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更大的世界——中周期:逃不开的经济危机

2022-05-19 20:56


图片


刘鹏宇 易米基金总经理特别助理

14年资产管理行业从业经验

历任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助理区域总监、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金融部总经理助理、深圳市融通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副总经理、深圳富济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等职务。


擅长:经济周期理论、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宏观经济分析和投资交易技能相关理论,分析过程深入浅出、观点鲜明独树一帜,从周期的视角窥探资本市场的奥秘。


如果你对刘鹏宇先生的周期课程感兴趣,可在文末了解课程试听预约。



 

我们之前简单介绍了康波周期的逻辑,以及树立周期思维的重要性,也大概能理解“人生发财靠康波”的伟大意义。但是,康波周期本身实在太长了,我们的人生只能经历一个完整的康波,且动辄十多年的时光等待,不是每个投资人都可以做到的。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些更短波的周期理论,来实打实的用于当下的投资交易。


中周期,就是周期理论体系里,最具备当下投资指导意义的周期。


其实中周期的诞生,比康波周期还早。1862年,法国医生、经济学家克里门特·朱格拉(C Juglar)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以及发生周期》一书中首次提出: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这种中等长度的经济周期被后人称为“朱格拉周期”,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中周期。


朱格拉发现中周期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多其他的辅助工具,其核心参考标志就是大约每10年左右资本主义世界就会爆发一次经济危机,这种规律似乎是宿命般的逃脱不了。一次经济危机就是一次中周期的结束,同时宣告下一个中周期的开始。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这种规律仍然存在着。我们今天用这个朴素的方法来划分中周期,依旧有效。





 

我们先来说说,为何中周期的发生会如此的规律。


中周期理论认为,全社会经济增长的波动其实源于设备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的驱动。当经济衰退的时候,大家都不敢扩大投资,因而许多企业赚钱变的很艰难,供需的矛盾尖锐,市场会自动淘汰大量竞争力低下的企业,经济持续走向萧条。而萧条到一定程度,供需的矛盾会尖锐到难以收束,这个时候随便一个外界的契机就容易引爆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本身,就是一次剧烈的去产能的过程,会迅速的把大量企业淘汰掉,最后留下来的普遍是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危机爆发后百废待兴,很容易出现物价水平一路走低的状况,也对应着生产成本的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真正优秀的那一批企业(也包括政府)会逐渐增加投资,这些优秀企业的投资将悄悄带动经济走出低迷,拉着中周期再次进入了经济的上升阶段。随着时间推移,经济又在不知不觉中温暖起来,甚至会再度出现炙热的繁盛时期,资产的价格也会一路走高,企业和资本会再度盲目扩张,但社会的总需求并不会爆发式增长,最终导致供需再度失衡、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再叠加因为价格上涨而导致的需求下滑,导致许多企业利润下滑进而逐渐减少投资,经济则再次开始陷入衰退,中周期再度进入经济的下降阶段。


如上的经济循环,根据过去的经验,往往就是十年左右的时间。中周期的划分,普遍采用的是从经济的低点到低点的划分方法。而一次经济危机,往往就是经济的绝对低点,就是一个中周期划分的明显标志,这也就回到了朱格拉的划分依据上。


同样的,说到这里,你就应该明白,既然十年左右有一个中周期的轮回,那么在中周期内经济下降阶段的低点就应该考虑买入资产,而在中周期内经济上升阶段的高点上卖出。10年中,你至少有一次大的投资机会,这是中周期级别的大机会,这便是学习中周期最大的操作意义。当然,中周期内价格的波动不止一次,还有若干次的其他投资机会,我们在系列课题中将逐步讲述。






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经历了四轮中周期。从我们国家过往经验看,我国经常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这个指标来描述中周期的波动。因为在过去四十年,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而工业化和城镇化就对应着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因而用固定资产的投资周期来表述我国中周期经济的波动是十分合理的,从数据回溯角度看也是非常准确的。


而我们的四轮中周期,是否都以一次经济危机或者经济的阵痛作为结束的标志呢?答案是肯定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国家的四轮中周期。因为回顾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看见未来,看见更大的世界。


我们今天先来说一说1980年-1990年的那一轮中周期。因为80年代离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可能大家都没有经历过年代,或者当时大家还很年幼,没有印象。今天我们就花一些篇幅来回顾一下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首先,80年代我们刚刚开始改革开放,同时全世界也处于康波周期里的复苏期里,这是当时大的时代背景。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商品的价格由行政统一制定,其利弊都很明显,但这个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就不再赘述了。从1981年开始,我们开始实行价格“双轨制”。所谓“双轨制”,也就是国家允许在完成计划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销部分产品,其销售价格由市场决定,即同一商品、两种价格。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双轨价格”,放开的那一部分就是市场价格。有了市场价格这一轨,就打破了指令性计划一统天下的僵死局面,使经济生活出现了生机,使得我国轻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经济也随之走向繁荣和迅速过热。


