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什么?
是锚定高景气度赛道,坚定持有,分享成长红利?
是相信长期主义,在时光的浸润中享受复利的芬芳?
是“涨不骄、跌不馁”,在牛熊切换中淡定笃行?
还是启用适宜的资产配置方案,在震荡中稳健积累收益?
关于投资的道理,我们总能侃侃而谈;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事与愿违。
也许是因为在道阻且长的投资路上,对其心性磨炼的关键,更甚于投资技巧的提升。
那些被“损失厌恶”催生的
种种幽微心理,你中枪了吗?
投资是“术”,但投资者是人,面对云波诡谲起伏不定的市场,心境自然也随之上下动荡。尤其是面对极端行情时,更难以坚守淡定心态,反而会被焦虑、忐忑、恐惧等情绪所裹挟,做出不理智的投资行为。
“损失厌恶”心理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来自以色列的大师丹尼尔·卡内曼将心理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为损失厌恶心理提供了理论基石:
即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换言之,如何治愈亏损10块钱的痛苦呢?得赚25块钱。
该保守时不保守,该进攻时不进攻
此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很多时候是与市场走向背道而驰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处置效应”。
所谓处置效应,是指投资人在处置股票时,倾向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也就是所谓的‘出赢保亏’效应。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
美国行为金融学家奥登在研究了超万名投资者交易习惯后发现,当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既有盈利股票又有亏损股票时,投资者倾向于较早卖出盈利股票,而将亏损股票保留在投资组合中,回避现实损失。
譬如今年的A股市场,前期投资者经历了幽暗的时光,五月以来,市场才吹响反攻的号角。此时,不少投资者发现手中快要回本的基金又跌了,这就是“处置效应”在作祟。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曾对这种心理做出了精准的描述:一些投资者总是习惯性地卖出股价上涨的股票,却死抱住股价下跌的股票,就如同“拔掉鲜花却浇灌野草”一样。
多重心理效应共振
诱发“追涨杀跌”行为
除了上述两种心理之外,还有两种想不到的“小心思”左右投资者的行为。
■ 羊群效应:在资本市场上,“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所以我们常常见识到某板块某赛道“拔地而起,又轰然倒塌”。巴菲特曾说:“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羊群效应恰恰站在了此观点的对立面。
■ 控制错觉:人类有系统地高估自己对事件的控制程度,而低估机运或不可控制因素在事件发展过程及其结果上所扮演的角色。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Ellen Langer称之为控制错觉。映射于投资中的典型表现便是,时不时就要打开交易软件看看盘,每天都要进行买进卖出的交易。一通操作猛如虎,实际效益一般般。
这些心理活动堪称投资路上的“心魔”,容易引发种种不理智的投资行为,典型的就是热衷于短线交易、频繁操作、追涨杀跌。
所以,常常会发生“基金赚钱,持有该基金的基民却收益平平”的囧事。一大主因就是投资者在频繁进出中,或许错过了涨幅最大的几天,或许在行情低迷之际不理智地抛售了筹码。而且还有一个重点需要关注,任何一笔交易的发生都会产生相应的费用。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的5年时间内,上交所代扣A股交易印花税年均达2364.97亿元,无论投资者收益如何,交易成本在这里。(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7年-2021年)
“心魔”难破?不如以定投来定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言:“资本家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只要市场风浪不歇,那些幽暗的心理就会左右着投资者的行为,投资“心魔”总是最难勘破的关卡。
那么,我们就“束手就擒”了吗?其实不然,定投能够依靠其强大的纪律性来帮助投资者按捺住小心思,规范投资行为。
定投的内涵即为选中某投资标的后,采用定期、定额申购的方式来持有该标的。在这个过程中,有着非常清晰的操作指引,到了该申购的时间,投入确定数额的资金即可,而无其他多余操作。
定投的人群可以分为四大类:
■ 第一种是“996搬砖族”,收入稳定但时间精力不足,定投省心。
■ 第二种是“选择困难症”,可能拥有一定的专业度但是难做决策,定投的纪律投资属性可淡化择时的影响,减少焦虑。
■ 第三种是“理财新生”,专业不足,小额多笔投资可降低决策失误的“学费”。
■ 第四种是“月光剁手族”,定期定额投资有助于合理化资产配置,帮助月光族们优化资产结构,实现有效配置。
市场的起伏无形地拉开与投资者的距离:无论涨或跌,定投都在这里,在市场下行之际摊平持有成本,帮助投资者积累更多筹码;在市场向好之时也不会错过获利机会,不让“踏空”发生。
最近爆火的《二舅》之所以感动人,就是因为在当前迷茫的大环境中,我们都真心敬仰”二舅“身残志坚、坚定笃行、克服万难的精神。同样,心态的打磨、心性的锤炼、心域的重塑,也需要真正做到宠辱不惊、淡定自若,唯有将自己澎湃的心绪收敛于一个符合自身认知的区间,以科学、纪律、富有成长性的学习心态,方能真正抗衡”焦虑“,收获祥和。
愿我们以定投来定心,更好地笃行于市场之间。
2022-07-28 18: 32
2022-07-28 18: 31
2022-07-28 18: 30
2022-07-28 18: 30
2022-07-28 18: 29
2022-07-28 1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