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加持,量化策略进行资产配置更具科学性
“固收+”产品属于股债混合产品,是以固定收益资产为基础,同时借助各类权益类资产增强收益的配置思路来进行投资,在控制资产波动率的情况下,尽可能追求更高的收益。
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资产配置,而资产配置是非常复杂的学科,尤其是面对我国目前有四千多家上市公司的巨大市场,如何确定股债仓位配比、债券选择、股票选择,以及如何随着市场的变化来进行动态调整等,无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资深基金经理,都很难全面深入地掌握所有影响决策的信息,从而做出精准判断。
通常,传统“固收+”基金产品主要由基金经理和团队进行管理,因为基金经理本身出身不同、专业方向不同,所以在投资运作这类产品过程中,他们的主动性也相对较强。盛泽举例说明:“比如权益出身的基金经理,在股票端会有自己的偏好,可能会用相对高的股票仓位去运作,可能会带来波动风险;债券基金经理则可能在权益类的选择上相对偏保守,又可能错过部分超额收益。而用量化模型来运作这类产品则可以力争平衡这个翘翘板效应。”
因为,量化模型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观察,对宏观周期、市场结构、企业估值、行业成长、盈利质量、市场情绪等进行多维度的分析,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模型、行业选择模型、精选个股模型等多层次的量化模型来进行投资,从而使投资各环节的决策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同时,量化模型还可以实时追踪市场行情和数据,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计划,这更增加了投资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盛泽对此总结:“量化的优势是可以比人脑更有效、更快地处理大家难以及时跟上的信息。用计算机技术辅助人脑。通过对四千多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跟踪和处理,挖掘不对称信息,捕捉市场中的不确定性。而因为风险和收益永远是并存的,所以这种不确定性就可能是未来超额收益的来源,也是我们进行投资的机会。”
严守执行策略,量化投资风险管控更有纪律性
在投资过程中,做出科学准确的决策只是第一步,投资成败的关键还在于严格地将既定策略执行落地。
传统“固收+”产品主动管理型的策略是人为执行投资操作,往往难以避免主观判断上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失误。盛泽指出:“比如人为觉得这个股票涨多了就去卖一点,那个股票跌多了就去买一点。市场特别好的时候,还可能会忍不住过多加大股票仓位,从而让产品出现不必要的风险暴露。”
“量化的策略和主动策略不同,很少做人为主观上的判断,更多的把投资操作交给量化模型。” 盛泽对此说明,量化策略大量运用计算机数据、模型,通过计算机策略和算法,针对不同市场环境匹配出胜率相对比较高的策略来落实执行,其纪律性相对较强,能在市场不断变化过程中,尽量克服人性带来的情绪上的干扰,力争实现策略的有效性。
此外,量化的策略也会用于选股,通过量化风险控制体系,避免主观偏好,去运作更平衡的股票组合,控制产品的风格、行业等的风险暴露,以减少产品收益波动率,追求实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
盛泽表示:“我们用量化策略来做‘固收+’产品的目标就是,在不同市场风格、不同市场环境的背景下,都努力给投资者带来相对不错的持有体验”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2-07-26 15: 31
2022-07-26 14: 03
2022-07-26 14: 02
2022-07-26 10: 58
2022-07-26 09: 42
2022-07-26 09: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