我们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短短几年就出现了经济过热和产能过剩。于是,从1985年开始,国家就提出了经济的“软着陆”。而很多年轻的朋友,大概在90年代才知道“软着陆”这个名词吧。





 

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双轨制缺点就暴露出来了。


“双轨”实际是“双规”,同一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有两种不同的贸易规则。如果马路上有两种交通规则同时起作用,一定会出现混乱。尽管斯蒂格利茨说过,中国实行的双轨价格是由统制价格转向市场价格的“天才的解决办法”。但是,双轨价格的确带来了经济秩序的混乱,成了难以忍受的“泥淖”。


在双轨价格的条件下,作为生产厂家,总会千方百计地少生产价格较低的计划内产品,多生产价格较高的计划外产品,还要想尽办法把计划内产品拿到市场上卖高价。因此,一些计划范围内的合同不能完成。而作为用户,就千方百计地多买计划内的商品,少买计划外商品,还会通过各种手段去套购计划内的商品。在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市场价格往往大大高于计划价格。这样,市场价格冲击了国家计划,常常使计划落空;计划价格的存在,又阻碍市场正常发挥作用。双轨价格之间摩擦和撞击的结果是,两种价格都在起作用,又都不能有效地起作用。


最终,计划失控了,市场机制也不灵了。到1988年,出现了经济秩序大混乱(严重的通货膨胀)。例如,1989年3月,有些商品市场价高出计划价的幅度分别为:煤炭149%,原油213%,钢材105%,木材112%,铜150%,铝124%。


总而言之,因为双轨制,国有企业的生产热情大涨,我国的轻工业和低端制造业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社会产能迅速扩张,经济复苏,但最终走向了过热。同时,也是因为双轨制,一部分人利用价格双轨制进行投机倒把,使得商品价格波动的更加剧烈。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时间物价飞涨。最终,爆发了1986-1988年那一场惊人的大通胀。在1986年至1988年的通货膨胀周期中,月度CPI自1987年1月超过5%,至1989年2月达到最高值28.4%,前后历时共26个月。





 

基于双轨制的弊端问题,国家遂于1988年5月提出进行“物价闯关”,准备以物价上涨一定水平为代价,有计划地全面调整价格。但在具体实施方案尚未制订、改革出台时间尚未确定之时,国内新闻媒体便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


一时间,社会普遍流行“物价涨一半,工资翻一番”的传言,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迅速增长,发生了抢购潮。当时抢购的情况是触目惊心的,从草纸到电池,从服装到鞋帽,从彩电到冰箱,见什么抢什么。慌了的居民们恨不得将所有的纸币都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恨不得将几代人所需要的东西都买齐。相应的,1988年夏季,各地银行发生了挤兑风潮,人们纷纷取钱出来买东西,短短一个夏天银行储蓄少了10%。危机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最终,国家宣布“物价闯关”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988年9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开展“治理整顿”。1989年11月9日,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采取了更加坚决的措施:实行财政和信贷双紧方针,大力压缩财政支出,管住货币发行,控制信贷总规模;压缩基建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控制居民收入过快增长,抑制过旺的消费需求。


通货膨胀终于得到了抑制。全国零售物价指数1989年上涨17.8%,1990年上涨2.1%,1991年上涨2.9%。而我们为实现这个目标,付出了巨大的代价:GDP增长率由1988年的11.3%下降到1989年的4.1%,1990年继续下降到3.8%。1990年GDP增长率阶段性见底的数字,也宣告这一轮中周期的结束,经济见底。


随着1990年的经济见底,新的一轮中周期,也就即将开始了。


限于文章篇幅,更多周期内容我们将在下期和大家再度交流。

【注:本文部分历史内容援引来自于百度百科】




关于“易见周期”系列课程的预约

刘鹏宇总具备深厚的周期研究功力和对资本市场的洞见。易米基金邀请你一同通过课程,站在更宏大的时间跨度和角度,坦见雪落,守得花开。


通过周期系列课程,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1、如何运用周期理论解释和预测市场走势

2、中国经济周期的思考

3、各大类资产前期回顾和后续的发展方向等


本次“易见周期”系列专属课程的定制,旨在助力财富管理团队提升专业能力,面对市场波动更加从容自信。定制需求可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联系易米基金市场专职人员。




风险提示:

本材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最终操作建议或实际的投资结果。本公司/本人不保证其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更,且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作出任何担保。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THE 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