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又新高!港股为何不跟?

2021-07-08 22:59

都说今年通胀“灰犀牛”、股票不好做,然而彼岸的美股硬是走出了“稳稳的曲线”,可谓是酣畅淋漓地享受着“流动性盛宴”,似乎只要音乐不停,狂欢就能继续。但在这场全球性的“流动性盛宴”中,本以为港股能够分一杯羹,回头却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快乐很短暂”,港股还是那个“洼地”,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新经济科技板块,更是成为了暴跌“重灾区”。


图片


那么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从当前看,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图片


第一,港股的科技公司以互联网企业为主,而行业逻辑的改变是互联网巨头近期被“重锤”的核心。


就股市下杀而言,无非有三种:杀估值、杀业绩、杀逻辑。其中,“杀估值”只是短期的情绪性宣泄,“杀业绩”也只是对过往预期的“矫正”,而“杀逻辑”最为致命,因为这意味未来的底层投资逻辑发生转向,而从当前看,一些互联网巨头正面临这一挑战。


◆ 一方面,互联网的本质是流量,得流量者得天下,而目前中国的网民比例达70%、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为13.8亿,流量高增的红利期已过,互联网行业也步入成熟期。


◆ 另一方面,本以为互联网巨头可以“高枕无忧”,但前有新进入者抢夺流量,后又有“反垄断”抑制资本扩张,生态规则也在发生变化,导致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前景存疑,不少互联网巨头的估值已被杀到历史低位。


第二,互联网企业跌得这么惨,到底是“陷阱”还是“馅饼”? 


首先,互联网行业发展受阻下,核心还是在于如何“破局”?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下,每一轮的技术迭代都会带来新的增长点,而未来,从视频到VR,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流量的形态和载体会不断演进,也相信那些拥有伟大格局观的互联网企业,能够凭借强大的进化能力开拓“第二曲线”,自我颠覆、自我超越。


其次,若跨市场对比看,恒生科技指数的PEG仅为0.88倍,相比创业板的1.76倍和纳斯达克的1.62倍,性价比凸显。


再者,港股科技板块的暴跌只是短期现象,是港股风格极致演绎的映射。由于香港是离岸金融市场,所以有点像全球的公共“集市”,只有当各国流动性盈余时才会去“集市”交易,反而,但凡有点风吹草动,资金都会迅速撤离,这也加剧了港股市场的暴涨暴跌。事实上,若拉长至2年、3年、5年的维度看,港股科技板块的表现在全球是非常亮眼的。所以说,不要因为短期的下跌就否认其价值,相反,更应该用逆向思维去布局,调整之后可能会是“错杀”好公司的上车机会。


图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