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1】A股:两市再现普涨行情,11月外资大举回流【市场观察2】中国资产:核心驱动因素预期改善,中概股创史上最大月涨幅【市场观察3】海外:通胀再添降温迹象,美联储最早12月放缓加息
△资料来源:Wind,Bloomberg;数据截至2022/12/2。
本周A股普涨,风格相对均衡,万得全A周涨2.4%,沪深300周涨2.5%,创业板指周涨3.2%。行业上有所轮动,随着重磅政策落地,金融地产冲高回落,因行业预期修复、政策博弈接近完成,而基本面和销售能否改善仍有待验证。此外,随着11月以来大盘持续反弹,外资正在迅速重返A股,11月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600亿元,基本收复了此前2月的净流出。
历史上看,除少数单纯由流动性推动的“水牛”之外,股债往往呈现负相关,即轮动的特征。例如2005年初至2007年末、2008年末至2009年末、2016年中至2017年末、2019年初至2021年初,都是较为典型的股优于债;而2008年、2010年、2018年及2021年初至今年年中则是典型的债优于股。从债向股的切换通常起始于经济从衰退向复苏切换的早期阶段,并在经济复苏进入后半场时逐渐从股向债切换。从当前主要经济指标(预期)来看,我们或已处于新一轮由债向股切换的阶段。
△资料来源:万得,(上)数据区间2014.11-2022.11;(下轴)上投摩根,统计区间2003.01-2022.11;指数的过往表现并非当前及未来表现的可靠指引。中国资产:核心驱动因素预期改善,中概股创史上最大月涨幅在美国通胀放缓、美联储暗示将放缓加息及国内防疫优化、地产重磅政策落地等多个利好提振下,本周中国股汇齐升。实际上,整个11月份,中国资产表现都非常亮眼,尤其是港股和其他中概股,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MSCI中国指数、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了42.1%、29.6%、26.6%和33.1%,创历史第一、第四、第三和第一大月涨幅。■ 预期改善驱动亮眼表现,中概股仍相对受益当前环境:当前“海外利率预期筑顶回落,国内经济复苏预期上扬”的宏观组合,对中国资产、尤其是港股和中概股尤其有利。中概股由于在海外市场交易,估值往往锚定海外利率,但与此同时主要业务在国内展开,盈利由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主导,因此两大预期的改善,对中概股会更加有利,形成一个类似戴维斯双击的过程,这也是近期中概股引领反弹的核心原因。但投资者需要关注,两个核心驱动在多大程度上已被定价。因为当市场从交易预期向数据验证期过度以后,行情往往会变得更加颠簸。
△资料来源:万得,(上)上投摩根,数据区间2019.01.01-2022.11.30;(下)上投摩根统计。
继10月CPI数据超预期放缓后,美联储颇为关注的通胀指标PCE物价指数也出现降温迹象,为美联储放缓加息节奏铺平道路。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6%,与市场预期持平,低于前值6.3%,为连续第四个月放缓。而就在前一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可能“最快在12月”放慢加息步伐。■ 在加息停止、利率高位时进场,国际债券过往表现不凡:随着美国通胀数据回落,市场已经开始对美联储加息步伐进行定价,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从前期高点4.3%回落至3.5%附近。过往经验显示,当加息停止、进入所谓的利率高位期,进场投资美国国债、美国投资等级债以及结合前面两者的美国综合债券,皆有望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展望未来,地缘政治风险叠加能源危机仍为经济前景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多元配置高评级债券,有望帮助投资者增强、平抑组合波动,增强整体收益。
△资料来源:(上)万得,数据区间2000.01-2022.10;(下)彭博,摩根资产管理,数据区间1999.1.1-2022.10.31;美国国债、美国综合债、美国投资级公司债分别为彭博美国国债指数、彭博美国综合债指数和彭博美国投资等级公司债指数。指数的过往表现并非当前及未来表现的可靠指引。
■ 美国11月非农就业超预期,平均时薪猛增、失业率处近50年来低位■ 欧洲央行总裁拉加德称通胀尚未触顶,甚至可能比预期还高■ IMF和WTO领导人警告不要“停止”全球贸易,应防止去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第三支箭”落地中国支持上市房企再融资,楼市政策已接近历史最宽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