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2022年,基金圈年度热词一文回顾

挖掘基 2022-12-27 22:00

回首极不平静的2022年,在快与变之中,在生与朽之间,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宏观叙事的波动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痕迹。不知道未来历史将留下什么词语来描述,变化之年?愈痕之年?交替之年?或有投资者要抢答:亏钱之年。

这一年,A股遭遇了寒冬,不少投资者在市场重锤中含泪将收益目标从“暴富”切换为“回本”,然而周期使然,每个冬天的句号都是春暖花开。那么在春归之前,随挖掘基一道回顾一下关键词里的2022年A股市场。

热词一:牛熊周期

2022年的开年流行色,可能并不是色彩机构公布的长春花蓝,而是A股的森林绿。世间万物难逃周期二字,繁荣与衰退总是交替而生,速生与速朽就在俯仰之间。

过往A股牛熊周期,大约三至四年为一轮,走过19-21年的三年慢牛,22年迎来震荡熊市。截至12月26日收盘,今年上证指数下跌15.78%,创业板指下跌29.83%,沪深300指数下跌22.20%。(数据来源:Wind)

熊市出现的原因往往不是一方面,也并非一气呵成,而是由多个阶段的不同因素所累积形成,由下跌势头中的亏钱效应所最终确认,今年的震荡熊市同样不外如是。

A股阶段波动主要原因

热词二:含煤量

每一年尾声,我们习惯去盘点年度基金和市场主线,为这一年刻下印章,比如2020年的“茅指数”、2021年的“宁组合”,2022年虽然整体市场黯淡,但亦可寻亮点,就是“含煤量”。

截至9月30日,申万煤炭指数上涨32.67%,而同期上证指数跌幅为16.91%,俄乌冲突加剧欧洲能源危机,煤价中枢大幅上涨,很多今年业绩好的基金,含煤量一度较高。(数据来源:Wind)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时不同往日,煤炭亦非今年的持续主线,在总需求羸弱且增量资金不足的2022年,资金博弈剧烈,板块快速轮动,行情线索并不稳定,往年的静态配置再难“躺赢”。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

热词三:北向资金

北向资金今年一度拉满了话题的关注度,作为“聪明资金”,反映了部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看好程度,是A股重要的资金力量之一。

2022年中有几个阶段,受美债收益率走高、人民币汇率贬值等因素影响,北向资金虽然看好中国资产,但“慌不择路”,阶段性撤离A股。数据统计,截止12月23日,北向资金2022年全年净买入871.18亿元,创下近5年的新低。(来源:Wind)

由于北向资金偏好蓝筹白马等权重股,其阶段性撤退也一度加剧了以“宁茅指数”为代表的消费、医药、新能源板块龙头股票跌势。

然而中国资产终究是具备吸引力的,近期随着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见顶,人民币被动贬值压力下降,北向资金也在情绪修复后回流,11月初至今累计净流入超800亿元(来源:Wind,截至2022.12.21),助推了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风格的表现。

热词四:人民币贬值

2022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两轮下探,跌破了7这个重要的心理关口,创2008年以来新低。两轮下行的原因基本相似:美元指数走强、国内经济反弹受阻以及中美利差倒挂加深。

在这轮人民币贬值中,我们见到了央妈充足的工具箱,包括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等等,其间还包括多次喊话对于市场信心的稳定。

在一系列稳汇率的行动下,人民币汇率终于有所企稳。11月中旬后,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以及中国经济复苏预期改善,人民币汇率强势反弹,于12月初收复了7这个重要关口。

卖方分析师普遍认为,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最根本因素仍是中国经济基本面,经济强则货币强。明年二季度后,若美国加息步入尾声,国内经济有力复苏,届时人民币汇率或转向升值。

热词五:俄乌冲突

今年的2月24日,俄乌战争正式打响,受避险情绪冲击,率先冲击风险资产价格,全球权益市场回落,时至今日,这场仗打了300多天,延宕跨年。

这场冲突事件,由复杂的历史原因叠加地缘政治变化所致,属于典型的外部地缘风险的“黑天鹅”事件,但是从冲突的爆发到爆发后的发展过程和持续的周期,已经属于“超级黑天鹅”,其直接后果使得欧洲能源供应陷入恐慌,而一度被推高的能源价格也对全球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战争因所需而来,不因所欲而止。” 危机的背后夹杂太多冲撞、矛盾与诉求,交织一处而动全局,当下我们似乎无法预判这场战争何日破局。不过,海外地缘风险本身不主导股市长期趋势,俄乌争端当前并不构成A股的主要风险点。

热词六:美联储加息

2021年开始,由于疫情期间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美国的通胀之虎兕出于柙,面对飞涨的物价,美联储不得已以飞涨的联邦基金利率加以应对,已经很多年没有如此“强有力”地加息。

今年的第一次加息始于3月16日,加息动作本身是在市场预期之中的,但是由于美国的通货膨胀数据一直“高烧不退”,接连刷新40年来的最高记录,迟迟未能终结的加息预期变成了“灰犀牛”,难免对风险资产造成估值压力和心理冲击。

好在十月始,美国整体CPI开始回落,核心CPI高位筑顶,加息控通胀效果终于显现。从12月议息会议加息50个基点的幅度上看,目前美国加息政策大概率进入第二阶段,即加息斜率变得更为平缓,明年随着CPI的持续回落,美联储货币政策有望更加友好。

