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每个人!你真的了解养老“三支柱”吗?

李真 施如画 2022-06-17 14:27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根据国际较为通行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是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时,就标志着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早在2000年,我国即正式跨入老龄化社会,20多年过去了,老龄化趋势更是愈演愈烈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与2010年相比上升5.44%。

在此背景下,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逐渐提上日程,尤其是大力发展养老第三支柱已经迫在眉睫。

2018年,作为养老第三支柱核心产品的养老目标基金面世,让人深刻感受到了大力发展养老第三支柱的紧迫性。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养老第三支柱发展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养老三支柱是什么?第三支柱的发展为何如此重要?未来发展潜力如何?

图片

释义:养老“三支柱”是哪三个?

提起养老金,很多人会想到国内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些人会联想到美国的401K(企业退休金计划)。但这些都不是一个国家养老体系的全貌。

从国际经验看,三支柱养老模式是多数国家通行的养老金体系。而养老“三支柱”的概念,最早是由世界银行在1994年提出的,包括由政府管理的强制参与待遇确定型公共养老金制度(第一支柱)、雇主发起的职业养老金制度(第二支柱)和个人自愿参加的养老储蓄计划(第三支柱)。

换句话说,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养老金的给付。随着个人储蓄养老计划的加入,使得未来养老金的来源更加多元化

美国是较早建立起养老“三支柱”的国家,其第一支柱是公共养老金,第二支柱指雇主/职业养老金计划(如401k,403b等),第三支柱指个人养老储蓄计划(如个人退休账户IRA)。

1991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了三支柱养老金制度的构想,养老保险从完全由国家、企业承担,改变为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我国的养老三支柱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企业年金及职业年金(第二支柱)和个人养老(第三支柱)。

简单来说,国内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即国家帮忙养老,为居民提供基础养老保障;第二支柱即雇主帮忙养老,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但覆盖面有限;第三支柱即自己给自己养老,政府给予政策优惠,个人自愿参与。第一支柱提供的是基础保障,第二、三支柱确保退休后生活质量相比之前不下降

尽管我国也建立起三支柱养老模式,但是面临着结构不均衡的问题。这也是未来需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支柱的原因所在。

图片

症结:养老三支柱结构失调

在美国等三支柱养老模式较成熟的国家,居民养老主要依靠第二、第三支柱,对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的依赖度较低。

而我国恰恰相反,养老体系仍然对第一支柱存在较高的依赖性,第二、第三支柱的发展相对缓慢

根据国务院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3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3亿人,累计结存超过6万亿元。基本养老保险采用现收现付制,即由在职人员缴纳养老金,用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付。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近十年基本养老保险支出的平均增速高于收入的平均增速,给付压力持续增大。受疫情影响,202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首次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收支缺口约6925.70亿元。

图:第一支柱历年支出占收入百分比及老年人口抚养比变化

图片

国内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7200万人,积累基金4.5万亿元。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自2018年5月开始试点,目前规模尚小。

从国际经验来看,为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需要达到70%以上,即退休时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为退休前月薪的70%以上;60%-70%之间,即可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与退休前相比将会有明显下降。

据人民日报数据,2020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约为44%,低于50%的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仅仅依赖第一支柱,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将出现大幅下降。

因此,在完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税收优惠等激励机制促进第二、三支柱发展成为养老金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

图片

展望:第三支柱发展潜力巨大

从国际经验来看,建立及完善以个人为主导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成为国际共识,且第三支柱在整体养老金体系中的占比稳步提升。

以较早建立第三支柱的美国为例,截至2021年末,IRAs计划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3.91万亿美元,占美国养老金市场总规模的由30年前的16%上升至33%。相比之下,我国养老第三支柱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表:多国养老三支柱情况

图片

资料来源:财通证券

风险提示:本材料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资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财通证券资管当前的分析,财通证券资管不保证当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化。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