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市场波动,固收类资产靠得住吗?

万家基金 2022-10-24 19:06


今年以来权益市场波动加剧,在海内外多重因素掣肘下,投资者避险情绪显著提升,固收类资产成为了追求稳健收益投资者的“压舱石”,专注稳健的基金产品脱颖而出。而今年三季度后半段,债券市场也遇小幅回调展望四季度,债市将如何演绎?固收类资产能否继续为投资者抵御风浪?

本篇,万家基金投资团队带来2022年收官季固收投资策略展望,以深入研究进行科学布局,乘时代大势,捕捉债市投资机遇。





基于宏观、微观及信用层面的研判,万家基金认为四季度债券市场或呈现宽幅震荡格局,内外部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但同时政策托底地产的力度有望持续上升,稳增长政策会继续保持发力。

整体上,对债市维持中性态度,资产配置上,建议关注优质信用债及部分可转债的投资机会。


稳增长或发挥对冲效果

宏观层面来看,四季度经济面临的内外部不确定性仍然较高,中期经济仍处于磨底阶段,预计后续稳增长政策在总量上仍将继续保持发力,政策的对冲效果或得以体现。

一方面,稳增长政策或继续保持发力,同时更加注重疏通传导,随着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加码使用、7-8月高温等因素缓解,政策效果会有一定释放。
另一方面,当前内外部不确定性较多,对经济可能继续构成扰动,微观主体预期的修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本轮政策稳增长的窗口可能相对较长。
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经济总体仍然处于磨底阶段,债券市场或呈现震荡格局。

流动性或趋于适度平衡

微观层面,当前债市杠杆程度较高,估值收益率对配置盘吸引力偏弱。三季度流动性处于极度宽松的局面,展望四季度,受政策疏通资金传导的推动,四季度流动性或趋于适度平衡,总体上仍会维持平衡偏松,这或对债市杠杆空间构成制约。

但与此同时,短期内微观预期偏弱和房地产部门风险担忧预期难以显著扭转,这会继续抑制资金的风险偏好,使得资产荒的逻辑或有所延续,因此会对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品种继续构成支撑。


 信用利差处于历史低位

信用层面,回顾前三季度,资产荒驱动信用债整体表现较好,目前信用利差已处在历史较低分位数水平。
从过往经验来看,经济筑底阶段,信用利差通常处于低位,而展望未来,信用利差是否转向的关键因素仍与经济基本面复苏进程和信用风险高度相关。
信用风险方面,地产行业系统性风险仍未结束,城投行业需重点关注网红区域兑付高峰期。
分行业来看,(1)地产方面,行业风险出清尽管已经持续较长时间,近期政策亦开始为优质民企发债融资提供强担保的支持,但目前销售仍处于触底阶段,政策力度和有效性仍偏弱,四季度地产债仍处于防风险为主的阶段
(2)城投方面,仍然面临较弱的基本面及相对友好的融资环境,行业系统性风险可控,但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的影响,中期基本面的压力和目前较弱的利差保护空间,使得城投过度下沉性价比偏低。

       固收资产配置建议 
基于以上研判,本文进一步掘金债券类资产细分方向的投资机会:
  • 利率债方面:经济总体仍处于磨底阶段,当前经济结构较为依赖稳增长政策,同时微观预期修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经济短期缺乏弹性,货币政策难以趋势收紧,预计利率总体呈现震荡格局

  • 信用债方面:四季度部分行业的信用风险仍未消除,票息收入仍是关注重点,建议继续关注质优的信用债。

  • 可转债方面:可转债市场三季度表现跟随股市下跌而下跌,后续待股市企稳,或有较大向上弹性。

整体上,我们对债市维持中性态度,建议关注优质信用债及部分可转债的投资机会。


免责条款:本报告为研究人员依据公开资料和调研信息撰写,本公司不对本报告所涉及的任何法律问题做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具体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
转载条款:本报告版权归万家基金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机构、个人不得刊载转发本报告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数据。

声明及风险提示: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营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