热词七:能源危机

今年下半年以来,欧洲能源危机的演化一直牵动资本市场的神经。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导致俄油气出口受阻。而欧洲对俄罗斯能源存在高度依赖,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断供”进一步放大了供需缺口。

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仅推高了天然气本身的价格,也让石油这个替代品价格水涨船高,欧洲的能源价格和电价经历了巨幅上涨。能源危机之下,欧洲不仅出现了通胀的飙升,经济衰退的预期进一步升温。

有朋友好奇:欧洲不是一直在发展新能源吗?怎么没能在关键时刻支棱起来。欧洲能源危机的爆发,恰恰也与此相关。欧洲此前能源转型过于激进,在能源安全根基尚不稳固的情况下,就曾大举关停煤电、核电等传统能源设施,一系列“前因”造成了如今的“后果”。

欧洲能源危机也给全球能源转型节奏敲响了警钟。能源变革是长期渐进的过程,能源转型必须“先立后破”,要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基础上稳妥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否则绿色复苏恐成“镜花水月”。

热词八:经济寒气论

8月下旬,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公司内部提出的寒气论在朋友圈刷屏,在大众中间引发了广泛的回响。

疫情第三年,宏观环境较不稳定,私人部门信心不足,今年国内经济增长与年初的预期目标存在差距,经济发展一波三折。但预计我国全年经济总量将超120万亿元,这是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高效统筹的成果。(来源:央视新闻)

展望明年,全球经济或呈现出“东升西落”的格局。持续加息与逆全球化背景下,海外经济“硬”衰退可能性加大,而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大局已定,经济社会生活将逐步恢复常态,高层定调加大稳增长力度,在消费复苏和投资发力的支撑下,“我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向前。”

热词九:安全与发展并重

2022年,“逆全球化”寒流冲击力度再次升级,欧美的各种制裁导致全球产业链问题不断,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正在被武器化,各国纷纷推出产业政策巩固对自己有利的依赖关系,大国竞争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中国方面,统筹发展安全,以新型举国体制争取高端自主可控;美国方面,先后推出《通胀削减法案》、《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拥有独特资源禀赋的其他国家也纷纷提高对于外资的限制。

在这样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二十大会议中“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核心资产也在同步变迁,“国家安全”、自主可控、高端制造成为了重要的中期投资线索。

热词十:房地产

2022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房地产领域很多大事发生,包括停贷潮、保交楼、花样卖房、房企自救等,阵痛与希望共存,自救与纾困并举。

这一年,房地产政策回暖具有全面性、广泛性,包括两次降准、三次下调LPR、“五限”松绑、 “金融16条”、第三支箭如此种种。从三四线城市到一二线城市,从需求端到供给端,从稳需求到保交楼到保主体。

房地产能够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很长,多达50多个行业,对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随着政策的施力与信心的回复,明年地产市场企稳回升节奏有望加快,地产或也将从经济增长的拖累因素,重新转为稳定因素。

热词十一: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十一月下旬始,沉寂多时的“中字头”央企股突然崛起,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提法让市场找到新的主线,央企上市公司群像是大市值、高分红、盈利稳定,但是由于想象空间相对受限,因而估值普遍偏低。

近几年来,央企公司在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等方面积极变革。经历了全面深化的国企改革后,上市央企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投资线索。

在这样的背景下,易主席提出“在尊重市场经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有助于纠正上述低估现状,促进上市央企价值回归,获得与其长期回报相匹配的估值体系。

当前,我国在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产业升级助力经济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科研科技创新属性强的国企和民企优质公司,都有望起到引领的作用。

热词十二: 疫后复苏

疫情三年,现实的戏剧性令任何大片都显得苍白。三年间,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我国经济保持了4.5%左右的年均增长,增速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来源:新华社)

如今疫情问题找到了更优的解决方案,11月始,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新十条”措施相继出炉,疫情防控完成主要优化调整,疫后复苏亦成为A股市场新的主线。

参考海外经验,疫情管控优化后可能会经历一小段时间的不方便,经过对政策的适应,构建新的免疫力,度过不超过一个季度的混沌期后,社会消费欲望会增加,开启复苏,因而我们看到防疫专家、经济专家对于明年经济的判断大致都是从一季度以后逐步进入正轨。

每一场抉择,落子无悔;每一场抉择,苦尽甘来。这个世界在哪里被撕裂,就会在哪里迎来一轮疯狂生长。

热词十三:个人养老金

酝酿数年之后,今年的11月4日,一个周五的盘后,四令齐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终于在此刻落地。

当月,证监会确定并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名录与基金销售机构名录,为个人养老金账户专门设计的“Y份额”基金面市。随后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和地区也进一步确定,31省份的36城入选,个人养老金时代自此正式开闸。

如今,“老龄化”、“少子化”背景下,个人养老金已然成为时代潮水的方向,潮水的方向是有序的,顺着走下去是能够到达彼岸的。这项长期的制度将对我们每一位劳动者带来深层次的影响,同时长期资金的参与入市,未来也会对资本市场带来更加良性的变革。

走过2022年,或许我们能够真正理解 “未来时代将与我们有生之年所经历的完全不同”。这一年,身处其中的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身边微末之事在变,国家宏大时事在变,以前,变化可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变化可能成了生活本身。

这一年是阵痛与希望共存的。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每一株最终破土的新芽,都带着穿透时光的倔强,每一次艰难作出的抉择,都期待一场苦尽甘来。岁末将至,敬颂冬绥,这个冬天的句号,定当会是春暖花开。

风险提示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