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个交易日集体收绿!11月份该怎么投?

2021-11-02 21:57
11月的第二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又集体收绿了,上证综指盘中一度还跌破3500点
很多投资者现在都特别苦恼:这样低迷的市场行情,又没有一个明确的投资主线,接下来该怎么投?
不用苦恼,基长这就为大家整理专业券商机构11月份的投资策略研报,帮助大家厘清接下来的投资思路!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市场展望

从券商对11月份市场展望的观点来看,券商们对后市没有特别看好,认为大概率会维持震荡行情
其中,国开证券东吴证券对后市的看法要更为谨慎:“建议11月以谨慎、保守为主”,“对后市保持谨慎”。

图片

11月份,哪些行业更被看好?
过去1年,在之前的月度投资策略报告中,关于看好行业,有两个板块是经常被提到的。
一个是以科技为代表的成长板块,另一个是低估值周期板块
有些时候,券商对哪个板块会成为市场的投资主线还会形成截然不同的观点。
而在11月份的投资策略报告里,基长明显地发现了不同
这一次,看好周期板块的券商已经寥寥无几了,券商们几乎一致地看好科技行业接下来的行情,其中以新能源为多。
在提及看好的原因里,“高景气”这个词被频频提到。

国金证券:

年底行情的主线仍是长期逻辑难以证伪、短期业绩也没有利空新能源板块。此外,继续关注受益于国内和海外资本开支的中游资本品板块中的细分领域,比如智能制造等。

兴业证券:

主线回归成长,科技科创将吹响反攻号角。

安信证券:

配置上从“PPI+宁组合”逐步转向“宁组合+CPI”:高景气的高端制造持续作为基础配置;部分增配估值合理、景气改善的消费品;收缩配置周期股。

招商证券:

11月投资者应该考虑做两手打算,一是布局三季报景气度较高,前期股价强势的板块,可能发生延续跨年行情,典型代表是新能源和绿电、军工。另外一类是估值较低,业绩增速相对稳定或边际改善,典型代表是银行、券商、建材。

中金公司:

中期来看,偏成长的风格中期可能仍是重要的方向。可关注高景气、中国具备竞争力或正在壮大的产业链:电动车产业链、光伏、科技硬件与软件、半导体、部分制造业资本品等。根据行业景气程度及估值等把控节奏。

华西证券:

风格上,我们建议聚焦高景气科技成长和业绩边际改善的低估值领域,即“成长牛”优先,兼顾“低估值”。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受益于“双碳”政策、行业景气度高的优质成长板块,如“新能源、新能车”等。

消费医药还能买吗?

最后,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消费、医药回调这么多了,最近可以入手了吗?
如果小伙伴们还有印象的话,上个月我们在整理四季度投资策略研报时,当时就提到,四季度券商最为看好的行业就是消费行业
关于消费、医药在11月份的投资机会,券商们也是普遍持认可的态度
认为这两个板块的调整可能逐步进入尾声了,加上这两个板块一向是外资青睐的行业,所以反弹的机会还是有的。
不过强调要精选个股,选择估值合理、景气改善的好公司

国金证券:

如果三季报窗口消费和医药在业绩压力下充分调整,年底或存在超跌反弹机会。

国信证券:

仍然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为权益市场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往后看,我们建议继续关注具有逆周期属性、前期调整较为充分消费和医药板块。

安信证券:

配置上从“PPI+宁组合”逐步转向“宁组合+CPI”:高景气的高端制造持续作为基础配置;部分增配估值合理、景气改善消费品;收缩配置周期股。

中金公司:

消费成长赛道可能在逐步进入调整尾声,建议自下而上择股逐步布局,包括包括食品饮料、医药、轻工家居、家电等。

东吴证券:

配置上关注外资重仓获配置效应行业:A股食品饮料、电新,港股互联网。食品饮料、家电、电新外资已加速流入,港股互联网监管底部显现。


11月份的投资策略总结就到这里啦~希望以上的内容能为大家的投资指点迷津

参考资料

1. 2021-10-31中信证券A股策略聚焦:坚守低位价值,布局中期蓝筹

2. 2021-10-31【安信策略】震荡整固,伺机布局

3. 2021-10-31招商证券A股21年11月观点及配置建议:两手准备,备战跨年

4. 2021-10-31中金 | A股:配置逐步向中下游倾斜

5. 2021-10-31华西证券11月月报||“成长牛”优先,兼顾“低估值”

6. 2021-10-31东吴证券月度策略及金股组合:短期保持谨慎,关注外资配置效应

7. 2021-11-01兴业证券11月配置建议及金股组合

8. 2021-11-01国信证券 继续关注逆周期板块

9. 2021-11-01国金证券11月策略及“十大金股”组合:月度金股

10. 2021-11-01国开证券11月策略月报:经济增速下行、业绩不振,保持审慎

11. 2021-11-01上海证券月观点与市场研判:宽信用空间打开,重点关注价值板块


免责声明:本文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不构成推荐、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客观冷静,量力而为。基金、理财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基金、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须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