重要元凶之一。(数据来源wind)


可以看出,当前无论是美股还是A股对于消息面的反应都更加敏感,尤其是涉及宏观流动性及政策导向的消息。

3

5月操作守则:保持信心,垒好安全垫,坚持定投

既然sell in may已被证伪,而5月的市场也确实是个容易波动的性格。那么展望5月会有怎样一番天地,基民们又该遵循哪些操作守则呢?


首先,宏观经济面。全球经济正处于加速恢复阶段。携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机票和酒店订单比2019年同期增长30%以上,消费的力量在不断释放。


其次,政策面。从国内政治局会议最新的决议来看,基调是认可当下经济增长的大趋势,但仍有不稳固、不均衡的地方,因此“不急转弯”再次出现。对于权益市场而言,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消除对于政策过紧的担忧,市场的底部有更扎实的“稳货币”支撑。


总体而言,政策面是不喜不惊的中性状态,对于市场的演绎仍然是区间震荡的结构性行情。

4

基金经理怎么看?

创金合信权益投研总部执行总监黄弢认为,对于即将到来的5月行情,随着业绩披露季的结束,驱动市场修复的结构性动力会从业绩调整到估值、订单、涨价以及其他偏主题性的题材上。低估值、顺周期的板块,包括调整相对充分的金融地产板块,相对的防御价值和超额收益机会可能会更大。


面面相加后,得出的结论是:对于5月更需保持信心,重点关注估值盈利匹配度较高的板块,垒好安全垫,坚持定投,分散风险。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