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基金一周投资短评—11月22日

2021-11-29 11:29
01
国际市场


1、美国总统拜登提名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提名布雷纳德为美联储副主席。美国财长耶伦表示,对鲍威尔、布雷纳德的提名感到满意,将继续支持强有力的美联储。市场分析认为,鲍威尔获提名连任美联储主席,意味着美联储政策将具有连续性,在通胀持续高企以及劳动市场不断复苏的情况下,美联储加快taper的可能性有所增加。美国掉期市场定价也显示,美联储将在明年6月的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此前预计为7月。


2、在油价高企推升多国通胀之际,原油消费国和生产国之间博弈愈发激烈。美国宣布将释放5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SPR),最早将于12月中下旬开始释放储备。印度、日本、英国亦将协同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欧佩克+则一直不肯向要求加快增产压力妥协,坚持8月以来每月逐步增产40万桶/日计划,称担心加速增产将导致2022年出现供应过剩。


02
国内市场


1、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与二季度报告相比,央行对于形势的判断更趋谨慎,强调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努力完成今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报告认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发展面临一些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制约,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与二季度报告“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相比,央行此次着重提到了“周期性因素”,这也预示着下一阶段将会加强跨周期调节力度。


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研究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李克强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强化“六稳”“六保”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落实好岁末年初筹划的跨周期调节举措,加强能源、电力保障,推进改革开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防范化解风险,推动经济在爬坡过坎中持续健康发展。


3、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21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上表示,证监会将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性开放,继续优化和拓展互联互通等跨境投资渠道,丰富跨境投资的产品供给和配套制度。证监会正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绿色低碳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并研究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4、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要求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大力发展企业(职业)年金,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强化老龄工作保障,研究制定住房等支持政策,完善阶梯电价、水价、气价政策,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


5、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部署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利企便民。同时印发的《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事项清单》共推出10个方面101项改革举措。《清单》提出,进一步探索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和交易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为知识产权交易提供信息挂牌、交易撮合、资产评估等服务,帮助科技企业快速质押融资。


03
市场回顾展望



上周,上证综指报3564.09,上涨0.1%;深证成指报14777.17,上涨0.17%;创业板指报3468.87,上涨1.46%。板块方面,有色金属、钢铁、食品饮料涨幅居前,国防军工、农林牧渔、休闲服务跌幅靠前。全球主要股指均大幅收跌,美股道指、纳指、标普指数分别下跌1.97%、3.52%、2.20%。日经225下跌3.34%。


国内方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强调,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优化资金使用,严格资金监管。会议要求,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要加强跨周期调节,在继续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风险同时,更好发挥专项债资金带动社会资金作用,扩大有效投资,以利扩内需、促消费。


海外方面,美国总统拜登提名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提名布雷纳德为美联储副主席。鲍威尔获提名连任美联储主席,意味着美联储政策将具有连续性,在通胀持续高企以及劳动市场不断复苏的情况下,美联储加快taper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新冠疫情变种引发市场担忧,全球风险资产在上周五遭受重挫,避险情绪的抬升或将造就A股新的机会。从最新的货币政策报告中可以看出,信用见底已是一致预期,未来具备一定的信用放松空间。经济增长仍有望维持稳定。当前阶段,我们认为新毒株的出现市场反应略微过激,Omicron的信息还并不充分,经过周末的发酵沉淀对于下周的A股市场或将存在一定的冲击,若新毒株影响超过Delta,全球风险资产或将面临较大的冲击(前期涨幅回调),另一方面,逐渐放开的全球经济或将面临再次封锁,对于管控相对更为严格的国内经济来说,出口或将持续超预期。我们认为,当前需关注新毒株的影响,并持续关注制造业端结构性机会。


上周恒生指数跌3.9%,恒生国企指数跌4.4%,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居中。近期海外新冠再次变异,投资者恐慌加剧,港股市场情绪再次受挫,预计维持在底部震荡。配置方向上,整车需求将带动汽车零部件快速增长。此外,部分优质的新经济公司在这此轮调整后估值回归合理,具备长期配置价值。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港股中资股的盈利确定性高、低估值的优势明显。长期看好港股具有资产稀缺性的新经济板块,以及中概股回归受益的板块。


Image
Image
Image

本资料仅为本公司与渠道、客户沟通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