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其中上证50指数下跌1.53%,沪深300指数下跌1.03%,中证500指数下跌0.05%,创业板指数上涨2.00%,海外市场中美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0.40%,标普500指数上涨1.33%,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71%,恒生指数下跌2.87%。
上周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0行业上涨,18个行业下跌,涨跌幅前五名的是电气设备、综合、国防军工、公用事业和汽车,分别上涨7.05%、3.03%、2.45%、2.29%和1.08%,涨跌幅后五名的是房地产、采掘、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和非银金融,分别下跌8.10%、6.96%、6.09%、5.43%和4.08%。
截至上周五,三季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与三季度GDP增速跌破5%相一致的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环比二季度出现明显下滑,扣除去年低基数原因,与2019年三季度相比,两年复合业绩增速也是相当疲弱。从10月的行情走势来看,与历史规律基本一致,就是分子端业绩增速最快、景气度最高的行业有最佳的表现,典型代表就是新能源,而业绩增速低,或者是受到政策挤压的行业和公司,则股价出现明显跌幅,如业绩暴雷的个股,或者是周期和地产板块。
经过前10个月的演绎,今年的结构性行情,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2017年。2017年是一个按照市值因子分化的结构性行情,以低估值大蓝筹为代表,全市场5%不到的公司有真正意义的表现,基本上就是中证100有机会,尤其是其中的漂亮50,其他基本没有机会。今年在行业的赚钱效应上稍好于2017年,但是也只有11个申万一级行业赚钱,行业的中位数盈利是-3.01%,且表现最佳行业和最差行业的收益率差距达到了80%,比2017年还要更显分化。
有人对今年行业之间表现的巨大差异,解释为产业趋势的力量在资本市场的映射,这个解释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从说人话的角度可以总结为“抱团”,或者是“赛道投资”。对于涨幅排名第一的电力设备行业而言,这个解释大家很容易听明白,因为电力设备基本等同于新能源板块,今年上涨56.5%,去年全年上涨94.71%,无疑是全市场最靓的仔,景气度一再超预期,行业数据一再爆表,新能源汽车从年初预期的全年销售130万辆左右,现在已经调整为330万辆了,在三季报一片惨淡的业绩中,只有新能源板块一枝独秀。因此等三季报上市公司业绩以及基金三季报披露结束以后,大家发现电池大龙头已经取代酱酒大龙头成为基金第一重仓了。
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实际上一直站在行业景气趋势投资的第一线,第一重仓的变化基本和产业趋势以及股价走势成同步关系,在产业景气度验证并趋势维持的背景下,如果龙头公司的竞争力并没有发生变化的话,估值从来不是问题,总能找到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支持,毕竟在渗透率还不到10%而且眼看着要进入快速爬坡的情况下,是不需要担心系统风险的,因此从群体的角度看,电池龙头即使已经达到1.5万亿市值,当下仍然是多数基金经理在配置上的首选。
但说实话,股价往往是一个领先指标,如同公募们之前追过的那些重仓们,比如酱酒龙头、比如保险龙头、比如银行龙头等,客观上讲相比于很多非重仓龙头而言,除了今年保险龙头比较惨一点之外,总体上这些重仓们的波动幅度还算是小的,最多也就是以年度为单位来看,比预期的表现差一些而已。作为我而言,只是不愿意那么简单躺赢,而更愿意算一个账,看看估值性价比,按照2025年乐观的全球4000万辆新能源车销售来计算,电池龙头占据30%的市场份额,每辆车按50度电算,三元电池度电成本按照业内预估平均下降一半到500元左右,铁锂电池到400元左右,电池净利率10%,则大龙头的净利润是300亿,如果对储能做一个乐观估计,达到动力电池利润的一半,则为150亿利润,总计450亿,那么在还不考虑未来增发的情况下,当下市值已经是2025年的30倍了,还能有多大的空间呢?相比较而言,景气赛道里面有更多值得挖掘阿尔法的公司吧。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2021-11-01 21: 53
2021-11-01 18: 48
2021-11-01 18: 29
2021-11-01 18: 28
2021-11-01 18: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