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然实验解答社会问题
任泽平 2021-10-18 00:35
文:任泽平团队
特别鸣谢:华炎雪、梁颖、李晓桐
对本文数据整理有贡献
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美国三位经济学家获得。其中,一半授予戴维·卡德(DavidCard),以表彰他“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研究的贡献”;另一半授予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Joshua D.Angrist)和吉多·W·因本斯(Guido W.Imbens),以表彰他们“对因果分析的贡献”。戴维·卡德(David Card),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美国与加拿大双重国籍。1956年卡德出生于加拿大圭尔夫的一个奶农家庭,1978年获得皇后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1983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于1983-1996年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职,担任过《劳动经济学》杂志副主编、《计量经济学》杂志的共同主编和《美国经济评论》的联合主编,并先后获得1995年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章、2014年BBVA基金会经济学、金融和管理类知识前沿奖等奖项。戴维·卡德的研究领域包括移民、工资、教育、劳动市场中性别与种族差异等。在研究方法上,卡德经常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自然实验研究以及元分析等创新方法论的实证研究,其研究成果挑战和质疑了许多传统经济学的固有理论和主流看法,也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让卡德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要追溯到其1990年代和艾伦·克鲁格(Alan B. Krueger)的最低工资与失业率关系的研究。彼时,传统经济学对于最低工资的主流看法是,提高最低工资会使企业的工资成本上升,劳动力供应上升、需求下降,从而导致就业减少,社会总福利减少。而1992年4月,美国新泽西州将最低时薪从4.25美元提高至5.05美元,而隔壁的宾夕法尼亚州保持其最低时薪标准不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自然实验。1994年,卡德和克鲁格共同发表《最低工资与就业》,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将新泽西州与宾夕法尼亚州边境的快餐店(Burger King等)进行对比,其研究结果发现,新泽西州最低工资的提高对快餐业的员工人数没有影响,即提高最低工资并不一定会使就业减少。卡德与克鲁格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分析与见解,并引发了后续经济学界的持续讨论。关于移民,卡德的研究也挑战了社会主流看法。社会的主流看法是移民会抢夺本地居民尤其是低技能的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机会,而卡德的研究则表明移民不会对劳动力市场构成威胁,在一个国家出生的人的收入可以从新移民中受益,而较早移民的人则有可能受到负面影响。1990年卡德发表的《马列尔偷渡事件对于迈阿密劳动市场的影响》一文中,使用马列尔偷渡事件研究移民涌入对迈阿密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亚特兰大、洛杉矶、休斯顿和坦帕这四个同等类别但接收移民较少的美国城市作为对照组,在假设平行趋势的情况下,发现尽管迈阿密的低技能劳动力急剧增加7%,但低技能工人的工资并未受到显着影响,反而出现了工资上升和失业率下降的现象,证明通过马列尔偷渡事件进入迈阿密劳动市场的古巴劳动力并没有对迈阿密劳动力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在随后卡德发表了多篇关于新移民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后续研究,2005年卡德在《新移民真的很坏吗》一文中提出了一项新的观点,虽然移民第一代很难赶上本地居民,但是他们的子女比起本地居民,却有着更高的教育程度和工资,这对于美国整体的经济更有好处。教育领域,卡德的研究也让人们意识到,学校资源对于学生未来在劳动力市场的成功的影响比以前想象得要更多。1990年代,主流的研究观点是,教学质量与标准化考试成绩没有必然联系,因而增加给公立学校的资助是不必要的,但卡德与克鲁格通过比较生活在同一个州、但在不同州长大的人的教育回报,并证明了教育回报随着成长时期的州的教师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教育投入与教育回报存在显著正相关性,此研究影响了美国联邦政府以及欧洲部分国家保持对教育投入的高度支持。2 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Joshua D.Angrist)和吉多·W·因本斯(Guido W.Imbens)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麻省理工经济学教授。他在劳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方面跻身于世界顶尖经济学家,并以使用准实验研究设计来研究公共政策的影响以及经济或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闻名。1960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拥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1987年和1989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6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担任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正式教授,2007年获得圣加仑大学(瑞士)的荣誉博士学位。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学校有效性与不平等倡议"的联合创始人,倡议研究美国人力资本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此外,安格里斯特隶属于国家经济研究局,在专业服务方面,他在《经济计量学》、《美国经济评论》、《美国经济杂志》、《应用经济学》、《商业与经济统计学》、《经济快报》、《劳动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杂志担任编辑职务。吉多·W·因本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应用计量经济学和经济学,特别是绘制因果推理的方法。1963年出生于荷兰埃因霍温,1991年获得布朗大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2012年11月与妻子苏珊•阿西加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重点研究开发方法,在观察研究中绘制因果推论、使用匹配、工具变量和回归不连续性设计。在奖项和荣誉方面,2001年担任计量经济学会研究员,2009年担任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研究员,2017年当选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外籍成员,2020年当选为美国统计协会研究员。妻子苏珊•阿塞(Susan Athey),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研究重点是数字化经济学、市场设计以及计量经济学与机器学习的交集。曾担任微软公司咨询首席经济学家,2007年荣获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计量经济学被广泛用于研究经济问题,其中,安格里斯特和因本斯提出的因果分析理论推动了社科领域的实证进展。因果关系,在计量经济学中,是指由研究者定义结果变量与原因变量,通过建立模型,进而研究两者关系。但是与数学、物理建模不同,在自然实验中,个体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不可控的。例如,我们在探究教育的影响时,将一组学生义务教育延长一年,对照组学生不延长义务教育,但由于内生变量,一些学生会一直保持学习。那么能否通过额外一年的教育时间所带来的影响得出结论呢?1994年,安格里斯特和因本斯发表了《局部平均处理效应的识别和估计》,展示了如何从自然实验中得出更精确的因果关系,为解决和回答社会问题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法。至今引用超5300次,常用于政策评估。其提出的局部平均处理效应(Local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s,LATE),是指运用工具变量求解平均处理效应(ATE)的方法,从而得到相对准确的因果关系。此外,安格里斯特的研究兴趣包括教育经济学和学校改革;社会计划和劳动力市场;移民、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制度的影响;以及用于计划和政策评估的计量经济学方法。2009年与皮斯克合作撰写《基本无害的计量经济学:实证研究者指南》,在讨论回归、工具变量和双重差分法等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强调估计值的一般性质,以及对估计值赋予因果解释所需的假设之后再扩展至非连续实验的回归分析及统计推断等问题。因本斯的主要兴趣领域是计量经济学。其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包括:因果关系、程序评估、识别、贝叶斯方法、半参数方法、工具变量。2015年著有《统计学、社会和生物医学科学的因果推理:简介》,2017年发表《应用计量经济学的现状:因果关系和政策评估》,2021年6月发表了《因果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