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周报 | 鲸落

胡红伟 2022-11-02 17:09

上周内外市场出现较大分化,外围在美联储加息预期边际缓和带动下普遍反弹,但A股却在权重股带领下继续大幅杀跌。其中沪指周下跌4.05%、沪深300指数下跌5.39%、创业板指数下跌6.04%、中证500指数下跌2.94%。科创50指数逆势收涨,周涨幅为2.66%,周线收出三连阳走势。市场弱势核心力量来自于机构群体减仓行为,因为公募不择时特征,减仓是短期行为,反而给未来加仓提供力量:

1

鲸落—机构集中持仓行业大幅杀跌

基金三季报公布完成后,基金的动向呈现典型的再平衡行为,但三季度平衡过程相对缓慢。从数据看,公募基金三季度对持有比例较高的新能源、食品饮料、医药行业做了小幅减仓,加仓表现较为凌乱,没有明显的方向性。

分析内在原因,一方面因为过渡集中持仓引发了机构的担忧,部分机构主动调整了持仓导致重仓行业持股比例下滑;另一方面因为国庆前新能源、食品饮料等持仓集中行业并没有显著的利空或者逻辑上硬伤,同时,其他行业也缺乏中长期逻辑,这使得机构持仓再平衡进度缓慢且加仓方向凌乱。国庆后,内扰扰动因素频发导致部分行业受到影响。比如银行、地产行业受到“风险资产重新评估”的社论影响,对未来预期悲观;新能源汽车行业则是因为10月高频数据走弱带来高估值压力。这些行业均是市场权重行业,且是机构重仓配置行业。行业影响因素变化严重打击了机构持仓信心,诱发机构加速持仓平衡,主要表现为对重仓行业的快速减仓行为,这是上周市场杀跌的核心原因。部分投资者认为外资流出是市场杀跌的主要原因,实际从买卖力量看,上周北上资金净流出127亿,全年净流入39亿。单周127亿净流出对市场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而全年依然正流入,对市场起到的作用是略微偏正面。

在此前周策略观点中,我们分析阳光私募仓位在9月底降至历史偏低水平(57%左右),游资、散户因为市场量能缩减表现也处于仓位偏低状态。市场主流参与群体中,公募是仓位较高的群体,也是市场潜在的风险。短期公募的快速减仓使得微观资金面的最后风险在释放,同时,因为公募长期维持高仓位的投资理念,意味着减仓完成后,加仓方向将成为市场主要的超额收益来源,可关注安全相关(产业链安全、医疗安全、粮食安全、自主可控等等)、高端制造相关等方向。

2

短期扰动,无需对未来过度悲观

近期因为扰动因素较多导致指数下跌,市场弱势略超出预期。同时,因为机构减仓抱团行业大概率仍未完成,且疫情短期恶化带来不确定因素,市场短期仍有波动,但我们无需对未来过度悲观。

首先是估值的快速下移给市场提供了足够的安全边际(上证指数PB已经接近历史极值)。随着公募仓位下调,市场整体参与者仓位都处于低位,微观资金面的拐点将越来越近;其次是外围因素,美联储加息对市场影响弱化,外围市场大幅反弹,外围环境阶段性处于偏暖情形;第三是社融、地产销售等数据开始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会给市场提供支撑。当前市场处于极度悲观的敏感点,这也正式转折的敏感点,变盘也许在不经意间产生,暖冬行情仍然是值得期待的。

综合看:短期扰动因素的变化刺激机构大幅减仓集中持有行业,由此给市场带来沉重的压力。在疫情短期恶化带来新不确定性情况下,市场短期仍在波动敏感期。但未来看,低估值背景下大多数因素都在陆续转向正面,暖冬行情依然是值得期待的。我们维持判断,认为当前是年内第二次重要的操作机会,也维持长期角度当前是熊市转折期的判断。

配置与操作:市场出现拐点的概率在增加,熊牛转换的思考也会不断深化。从熊牛转换逻辑出发,非银金融、尤其是券商行业会成为未来重要的超额收益方向;从疫情渐进式放松逻辑出发,疫情受损行业的逻辑会不断强化,消费和服务行业机会也将更加明显;从机构持仓再平衡逻辑出发,部分低估值医药和科技行业也存在修复的要求。行业上看,证券、保险、地产、消费、部分医药和科技子行业是主要配置方向。

胡红伟

安信资管 投资经理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硕士。12年资本市场研究、投资经验,对资本市场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现任安信资管权益产品投资经理。风险提示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安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安信资管”)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安信资管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安信资管认为可靠,但安信资管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信息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投资咨询意见。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安信资管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安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安信资管所有,安信资管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安信资管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