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
21.5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20年投资经验;
逆向投资派。
当下我们认为在稳增长的闯关期,上游能源股以其高分红、高确定性、低估值、低负债的特征仍是目前攻守兼备的稀缺资产,我们将继续重仓持有。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寻找与经济复苏相关的低估值的中游行业的投资机会。
莫海波
公司副总经理;
13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9.5年投资经验;
逆向价值先锋;
莫海波:四季度来看,国内方面,10 月二十大召开是政策的关键拐点,随后11月防疫政策优化、房地产融资等政策接连落地,显著提振了市场信心,10月、11月的社融和信贷月度环比出现明显改善。海外方面,在美国通胀数据明显边际回落的条件下,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压力显著缓和,美国长端国债利率加速回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突破 7 的关键关口,北向资金也开始转为净流入。但与此同时,随着欧美日等国经济数据的加速下行,全球大类资产开始交易衰退,对我国的经济复苏增加了一些扰动,四季度国内出口和工业出现一定的下行。
展望一季度,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2023 年需要“突出做好稳增长”,随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国内经济大概率呈现复苏的格局,大盘指数有望震荡向上。行业配置方面,继续关注顺周期的房地产,以及持续高景气的军工、农业等板块。
李文宾
12.5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6年投资经验;
成长老将;
李文宾:展望 2023 年,我们认为市场的走势依然取决于国内稳增长的政策是否可以转移为经济切切实实的复苏反弹,这其中地产销售尤为重要。此外,我们看到了政策对消费,特别是汽车销售的支持。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但政策发力是值得期待的方向。据此,我们目前主要看好新能源汽车、储能、军工等板块,此外我们也将在次新股中寻找投资机会。
黄兴亮
15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8.5年投资经验;
黄兴亮:四季度市场有所反弹,各板块均有所表现。年初以来影响市场的诸多宏观因素:海外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国内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大等,均趋向落地,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触底。
章恒
15.5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7年投资经验;
顺势而为,均衡成长;
章恒:四季度以来,海外局势变化较大,俄乌冲突出现了缓和的迹象,而美联储加息周期也出现了明确的拐点,美国道琼斯指数在 9 月末探底后,从四季度开始反转向上,单季度上涨 15.39%。但是,欧美经济衰退的担忧仍在,科技股业绩增长动能不足,继续承压。
我们认为 3000 点已经充分反映了市场的悲观预期,短期的疫情影响正在过去;而展望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有力推进、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A 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上涨。在此期间,本产品希望能够牢牢抓住“行业景气度高、业绩确定性强”的行业和个股,主要是煤炭、绿电等板块。
刘洋
10.5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4.5年投资经验;
景气先锋;
刘洋:展望未来,12 月国内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经济增长和提振市场信心,预计 2023 年国内货币政策将维持宽松环境,财政政策相对积极,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维持相对较高水平,房地产有望回归平稳发展。此外,国家卫健委调整了对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的监测方案,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有望减弱,预计 2023 年经济持续复苏。在经济复苏和货币宽松利好以及 A 股的底部估值,预计整体市场将迎来较好表现。
束金伟
10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3.5年投资经验;
稳健成长标兵;
刘宏达
14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7年投资经验;
港股成长先锋;
港股市场向上拐点已经在2022年4季度出现,展望2023年,“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发力,宏观平稳向好,港股主流上市公司在经历2022年业绩低谷后,预计未来将呈现逐季改善。
在港股市场中,我们依然看好商业模式优秀的互联网、消费及生物医药等公司。前期悲观的市场情绪刚好给我们提供了绝佳的买入机会,相信伴随宏观经济企稳,投资者情绪恢复,这些优秀的公司将为投资者带来不错的绝对回报。
叶勇
10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8年投资经验;
周期趋势先锋;
叶勇:对后市研判上,我们认为,本轮市场调整持续了4个季度,市场调整已到尾声。从宏观经济周期角度看,本轮中国经济的下行周期接近尾声,随着房地产下行接近尾声,新冠防控政策大幅度放松,中国经济有望在2023 年1季度见底,并逐步企稳回升,从而为2023年A股市场创造了较好的宏观环境。
从沪深市场当前估值情况看,上证50、沪深300等权重股指数已经过长达近两年时间的持续下跌调整,调整时间长,调整空间大,已经充分消化了本轮经济周期下行的基本面压力,目前估值处于底部或者接近底部区域,具备较好的性价比优势,部分板块存在低估,是底部布局的良机。随着2023年经济周期逐步上行,我们对2023年全年 A 股市场的表现持积极乐观态度。
高源
17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7年投资经验;
稳健价值女神;
高源:展望2023年,市场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仍然不太清楚疫情反复(大概率是会有的)对经济可能造成的冲击,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受到疫情三年冲击的中小企业需要时间修复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贸易战大概率难以好转;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空间毕竟有限;科技创新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短期来看,成长行业乏善可陈。
我们认为2023年仍然有可能依靠自下而上的选股获取超额收益,机会可能存在于:第一,金融行业的复苏,因为相对而言,金融业的资产负债表还是比较健康,因此其供给能力的恢复也会比较迅速,第二,大消费行业,仍然存在持续的创新机会,第三,中上游行业的产业升级、效率提升。
王霄音
8.5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2年投资经验;
新兴赛道收益挖掘先锋;
耿嘉洲
10.5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7年投资经验;
新锐成长;
欧子辰
9.5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1年投资经验;
深耕新能源全产业链;
欧子辰:四季度新能源车板块延续了三季度的下跌趋势,我们在三季度报告中阐述了“市场的担忧其本质上所担忧的是动力电池产业链而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观点: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动力电池正在回归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客观定位。当前时点随着动力电池产业链各个环节产能瓶颈逐步缓解甚至部分环节出现过剩,民族整车品牌力的进一步加强,我们认为低估值的整车品牌具备相对更强的投资价值。
同时,电动出行领域具备更低估值、更高的品牌确定性;储能与海上风电具备更高的短期增速确定性与渗透率提升空间;光伏板块产业链成本压力下降。这三个环节都是值得增加关注度的。
声明及风险提示: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营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2023-01-31 16: 30
2023-01-31 16: 27
2023-01-31 16: 24
2023-01-31 16: 11
2023-01-31 16: 11
2023-01-31 15: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