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弹引发关注,医疗板块配置价值怎么看?

2021-12-06 14:40

近日(11月24日),南非正式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了一种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被称为Omicron谱系。新毒株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反应,欧洲和亚洲市场相继大幅下跌,自消息上报以来,标普500指数已经整体回落约3.47%,当前市场避险情绪高涨。(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12.5)


海内外的疫情反复,让不少小伙伴表示担忧,也更加关注A股接下来的表现,尤其是对于医药、医疗板块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今年以来,医药医疗板块的整体表现相对低迷,加上前段时间医药集采、反垄断等政策压力下,板块进入了阶段性较低位置。进一步,配合优质公司业绩的持续释放,医药板块估值也得到了较显著的消化。


站在当前的时点,在疫情扰动带来扩大疫苗接种、医疗器械需求增加等影响下,今年医疗板块的估值回落,为行业布局提供了较好机会!


估值是什么?


我们知道,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价格发现,估值就是指评定一项资产当时价值的过程,并且估计其能够到达的预计价值。简单来说,投资者可以通过估值的参考,来判断“资产价格贵不贵”的问题。


由于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市场环境及其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具体的估值方法也就不尽相同。


例如,可以对上市公司未来每个年份的净现金流入进行预测,贴现到今天得到“绝对估值”,


例如,也可以基于历史和其他股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得到“相对估值”。


其中,最常见的指标主要是市盈率(PE)市净率(PB)


市盈率,是指在考察期(通常为12个月)内,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率;

而市净率,则是指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这两个指标都是相对估值,也就是说,估值得到的不是股票价格的直接参考值,而是判断当前估值水平高低的相对参考。


图1 常见的估值方法

图片

资料来源:广证恒生,《医药行业专题报告》,2019.4.23。


医疗当前估值如何?


总体来看,经过今年的震荡调整,医疗板块整体估值有所回落,随着优质公司业绩的持续释放,板块高估值情况得到了明显消化。


分行业来看,医疗服务板块今年整体压力较大,大多数公司估值较前期有较明显回落,部分公司已具性价比,医疗器械、生物制造等前期热门板块,估值也得到了显著消化,再度回归至合理区间。

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CXO相关公司虽然表观估值较高,但其产业逻辑较好、产业增速较快,当前估值仍相匹配。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方面,与创新药企业相比,CXO并不承担研发失败风险;

另一方面,头部CXO公司已与创新药企业深度绑定,基于对新药产业的前瞻判断,对新药平台进行投资,除了能分享创新药企估值提升带来的投资收益,还能分享创新药上市带来的新药销售收益。

图2 医疗各子行业估值变化情况

图片

资料来源:湘财证券,《三季报披露完毕,CXO景气依旧》,2021.11.2。


估值在投资中起什么作用?


客观来看,估值本身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值,也不是决定买入或卖出一只股票的全部原因,如果仅靠“低估值买入,高估值卖出”这样的简单策略就能赚钱,市场中就应该出现了相应的套利工具,可事实上并没有。


估值,作为一个相对的参考,应该是提高投资性价比的工具,是为增强投资胜率服务的,方便我们以尽可能合理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标,所以,从本质上说,投资还是要抓住行业的长期发展逻辑和企业的持续成长预期。


以医疗板块来讲,长期的逻辑基础,在于国民医疗需求的释放,行业成长性较为确定,对经济周期变化也具有较好的防御性。


从需求端看,医药具有消费属性,和国内产业的发展方向吻合,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也会随着经济发展持续提升;


从供给端看,医药行业带有科技属性,容易让优秀企业形成一定的壁垒,通过技术研发积累,更易形成行业龙头企业“强者恒强”的逻辑。


进一步,在分析医疗行业的不同细分板块时,由于各个领域的发展阶段迥异,需要根据不同赛道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


例如,对于大部分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盈利较为稳定的领域,可以采用基于利润的市盈率估值;

对于部分研发投入较多、利润尚未稳定的领域,采用基于销售的市销率估值;

而对于尚处于初始成长期、仍技术开发为主、利润不稳定的领域,则对各个公司采用针对性更好的现金流折现估值。


长期来看,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行业将迸发活力,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高。短期以内,医疗板块回归合理估值,为大家把握行业长期投资机会提供了良好契机。

▲上下滑动查看▼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本材料中所提及的基金详情及购买渠道可在管理人官方网站查询—博时基金-基金产品, 博时基金相关业务资质介绍网址为:http://www.bosera.com/column/index.do?classid=00020002000200010007。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我公司实际的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本报告中的数据出处若未加特别说明,均来自Wind,博时基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