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太高未来涨幅就变小?基金投资中还有这些指标误区!

2022-01-05 22:20

最近两年的基金行情不错,不少投资人都变成了“基金爱好者”,还有很多新基民跃跃欲试。在挑选基金的过程中,很多人也学会了根据指标自己挑选基金,比如看业绩、看基金经理、看持仓等,但是也有投资人发出灵魂拷问:道理懂了那么多,为什么依然做不好投资这件事?


选基金需要了解很多,但是这么多的信息中也要分清“必须”和“没必要”,投资不理想,也可能是因为看错了重点。


净值高≠涨幅少


在基金偏好上,有的投资人喜欢新基金,因为它价格低。有的人喜欢老基金,因为它过去业绩优秀。其实这些,都没有必然的关联。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曾提到,基金的净值上涨,跟股票的价格上涨逻辑不一样,基金的本质是一篮子股票,股票的价格上涨可能存在估值泡沫。但是基金上涨,源于优秀的基金经理调整持仓结构、仓位高低、个股选择等操作,力争让基金净值持续创新高。所以理论上来说,如果可以持续保持良好的运作,那么累计净值可能是没有上限的。


举个例子,假设投资人有1万元本金(不考虑任何费用支出的前提下)购买净值只要1元的A基金,买了1万份,当A基金净值从1元涨到1.2元,那么账户资产就变成了:1万份*1.2元=12000元


假设投资人的1万本金,购买了净值为5元的B基金,买了2000份,当B基金净值从5元变成6元时,他的账户资产为:2000份*6元=12000元,资产同买A基金相同。


所以说,净值的高低,跟未来回报,没有必然关系。


看业绩≠看排名


在评估基金业绩的时候,很多投资人首选就是基金排名。基金排名是对短期业绩的总结,只是基金在某个阶段的表现,可能是因为基金标的优秀,也有可能是赶上了市场风口。


排名靠前只说明过去这段时间某只基金表现不错,但是对于未来业绩的延续性,关联不大。即使看排名,也应该关注基金的长期业绩,除了近半年、近一年,拉长期限到近三年、近五年这只基金表现如何,都是应该关注的。


另外,基金的排名和涨幅也有分类,比如股票型和债券型,投资策略都不尽相同,必然的表现差异也非常大。匹配自己的投资需求,合理对待投资预期。


很多投资人买基金,是因为听说“它涨了”。涨了只是结果,结果并不是对未来的承诺。基金不能只看一时涨跌,它是一款长期投资品种,投资基金不要只想着根据一时的涨跌达到预期回报,而要具备长期主义思维,注重长期持有。


规模大小≠回报高低


规模大小,跟实际的回报,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人担心基金规模太大,基金经理不好管理;有人担心基金规模过小,会有清盘风险。这些,都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


基金经理擅长行业的总规模,相对基金的规模来说,更为重要。比如基金经理擅长领域是科技(信息技术)、大消费、互联网、医疗保健等万亿企业常见的行业,有能力在大企业中发现投资机会,那么规模大小都不会影响投资难度,只需要关注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即可。


基金经理并不是靠高买低卖获得的收益,他们更多的是看好企业的增长,如果底层逻辑没有问题,并不会被规模大小所困。诚然有将追涨风格发挥到极致的基金经理,也很容易吸引以“业绩择基”的投资人,规模扩大非常容易。但是随着资金量大后基金经理追涨难度加大,业绩也就慢慢走向均值回归之路,业绩慢慢变平凡也是自然现象,对于追求长期投资的投资人来讲,并不友好。


所以说,基金规模大小与回报的高低并无直接关系,应该更关注基金经理的能力圈。



挑选基金的时候,淡化一些指标对自己的影响,也很必要。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人工智能投资存在固有缺陷,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基金运用人工智能投资的风险收益特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