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达洞察 |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砥柱中流——吹尽狂沙始到金

2022-08-25 16:05

       


      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的关注,源于整个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制造端方面,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汽车企业总营收为86706.2亿元,同比增长6.7%;在消费端方面,汽车消费在全社会零售额的比重为10%左右,2021年,汽车类消费品零售额为43787亿元,同比增长7.6%。

 

       通过汽车的制造和消费体量,能够看出这是个十万亿级的产业,其对国民经济和民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自2009年开始不断走向舞台中央,虽然中途经历坎坷,但仍保持着较高的复合增速。我们很欣喜的看到,曾经的预期在一步步实现,而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新兴成长行业符合我们的投资标准和认知。传统汽车领域的短板——发动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逐渐进行了对应的补齐。我国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新能源汽车创造了全球独一无二的条件和基础。这一领域不断出现具备行业及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白马”逐渐长大。



新能源汽车之“新”机会


      面对这样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我们看到了行业的重新演绎,新能源汽车这个历史性投资机会区别于传统燃油车时代的汽车产业链投资。


      传统燃油车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老三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我国汽车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经历了合资和自主经营,技术上的突破依旧均步履蹒跚。近些年虽然已初露锋芒,但核心零部件如发动机等综合竞争能力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而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件“新三件”——电池、电机和电控在十余年来的发展中,涌现了一批在各自领域居于全球龙头地位的厂商:专注于动力电池的宁德时代和弗迪电池的比亚迪,电机中比亚迪的弗迪动力、方正和联合电子,电控中比亚迪弗迪动力和汇川技术等企业,均具备了很强的全球竞争力,这些主要大件的国产化也助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领跑全球。对应的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行业也具备了长期投资的价值。


       在混合动力领域,比亚迪、长城、吉利等企业更是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比亚迪骁云1.5L和1.5T插混专用发动机,在压缩比、热效率方面全球领先,以致经济性突出,市场认可度高增,也带来了比亚迪超混DM-i的热销,且热度不断上升。在“新三件”的助力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


       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政策推进和企业精益求精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补贴孕育了新能源车企的诞生和青壮年成长,而企业自身产品竞争力的加强带动我国消费者对自主新能源车汽车品牌认同度的快速提升。这背后除了规模优势建立的品牌效应外,还有一批如比亚迪这样的新能源车企对产品的精心打磨。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增速1.6倍,2022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27.9万辆和319.4万辆,同比增长1.2倍,全年有望达到650万辆。7月当月渗透率达到24.5%,2022年累计渗透率接近25.5%,行业发展速度之快,不断超出预期。


把握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机遇


       在投资中常犯的错误就是“骑马找马”,这一认知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中更是屡见不鲜。一线城市中,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在20-40%,二、三、四线城市加速渗透的情况下,尤其是比亚迪汉之后的市场认可度快速提升,面对这样一个身边的“龙头”,大家可能意识里还没有出现“价值”这个词。

 

       我们日常在投资选择中,通常以深入研究为抓手,以要素评分为依据,全方位认识一家企业。以比亚迪为例,除了传统投资框架中的行业龙头标准外,我们对比亚迪的认识到认知是一个全方位进步的过程,从产品观察者到消费者,从体验店到4S店,我们也从投资者的角色切换到了产品受众的一端,每一次深入的调研都是一个学习认知的过程。

 

      2020年后刀片电池和DM-i系统相继发布,刀片电池及DM-i车型从一开始就坚定了我们的看法: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必将带来“燃油车→新能源车”时代的转换。DM-i所用的插混骁云发动机甚至入选清华大学教材。在我们这样一个缺油的时代,降低油耗和排放,不仅在于省钱,更是国家“双碳”战略的践行。比亚迪在这个方面用混合动力打开了购车初步的可选之门。而在其纯电E平台3.0发布后,高集成度的便利性为其产品带来了多样性以及强大竞争力。比亚迪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在于“一体化”,这个一体化不仅体现在整车和传统零部件的一体化,也在电池之外,电机、电控、变速器、PDU、DC-DC、OBC、VCU、BMS八合一动力总成的高难度集成。而公司在全国重点区域全方位布局,不仅占有区位优势,此次疫情更能看出多点支撑的优点,产业链保障能力、灵活的产线调配能力和应对突发风险能力才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认知来源于研究的日常点滴


      制造能力是优秀产品的基础,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如比亚迪从产品制造商过渡到客户服务商,尤其是在今年的这几款车型,充分考虑用户需求,打造定制型产品,以制造带动需求。在拥有对行业和公司战略的认知之后,我们购买旗舰车型并请专业的赛车手试驾并测评,为我们对公司核心产品的认知提供专业的意见。

 

      我们走访各类需求阶段的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进行充分调研,研究团队试驾、购车,以消费者视角从意向到提车全程体验车企的产品和服务,立体追踪企业的发展,在第一视角下审视企业的优点和问题所在,针对性把握优点的扩大和问题的解决进程,不断更新投资要素。

 

      伴随着比亚迪新车型供应高峰的到来,我们对不同车型车辆进行综合竞品比较,从市场和客户角度对公司产品力和性价比进行市场调查并做出综合评判,车型发布前后对订单和交付跟踪,并进行至少每周2-3次的讨论,形成准确和可预期的追踪要素,为决策做充分的资料准备。

 

      我们见证着比亚迪新技术、新车型、单车ASP和盈利提升一路的走来,经过反复多次的产品体验和投资决策前讨论,跟踪多元业务,拆分利润评判公司各个版块经营走向,建立模型进行合理估值,综合各项要素判断公司价值。

 

      我们坚定认为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车企,而伟大的车企同样需要伟大的时代,而我们愿意在这样一个新能源汽车的新时代伴随伟大企业一同成长。

 

      研究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研究到投资又是一个考验投资人心理的过程,我们在面对股价波动时,会更加强化我们对专业的理解,判断股价背后的价值所在。

 

      随着新能源汽车企业价值被市场发掘,大家看到了万亿“龙头”的出现,面对当前月交付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怎么看待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空间?这实际上与公司中长期的认知有密切关系。市值的高低由利润高低和市场情绪共同决定,车型供给不断增加并满足消费者需求,规模效应下的毛利率提升和持续健康的现金流是核心,通过我们的研究,不断修正对未来的假设,我们对新能源汽车龙头的未来发展保有充足的信心。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龙头,将不断迈向“三化”发展——中高端化、国际化、智能化,而这些变化的根源就在于一个清晰的定位——做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盈利的提升,市值的增长则会随之自然而来。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明达资产的专业投资者参考。若您并非明达资产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文不构成向任何人认购基金产品的建议或邀请,也不构成推荐某一股票的投资建议。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投资有风险。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