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研习社 | 国泰基金陶然:新年闲钱理财指南——2022债市展望

2022-02-10 18:49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2021年债券市场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

2021年,总体的流动性还是保持一个比较宽松的状态。但是我们也关注到,不少行业尤其像房地产行业,里面的不少企业,遭遇了经营的困难。总体的债券市场在央行的宽松流动性背景下,还是走出了一波小牛市的行情。央行的宽松主要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分为数量和利率两个维度。

从数量上来看:2021年央行分别在7月和12月进行了降准操作,释放长期稳定的流动性。在每月的MLF到期时,也会根据市场需求充分满足机构的中期流动性需求。日常税期、月末、季末等流动性短缺的关键时点,央行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维护流动性短期合理充裕。

从利率上来看:市场利率更加贴近央行政策利率:7天回购利率DR007均值围绕央行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2.2%附近波动。

在整体资金较为宽松的大背景下,债券市场的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都有显著的收窄,市场的配置力量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展望2022年债券市场,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宏观经济经济增长可能呈现“中间高、两边低”。为什么是这么一个判断呢?主要基于两点:

第一,货币是经济的领先指标,社融见底回升意味着经济将逐步企稳。预计社融增速在2021年9-10月见底,将驱动经济增速在2022年1季度末、2季度开始企稳回升;

第二,政策无意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政策回撤可能导致2022年下半年经济再度回落。在实现经济企稳,能够保障中高速增长情况下,政策预计将再度回到调结构防风险的主基调。

因此,我们预计2022年全年经济增长在5.2%左右。

分析完宏观经济基本面,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上均提到疫情演变、外部环境复杂不确定以及我国国内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央行强调跨周期与逆周期结合,并加大跨周期力度。要求发挥货币政策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预计后续在宽信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将继续发力。同时货币政策也将为财政政策的积极落实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大环境。

那么我们下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如何打开的,会不会有一些顾虑呢?这里涉及到三个因素:

第一,外部因素:2022年美联储加息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比较有限:

1. 目前中美利差绝对水平保护性较强;2. 可通过人民币汇率的适度“顺势”贬值,释放国内货币政策空间。

第二,通胀因素:通胀从分化到收敛,PPI回落,CPI向上,但整体温和。将不再对货币政策形成紧约束。

第三,配套政策支持:1.  金融监管维持,“稳增长”权重增加,“防风险”权重减少。2.  目前货币宽松对地产、城投、资金空转等外溢效应已减弱,从而可获得更大的调节空间。同时,在防范化解风险、稳定房地产投资的过程中,货币政策还有必要配合宽松。

具体我们来看货币政策,这个工具如何使用,那么央行的这个货币政策工具箱里面,主要其实就是四个工具,或者说四个法宝。两个是数量型的工具,两个是价格型的工具。

降准:2022年要保持大致平稳的M2增长,存款准备金率仍有1-1.5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再贷款、再贴现以及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相较总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具有更良好的宽信用效果,有可能成为释放流动性的重点抓手,尤其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刚刚起步,还有较大发挥余地。

全面降息: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上,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MLF利率仍有发力空间。

结构性降息:降低实体贷款利率,进一步释放LPR改革红利, 降低1Y和5Y LPR利率。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到2022年债券市场的走势判断。2022年为“二十大”开局之年,同时美国退出QE节奏加快,加息预期逐渐提前,所以2022年更是考验央行以我为主、平衡各方矛盾的关键之年。上半年是关键的时间窗口,也是重要的识别期。

如果经济下行压力得到明显缓解,凭借央行近两年对市场税期、地方债发行以及关键时点波动的跨周期调节能力,全年利率水平仍可延续2021年风格,即市场利率紧贴政策利率。

如果结构性宽货币和宽信用没有带来预期宏观经济的企稳,降息周期启动,市场利率的波动性可能较2021年有所提高,长端利率也会较2021年出现向下突破。

进入2022年以来,大家可以关注到,权益市场的波动非常大。前期一些涨幅比较高的板块,都出现了比较深度的回调。那么我们也建议广大投资者,可以适度关注一下债券型基金或者货币型基金的投资机会。我们通常关注到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有一个翘翘板的效应。也就是说权益市场下跌幅度比较大的时候,债券市场往往会迎来一个比较好的收益。做到“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也可以使得广大的投资者,做到风险的错配,或者说风险的分散。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