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博说债 | 第13期:经济年中大事件——7月政治局会议说了啥

2021-08-03 19:36

作者简介

郑博士 财通基金固定收益部

经济学博士,深耕债市研究多年。主要负责信用债和宏观利率研究等,信用债方面主要覆盖城投、周期性行业、金融地产等,侧重系统视角全面剖析发债主体生态;宏观分析主要围绕经济数据和政策变化背后逻辑分析及预测,擅长政策分析与解读。

每年7月底,一场分析研讨宏观经济的最高层会议,总会引发全球瞩目,尤其是国内投资者的深度关注,即半年度政治局围绕经济主题的会议。会议通常会对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宏观政策进行校准调整,为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提出施政纲领。今年适逢建党百年,后疫情时代下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安排。如何深刻分析本次政治局会议,建议围绕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解读。

1.上半年经济运行怎么样

政治局会议通常惜字如金,大半的篇幅留给下半年经济工作,回顾成绩较少。本次政治局从六个方面,三个重要节点总结了上半年成绩。六大方面分别聚焦经济增长(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民生(得到有效保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成绩回顾通常反映出最高层看重什么,此六大方面均是,尤其是科技,成为仅次于经济增长的第二位,折射出高层对科技自力更生的高度重视,解决卡脖子问题事关国家战略安全、国际地位,与改革开放初期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脉相承。此外,政治局会议还从三个节点方面点出上半年的重大事件,即建成小康社会,举办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

2.下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总结完上半年成绩,直接转入下半年海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宏观政策的半年总纲领。最高层三句话直接点出当前经济稳增长压力仍大。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较4月相比,删去了“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的表述,表明下半年稳增长压力较大,政策要适度有所发力。下半年宏观政策总基调还是稳中求进,新发展理念、供给侧改革、高质量发展。不过,与以往不同,本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前面冠以“完整、准确”,结合后文的运动式减碳来看,最高层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往往容易被“念歪”,执行起来“跑偏”或“过头”。

政治局会议关于经济形势及政策总基调的论述

图片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财通基金

3.宏观政策怎么看

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跨周期调节依旧。去年7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通稿首次出现 “跨周期”的说法,也是中央级别的会议通稿中首度出现,当时中央提出“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今年7月2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也提到“做好跨周期调节,应对好可能发生的周期性风险”。跨周期调节与逆周期调节不同,政策更加平稳,着眼更加长远,政策意味着放松时不过松,收时不过紧,把政策评估期从短期扩展为中长期。因此无论是国务院还是政治局的高级别会议上,高层接连提出要统筹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政治局会议关于宏观政策取向的表述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财通基金

结合李总理经济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国新办就财政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可以更好理解当前货币及财政政策运行。从总理座谈会上,可以再次确认“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是就业优先,即俗称保就业;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继续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和促进就业”。从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可以明晰,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改变,降准更多的是为了跨周期调节。降息可能性不大,促进实际利率降低的主要途径仍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支持中小微、三农、制造业仍是政策倾斜重点领域;此外,科技创新、绿色/低碳金融、乡村振兴,深化改革均是政策主要的着力点。宏观政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也是三大攻坚战之首,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出:“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落实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无论是国务院会议、还是央行半年工作会、及财政领域的发布会上,对风险的防范均有专门的着墨。

近期重要会议关于宏观经济政策论述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财通基金

跨周期的另一体现在预算内投资和地方债发行速度方面。政治局会议提出关于“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此番论述至少表明两层意思:一是当前经济增长尚在高层预期内;二是为明年高基数和经济增长可能面临更大挑战时储备政策“弹药”。实物工作量的表述并非第一次出现,按照此前惯例,其出现或预示着地方债发行提速。


同样在去年7月30日,为贯彻落实“7.15国常会”部署,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强资金和项目对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新增专项债券与抗疫特别国债、一般债券统筹把握发行节奏,力争在2020年10月底前发行完毕。专项债券期限原则上与项目期限相匹配,降低期限错配风险。


而2020年“7.15国常会”要求:各地要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支持“两新一重”、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可根据需要及时用于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项目质量。


更前一年,2019年9月4日,国常会除部署精准施策加大力度做好“六稳”工作外,会议聚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的措施,带动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会议要求“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今年限额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确保9月底前全部发完,10月底前全部拨付到项目上,督促各地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高层会议关于实物工作量的表述

图片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财通基金

对于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实物工作量,新华社也发表社评说,“十四五”开局之年已经过半,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形成实物工作量”,彰显宏观政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富含多重深意。形成实物工作量,是应对挑战稳定经济增长的需要。开局之年,聚焦“两新一重”和短板弱项,一批重大项目上马,加快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形成政府有效投资,有助于开好局起好步。同时,考虑到今年基数抬高因素,各级政府还要把握好资金进度,提早做好后续项目储备,确保今年底明年初持续有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将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


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是6100亿元,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限额为44700亿元。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约18800亿元,占上述限额比重约为42%,低于前些年,发行进度较慢。这意味着8月至12月可能还将有约2.6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待发行。按照会议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安排,今年此前市场担心的新增地方债额度使用不完的情况可能不会出现;下半年地方债发行或较上半年会适度提速,较此前两年10月底前发完会更加平滑,预计可能年底前发完;地方债供给或较上半年将有所增加,预计货币政策可能会提供相应的流动性支持。

