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风向标 | 防疫政策优化如何影响股债投资?

投资风向标 2022-12-07 20:58

近期,“优化防控20条”和“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出台后,预期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首先,各地防疫政策陆续变化,今年底明年初可能出现确诊人数上升扰动,同时居民对病毒的畏惧心态也需要时间调整,对经济或将产生短期冲击,预计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消费增速在0%附近,二季度开始回升,稳态情况下恢复到持平名义GDP增速6-7%左右的水平。

其次,地产11月以来的纾困政策更向房企主体倾斜,保交付预期强化才能恢复居民信心,从而稳定销售和投资,预计投资增速从今年的约-8.3%收窄至-4%。整体来看,2023年经济维系弱复苏修复至5%左右。

市场风格方面,同样受防疫政策的变化存在大体三个阶段的影响。当前仍然处于政策预期的第一阶段政策利好不断兑现,价值风格明显占优,之前利率快速上行债券市场波动也是该阶段的直接体现;同时,从日历效应看,过去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基本是绩优与大盘风格占优。

随着逐步进入实质性放开的第二阶段,会对经济产生短期冲击,参考海外经验,这个过程可能需1-2季度不等,该阶段货币政策重新加码宽松,利率下行,成长风格可能重新占优。

随后进入复苏的第三阶段,同时地产政策的效果也开始显现,但是该阶段的不确定性最大:如果复苏较弱,可能会延续第二阶段的成长风格或相对均衡;如果复苏较强,会重回价值;目前来看,考虑到地产仍是防风险思路以及出口负增长,强复苏的概率偏低。

11月全月来看,资金面波动有所放大,资金利率中枢向政策利率边际收敛。11月利率债收益率以震荡上行为主,主要受政策面预期变动以及市场大幅调整下理财产品赎回压力的影响;11月信用债收益率以上行为主,信用利差集体走阔。

向后展望,短期来看政策出台节奏较快,但基本面的修复往往是循序渐进的,收益率持续、快速上行的风险有限。但从中期来看,在出口、基建投资等支撑力度或将走弱的情况下,预计房地产与防疫政策仍会进一步放松,收益率中枢也将会跟随政策面的变化而抬升。因此票息策略的重要性提升,信用债仍是组合配置的重点,考虑到近期资金面已恢复平衡宽松状态,可以更多关注城投债的配置价值。

11月以来,国内市场环境迎来多重利好,地产融资政策促进行业供给侧改革、疫情优化政策带动经济复苏预期提升,降准政策落地为市场流动性保驾护航,市场情绪明显恢复,同时,当期A股风险溢价处于1倍标准差,股类资产仍处于高性价比的底部区域。美元指数趋势回落,人民币汇率企稳为投资者注入信心,推动海外投资者重回A股。

展望明年,美联储紧缩预期趋缓,中国经济主体一季度盈利触底后,二季度筑底,下半年有望逐步走向景气周期上行轨道。当前,需持续关注疫情以及经济复苏的节奏变化,同时,由于当前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重点关注会议稳增长目标下的具体措施。

组合构建上,调高权益配置为高配,配置方向上,精选重视估值匹配及擅长自下而上挖掘个股的基金经理以及注重组合管理的景气度判断类价值型基金经理。风险偏好修复有助于港股市场迎来赚钱行情,建议增加港股基金配置比例。固收方面,虽然经济复苏尚未正式开启,但经历前期债券市场调整后,利率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建议择机降低久期。当前经济基本面下,信用风险仍然较大,不宜做过多信用下沉,仍维持高等级信用债基金品类配置。


风险提示:本资料为宣传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财通资管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本材料中提及的策略为当前环境下的投资策略及其举例阐述,本基金将根据宏观环境和市场情况,适时进行投资策略的调整。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