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再度迎战3000点,市场频频传出“逆向投资”声音——在3000点布局权益基金是个好时机。
在3000点左右布局基金,哪类风格更适合?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应该如何入场?定投好还是一次性布局好?让我们一起看看招商基金雷敏的最新观点。
雷敏
招商基金资产配置与FOF投资部专业副总监
招商智星稳健配置一年封闭运作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LOF)基金经理
Q
10月以来市场宽幅震荡,沪指一度跌破3000点,在经历调整之后您如何看待权益市场的投资价值?对比过往若干次3000点整数关的历史数据,目前应该是布局还是撤退?
A
近期因为全球通胀压力带来的加息预期升温、俄乌冲突升级、经济修复预期的走弱等,市场出现了明显调整,沪深300再次跌破今年4月份的前期低点。
以沪深300为例,当前股权风险溢价又到了历史一倍标准差附近,比4月份市场低点更具吸引力。绝对估值方面万得全A当前PE为16.3倍,处于近十年历史30%分位。
主要宽基指数来看,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等均处于历史30%分位以下。国内宽信用政策近期仍在持续发力,在内需相对疲弱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稳增长预期。
盈利角度,A股盈利底在2季度已形成,3、4季度在PPI逐步回落以及去年低基数背景下有望逐步回升。
流动性方面,虽然外围全面加息,但国内货币政策仍是维持适度宽松,而且考虑国内经济弱复苏背景下,宽松态势或仍可延续。整体判断虽然内外部不利因素仍存在较多制约,但是市场估值已经充分反应了较为悲观预期,市场进一步下行风险相对可控。
目前市场处于震荡磨底阶段,呈现一定波动,但是从股权风险溢价角度看已经具备足够吸引力,中长期配置价值显著,可考虑逢低布局。
Q
如果目前要布局主动权益基金,您认为应该如何选择?哪类风格更适合?更倾向于采取何种策略?
A
当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对内外部的严峻挑战,一方面代表自主创新和国产替代方向的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行业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政策发力的重点方向,从当前的市占率来看,未来仍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包含新能源、高端装备、信创和产业数字化等方向;另一方面伴随人口老龄化加速,医药和健康养老产业也值得重点关注。
近期伴随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这些板块调整相对充分,估值重新回到合理区间,配置价值显著。但短期看,随着稳增长政策加码,经济将逐步触底回升,目前判断价值、周期等板块也有机会。所以从风格角度看考虑均衡配置,中长期以成长为主,短期兼顾价值和周期。
另外,在策略方面,考虑到当下A股市场风格轮动较快,缺乏持续性运行主线,可优选自下而上选股见长、注重安全边际把控且同时追求投资确定性的主动权益基金进行配置。
Q
如果普通投资者要布局指数型基金,您认为哪些主题较为适合?
A
主题类基金的布局我们更加关注长期复合回报率,优选政策重点鼓励以及代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方向,目前重点关注四个方向:
第一,持续高景气增长的绿色能源领域,覆盖光伏、风电、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方向,经历前期回调后,整个板块拥挤度有所下降,同时估值逐步进入合理区间,具备配置价值。
第二,长期需求稳定的内需方向,包括医药、消费。医药行业经过充分的调整,当前各个细分领域的估值性价比较高,同时考虑到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医药行业的刚需属性更加明显。消费板块考虑到当前经济逐渐进入复苏阶段,在地产、出口明显承压的背景下,消费会是重要的稳增长抓手,相关领域的补贴政策可能会持续友好积极。
第三,外围地缘冲突加剧、能源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信息、工业产业、专精特新以及军工等领域。
第四,产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包括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信创等方向。
Q
3000点若是投资价值逐步显现,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应该如何入场?定投好还是一次性布局好?
A
权益市场经过2个多月的持续调整和风险释放后,已经接近前期的低点位置,股债资产比价来看,权益ERP再次回到历史较高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但短期影响市场的诸多因素尚未明朗,内外部宏观环境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警惕尾部风险,同时市场整体情绪偏弱,判断后市行情仍偏结构性,随着三季报的披露,可以寻找盈利确定性较高的方向进行关注,在此期间普通投资者可以采用定投策略分步建仓以应对市场短期的波动和不确定性。
Q
在3000点左右布局基金,您认为目前应该注意哪些风险?
A
当下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仍是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未来需要关注的主要风险有:
1、全球地缘政治冲突的演进变化;
2、海外通胀持续超预期带来的货币紧缩;
3、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4、国内需求恢复弱于预期;
5、汇率贬值风险。
Q
若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来看,您认为目前应该重视哪一类或者几类基金?
A
今年债券市场受益于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整体表现较好,不同期限及信用等级利差压缩明显,尤其是在8月超预期降息后,收益率再度下行,当下整体债券收益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单纯依靠债券资产或难以达到合意的收益目标。
而权益市场今年经过多轮的回调,风险得到了较充分释放,以10年期国债为基准,权益市场的风险溢价再次回到历史较高分位,性价比凸显。
所以,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看,权益资产明显占优,从3年维度看,权益资产的预期复合回报率较好。
往后看,我们认为中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偏债混合类基金,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以考虑低位布局主动型权益基金。
2022-10-17 17: 02
2022-10-17 17: 01
2022-10-17 17: 01
2022-10-17 17: 00
2022-10-17 17: 00
2022-10-17 16: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