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多剧烈,反弹就多热烈。
2022年初,短期担忧下,我们看到偏成长的行业遭遇较大回撤;而从4月底以来,随着经济预期改善,新能源又迅猛扛起大旗,成为市场反弹急先锋,板块一路涨超50%。
比起净值波动,投资中还有一类风险叫做“错失机会”。前期不少踏空新能源行情的朋友,表示在线等,“能不能给个倒车接人机会!”
这不,近期新能源又开启了“像样的”波动模式。这轮回撤是什么原因?路途波折如何应对,新能源机遇还能趁机把握吗?
这里有一份投资攻略请查收!
一大共识:新能源产业机遇
本质上,随着过去几年,大家对未来中国高增长资产或者对于未来中国战略资产的识别已经比较有共识,要投资新时代的主导产业——新能源。
能源是推动社会生活发展的血液。每50-60年的康波周期,背后正是能源革命和技术创新,也相应带来时代性的国力排位、产业巨变和投资创富机遇。我们正面对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机遇。
1)从产业趋势看。
新能源产业,正是此轮能源革命与技术革命的重要交汇。
新能源并不是一个单一行业,而是包括广泛的产业链和产业群,主要包括新能源电力和新能源汽车两大产业。
“能源电力化、电力清洁化”是时代必答题之一。新能源电力行业,在2060年“碳中和”必答题的约束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80%,增长空间明确。
新能源汽车方向,百年汽车行业中国的“弯道超车”正在实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7年世界第一,年新增产量占到全球半壁江山。乘联会最新数据,6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3.2 万辆,同比增长130.8%,环比增长47.6%,创下月度销售数据历史新高。产业大势浩荡而来,不断战胜疫情等阶段的波折考验。
(数据来自中汽协)
2)从政策支持看。
中国还有一道必答题就是“新发展”,从中期趋势看,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正逐步脱离传统地产周期。叠加中期国际环境,以电动智能汽车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突破将是重中之重,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成本,带动产业链广泛发展。
我们也不断看到政策的持续支持和脉冲。
3)从全球竞争力看。
投资当选择在大国竞争和全球分工中,具备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的关键行业,当选择大国崛起主导产业。在第三次能源革命中,国家力争占领新能源发展高地,决定这将是未来5-10年周期里最重要投资趋势。
新能源产业的关键环节,我们看到的光伏、新能源车两大方向,中国都已领跑全球,是“新国家名片”。
可见,大方向上大家的认知逐步一致,“新能源”不止相对于“旧能源”的概念,更是一种新思维、新发展!无新能源,不言新发展,投资要做时间的朋友,也要做时代的朋友。
两大关键节奏:起点买入 尾声卖出
历史的波折总是相似的。随着宏观波动,市场的交易随机性开始展现出来。
如同牛顿先生,几百年前的呐喊:“我能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算不出人性的贪婪”。先看今年前几个月,整体偏成长类的行业遭遇大回撤,但其实行业层面真正影响长期定价决策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波动更多来自于对很多问题的短期担忧,包括宏观经济、地缘政治、疫情等。从定价因子来看,一两个月的现金流并不影响相关公司的长期定价,但是人心会因为短期影响,在交易层面会有不停的反映。
而4月底随着疫情出现比较大的边际好转,生活陆续回到正常轨迹中,电动车销量仍是非常高的增速。大家会发现,这个板块可能依然是全年业绩增速最有确定性的,或者说在全市场中排序非常靠前的一些领域。
很强的业绩增长趋势,加上较低的历史估值水平,加上政策稳增长的刺激,多方共振,新能源呈现比较领头的方向。
而一波急涨之后,我们又看到来自交易层面的波动。短短两个月,企业经营层面仍没有太多变化,有的企业反而产销增长更快。
我们要从基于产业和实业的角度去看待,而不仅仅是股价涨幅的高低去判断是否已经接近尾声。
确实新能源车领域在过去两三年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但我们看到月度渗透率刚过20%、年度渗透率刚过10%。整个产业链是否已经走到尾声了呢?显然并不是。
新能源汽车正从导入期迈向成长期,电动化仍在加速阶段,还有智能化的星辰大海。基金经理姚志鹏认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超过70%。如果对产业发展长期有这种信仰,对于短期的波动实际上就不会畏惧。
重要的投资节奏,是识别它是不是一个阶段中国或者全球重要的产业趋势,跟趋势中最优企业为伍,不到趋势中后端不轻易离场。
三大方法 应对波动
作为当代成熟基民,我们也明白:行情往往也不是一蹴而就,不会是天天涨,大都是波动中不断前进。
新能源产业链内涵广泛,决定产业链上中下游机遇此起彼伏:
市场短期大幅反弹后,客观上有获利了结的情绪,特别是短期交易结构集中的上游资源品等,也带来了不稳定性。
但新能源车等中期基本面趋势仍然在持续向上。6月单月新能源车销量创历史新高,而企业订单数据显示,整个三季度的单月销量有希望进一步挑战新高,我们有望看到对今年和明年销量预测的上调。
在产业链各环节看,中下游的产品价格和ROE依然处在历史中枢水平附近,甚至大批量产品价格远低于2017-2019年平均水平。随着后续销量进一步释放,后续新能源产业细分仍将走出显著的分化趋势。
普通投资者分不清细分轮动机遇,不如选择借道相关基金投资,交给资深基金经理。
推荐三种布局方法:
1)趋势机遇,在车上更重要。看好这一方向,可以先打底仓,如遇波动就去补仓,目标积累筹码和平摊成本,着眼长期。
2)有基础的投资者可适当择时定投。感觉市场没那么热了,就投得多一点,市场热了,就稍微冷一冷再投。
3)更佛系的,只要产业趋势没走到尾声,就采用持续定投或长期持有主题基金的方式。既然是个长期趋势,拉长着眼于产业周期向上的结果。这可能是比较理智的选择。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2022-07-12 17: 57
2022-07-12 17: 56
2022-07-12 17: 55
2022-07-12 17: 53
2022-07-12 17: 52
2022-07-12 17: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