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FOF,投资人所要知道的重要的事(八)

国投瑞银基金 2022-08-26 18:41


本文内容摘自国投瑞银【基金会客室】:国投瑞银基金经理周宏成与国投瑞银资产配置部投资经理杨晗共同探讨关于FOF,投资人所要知道的重要的事。



这个肯定是需要的,退休后仅仅是想要依靠退休金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其实是比较困难的。我们经常会借用一个指标,它叫做养老金替代率。这个指标的计算方式就是退休金的收入,与在职工作收入的一个比值,以此来衡量退休生活的舒适程度。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养老金替代率在达到70%以上的时候,才能够维持原先的生活水平。而目前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大概是在40%、45%左右,其实并没有很高。


再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我们逐渐会步入老龄化、少子化的阶段,养老金替代率可能还会面临进一步的下降。再加上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制度其实并没有推进的特别快,如果仅仅是靠退休金的话,退休人员的养老生活可能并不会十分的如意,往往只能达到一个基础的保障。正因为此,我们觉得进行养老投资是保障退休后生活维持目标水平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从养老的投资规划上来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实际情况,自己的年龄、每个月的收入、每个月的支出、未来有什么样的大额收入和支出,以及在退休之后希望维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水平,在退休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收入和支出等等都是需要纳入考量的因素。


可能每个人的因素会不一样,但是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它可能会有一些共性。以我自己举例,今年我是35岁,假如以后的退休年龄在60岁或者是65岁,我未来就还有25到30年的投资期限。假如我们在退休之后,要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除了我们刚才说的第一支柱和年金之外,我们每个月需要从自己的薪酬之中拿一部分出来做养老的投资。因为基本上都是每个月在月薪中拿出一部分来,可能从投资的形式上,它会更接近于定投的模式。当然,对于情况略有差异的不同人群,也可以选择一次性地投入。


我自己可能还有25到30年的时间,去到达退休年龄,这个年限是非常长的。因为这么长的年限,可能大家会有对抗通胀的需求,以及在一个比较长的年限里面,大家能够承受的风险可能也会略微高一点。那我可能会投一些高风险,或者中高风险的基金产品。当然,随着我的工作年限越来越长,越来越接近我的退休年龄,那我可能会把我现有的过去已经投了的这些资产和未来要投的定投,慢慢地从高风险或者中高风险产品,转到中风险的产品。随着投资期限的临近,比如说还有三年或者是两年或者是五年这样的一个时间段,会整体把这些中风险的产品和准备定投的资金,慢慢地转入到中低风险类型的产品上。这是我们讲的可能适用于我自己,我相信也会适用于比较多投资人的规划路径。


当然,对于定投也好,咱们刚才说的养老投资也好,比较关键的点是什么时候开始投?以及要不要做止盈?第一,什么时候开始投?如果投资期限长,希望在退休之后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那最好的投资期,定投或者说养老投资的时点就是现在。同时,其实对于定投和养老投资,刚开始的时候,不用太在意市场的点位。举例来说,当我们每个月投1000块钱,假设我们投了三期,市场出现了比较显著的下跌,其实对于整体咱们的3000块累积的基金来说,它的影响相对会小一些。假设我们投了一年,累计金额就是12000,如果是十年甚至二十年,可能就有24万,那这时候,因为积累的资金量比较大,那么市场的波动对于我们累积的本金影响也会比较大。所以说越临近退休或者说我们的目标日期的时候,我们会越需要关注整体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是不是要从高风险或者中高风险,慢慢地去往中风险或者中低风险去做转移。


第二点,什么时候止盈?当我们越临近养老期的时候,我们越需要考虑的是止盈。而对于咱们投资人来说,最关键的且中期有效的一个指标就是来自市场的指标,我们主要是指权益这一块的估值水位,它在3到5年的期限内是有比较强的对于未来收益率的指向性。当这个估值水位比较高的时候,可能短期它还会继续往上涨,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到两三年,甚至更长的维度,这个时候可能是我们需要考虑,尤其是临近养老期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一个止盈的因素。


向上滑动阅览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Wind


风险提示:以上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相关公告。请投资者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