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债市观察 | 海外加息75BP落地,国内关注房地产销售回暖趋势

2022-06-22 19:20
图片


6.13-6.17



债市焦点

  1.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0.7%,预期增-0.1%,前值增-2.9%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预期降7.6%,前值降11.1%

  2. 统计局: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43个,比上月减少4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53个,比上月增加3个。

  3. 美联储FOMC最新利率决议,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1.50%-1.75%区间,为1994年来最大幅度的加息。

债市走势回顾


  

上周美联储如期加息75BP,并表示下月仍有可能加75BP50BP。美联储加息后,海外债券市场波动加大,但国内债市收益率不仅未上行,反而小幅向下。上周后半周,国内高频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房地产销售回暖,引起债市投资者广泛讨论,有观点认为在各地“因城施策”力度逐步加码的情况下,房地产销售将持续复苏,但也有观点认为近期销售数据回暖只是疫情期间积压销量的一次性释放,后续仍不乐观。上周全周,中债国开1Y3Y5Y10Y收益率分别持平、上行1BP、下行1BP、上行1BP



图:国开债10Y现券收益率


图片


单位:%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6.17


债市策略

  1. 基本面方面,上周后半周以来,国内高频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房地产销售回暖,背后部分推动力是疫情期间积压销量的一次性释放,但考虑到地方“因城施策”政策仍在陆续加码,且按揭贷款利率趋势下行,预计本轮房地产销售回暖有较大概率可以持续;相应的,6月份新增信贷内的中长期贷款部分也有望受到提振;债市需谨防上述情况对收益率带来的上行压力。

  2. 政策方面,5月曾要求各地、各部门稳增长增量政策“能出尽出”,因此进入6月以来稳增长新政策的推出密度降低。当前可以认为是前期稳增长政策效果的释放期、观察期,目前市场有预期将于7月份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将会检视存量政策稳增长的效果,并决定后续政策力度的转向与否。

  3. 流动性方面,上周美联储如期加息75BP,并表示下月仍有可能加75BP或50BP,但在美联储本次加息时点前后,并未观察到我国资金面受到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近期我国银行间资金利率水平仍低于OMO利率的水平,这种状态能够持续到何时,可能取决于央行对经济回暖状态的确认。在7月中旬各项经济金融统计数据的披露时点,可能将是观察央行超宽松流动性政策是否收敛的重要时间窗口。


后市展望


利率债方面综合来看,国内疫情仍有零星发生,但各项经济统计数据开始呈现回暖势头,债市收益率开始收到向上压力。但考虑到今年房地产、出口两个维度与2020年有所区别,因此今年经济疫后回暖的斜率可能将低于2020年;另一方面,当前银行间宽松的流动性状况尚未收敛;因此本次债市收益率可能不会简单复制2020年疫情后的走势。短线内,固收组合建议采取中性偏防御的久期策略。


信用债方面:当前信用债市场调整的主要因素包括:理财相关监管政策趋严影响尚未消除、地产债信用风险尚无明显缓解以及城投债券融资监管依旧偏严格等,谨防短期现金流压力较大房企以及再融资不畅的弱资质城投的信用风险。地产债方面,在收益率大幅波动、境内外债券融资冻结、金融机构排查风险的情况下,依靠行业和市场本身难以缓解地产企业信用风险。4月以来各地房地产政策松绑,央行外管局23条提出“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继续关注政策的支持效果以及是否能够带来地产基本面见底回升。城投债方面,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整体下行,对地方财政收入带来较大扰动,进而影响城投的地方政府回款速度,最终影响城投偿债能力,需持续保持关注;此外,发生城投非标违约的城市继续有新增;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的政策不变,城投债券融资政策仍旧偏严格。另外,城投转型及整合持续推进,需深入分析以识别由此而信用资质转弱的平台。


可转债方面:股市情绪很好,持续超预期表现,补涨的意味较重,包括新能源里的电车和风电等。新的变化是美联储加息后,市场对通胀链的态度有所弱化,开始关注受益原材料成本缓解的板块(如周五起势的风电)。市场的波动开始加大,翻倍强势股越来越多,美股熊市中A股普遍下跌,不可过于乐观,稳增长(必要性)和消费(必然性)的排序上升。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数据来源Wind。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本资料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所述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减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