4.科技及资本市场如何发展

科技自力更生是近几年来,国家高层和地方两会重点任务。本次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连续两次将科技创新上升到新兴举国体制,是历史罕见的,其中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五中全会明确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充分肯定了新型举国体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作用。去年4月底政治局会议再度强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去年12月政治局会议确定的八大任务中,前两大分别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今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如何建立科技的新型举国体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有详细表述,主要是以下七点:

十四五规划关于科技新型举国体制的论述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财通基金

何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7月27日在长沙召开,刘鹤副总理给出了专门解答。“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我们强调“专精特新”,就是要鼓励创新,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各位企业家要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把企业打造成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新发展格局中,支持科技创新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不过,本次政治局会议关于资本市场方面,只强调了一点“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次提及资本市场还是一年前。当时的阐述有37字:“要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滴滴突击上市的后续调查还在推进中,7月6日,首个由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专门文件印发,即《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提出,完善数据安全、跨境数据流动、涉密信息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抓紧修订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压实境外上市公司信息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跨境信息提供机制与流程的规范管理。切实采取措施做好中概股公司风险及突发情况应对,推进相关监管制度体系建设。


7月最后一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声明,增加了对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信息披露要求,对通过可变利益实体(VIE)机构上市的中资企业增加了四条信披相关内容,其中之一是“运营公司和发行人是否获得或被中国相关部门批准赴美上市”。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两国监管部门应当继续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就中概股监管问题加强沟通,找到妥善解决的办法,为市场营造良好的政策预期和制度环境。”可见,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大概还有新的文件或制度出台,中外监管合作也势必增强。

5.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回归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租赁住房,落实用地、税收等支持政策。本次政治局会议延续了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房住不炒”的提法,表明下半年楼市调控的方向不会变。与4月底政治局会议相比,此次并未提及“学区房”;而“发展租赁住房”等保障房的政策方向仍在延续,并强调要“落实用地、税收等支持政策”。


韩正副总理7月22日出席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可以看出租赁住房未来的政策发力点:把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十四五”住房建设的重点任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好大城市的住房突出问题。要把握好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重点,明确保障对象,着力做好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保障,优先保障新市民中从事基本公共服务的住房困难群众。坚持“保基本”,以小户型为主,注重实现“职住平衡”。按照“可负担、可持续”原则,建立科学的租金定价机制。因地制宜,以人口净流入城市为重点,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持续高压监管,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均高位回落、房价上涨势头得到遏制。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表述回归。政策在上半年过紧的态势下,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或转向维持行业平稳发展为主。不过,对房地产很难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在制约生育率的新三座大山中,房子是头等大事,长期看,政策从严从紧的基调不变。


韩正副总理7月22日的讲话同样提出:“城市政府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和用好政策工具箱。要牢牢抓住房地产金融这个关键,严格房地产企业“三线四档”融资管理和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加快完善“稳地价”工作机制,优化土地竞拍规则,建立有效的企业购地资金审查制度。要持续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切实管好中介等市场机构,坚决查处市场乱象。”

6.三大热点:新能源汽车、双碳与三孩

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2020年以来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频发,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宏观层面先后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坚定行业发展信心;稳供给方面,明确2021~2023年积分比例要求,稳定未来三年市场供给;促消费方面,在延长补贴和车辆购置税免征年限、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和公共领域电动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挖掘消费潜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6月,新能源汽车与出口依然表现强劲,其销量也刷新历史纪录。6月份,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4.8万辆和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5%、139%,继续刷新当月历史纪录;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均增长20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新能源车在汽车总销量中所占比例)已超过12%,即使在汽车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经与2019年全年水平持平,其中纯电动汽车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由今年年初的5.4%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9.4%。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新 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2025年中国新能源新车销量要达到新销售车辆20%左右,2035 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要达到规划目标,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需达到555万辆,相比2020年136.6万辆,增幅约 406%,年均增速需超过30%。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双碳目标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辆)

图片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财通基金

双碳工作与纠偏。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过去半年,受下游需求和供给端影响,多种大宗商品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海外供给主要是疫情持续影响,而国内与运动式“减碳”不无关系。为此,新华发表评论称,一些地方有过度行动的倾向,超过了目前的发展阶段。这种运动式“减碳”,一哄而上、缺乏统筹,可能会造成减排成本和效益难以达到最优,甚至可能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


实现“双碳”目标,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有序、科学“减碳”,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


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完善生育、养育、教育等政策配套。今年5月31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公布。7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通知,为贯彻落实国家三孩《决定》,提出六项重点任务和系列举措,包括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促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保障计划生育家庭权益、持续深化服务管理改革、加强人口监测和战略研究。


结合政治局会议当下来看,受经济规律、各地灾害和多地散发疫情再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排除逆周期调节的宏观政策有所发力;受疫情和通胀影响,海外经济也不平坦,政策收紧之路不畅。当前整体上仍利于避险资产,国内债市收益率对海内外投资者吸引力较强。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市场判断不对未来市场表现构成任何保证,历史情况仅供参考;文中基础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的资料,基金管理人力求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获得报告的人士据此做出投资决策,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