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随笔丨投资如人生

汪晟 2023-02-13 14:15



本期作者


多年从事证券投资工作的经历,让我认识到股市——这个充满变数和无限可能、这个时而亢奋如野马时而沉寂如死灰、这个贪婪和恐惧循环往复持续上演的地方——实在是洞察人性、修炼心性的最好的道场。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痛苦之后,终于增长了一些经验和获得了一点体悟。
投资和人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充满各种不确定性,而如何去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决定了长期投资收益率和人生幸福指数的高低。做好投资和过好人生都需要保持谦卑,不断学习,持续反省,方能开悟智慧。如此,面临未知、面向未来才可能更加从容不迫地继续走下去,去投资、去生活。


一、从“有”到“无”

40岁之前追求“有”,有钱有权有名有利有房有车……

40岁之后追求“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无牵无挂……

网上看到的这个说法很有点意思。四十岁左右的时候,个人理解不惑之年的“不惑”并不是没有了疑惑全都“知道”,而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开始有点理解了乔布斯所说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再看到芒格说“承认无知是智慧的开始”不禁深以为然。人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心始终要保持“空无”的状态,才能不断吸纳和学习。

相应地,思维方式由“加法”转为“减法”。无论是面临投资或生活上的选择时,做减法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更容易抓住主要矛盾。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个人投资上,最终会导向坚守能力圈的行为模式。因为只有诚实地审查自己的内心,承认自己认知的有限性,才能真实地列出个人的负面清单;那些自己不懂的、可能导致不能承受的后果的事情坚决不做,从而形成了个人的行为边界。这个边界是“无中生有”的:由“不做”的事情(可以类比“无”的概念)来定义边界,在边界之内才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可以类比“有”的概念)。

只有在内心认可的规则约束的范围之内,我们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从容不迫的自由,是可持续的内心安定。中国人一辈子都在追求“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生存状态,在投资上何尝不是呢?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做自己认为不对的投资决策,投资要对自己负责。


二、活得长久

投资如人生,决定一个人命运的重大抉择通常就那么几个:高考的志愿、职业的规划、配偶的选择……投资亦如是,财富的积累更多来自几笔重大的投资抉择。芒格说过,如果把我们最成功的10笔投资去掉,我们的业绩就是一个笑话。机会来临的时候要敢于下重注,天上掉馅饼时,要用水桶去接,而不是用顶针。

然而前提条件却容易被忽略,即当机会出现时你得在场。所以股神之所以成为股神,容易被忽视的是他们真的活得很久,时间复利的惊人力量才能得以展现。人生的大起大落,股市的激烈动荡,如何强健个人的身心力量,使之具备熬过去、走下去的韧性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要坚守能力圈,不赴死地;另一方面我们要反脆弱,相信那些杀不死的都将让我们更加强大。

投资是一项长久的事业,恰如漫漫人生路,保持简单而乐观的态度,日常交往喜欢的人,从事喜欢的工作,就是持续走下去的动力。很难想象一个人如果日复一日做着让自己难受的工作还能坚持下去的理由。所以热爱生活和工作才能够长久的坚持,因为坚持才有可能等到改变命运和财富跃升的机遇出现。

能够影响命运的重大事件是跳跃的、稀少的,期间是漫长的等待,等待才是主旋律,如何过好“等待时间”尤为重要且是容易被忽视的。“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在漫长的等待中,守好本分,保持平常心,通过简单可复用的生活方式和投资方法,才最有机会实现时间的复利威力。


三、生活如常

三年疫情让我们意识到正常而平淡的生活其实也是如此珍贵,真可谓“当时只道是寻常”。管控放开是一次性的,但影响是深远的,对经济的积极作用不只是体现在政策落地的瞬间,而是持续作用的。目前,全国疫情快速“达峰”,从北向南、从东向西、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传导,速度和力度都是超预期的。基本可以认为,“疫情闯关”正在快速通过,中国式共存得以实现。

居民生活生产一旦向正常化水平回归,则意味着国家经济机器重启正常化运行,形成改善趋势的惯性力量也是巨大的。防疫政策放开就是最强的刺激政策,人流恢复、人气提升就是最大的基本面,这个恢复的方向是非常确定的,困难时期的经济负反馈效应,当下已经转化成经济的正反馈效应,向好的趋势只会不断加强。

如常的生活是有力量的。投资上,在看似平淡如常的时间里,我们也应踏踏实实的做好日常研究,提高认知水平,积累“寻常”收益,从而有机会获取长期的良好回报。虽然在每一年的投资表现上可能并不耀眼,但持久地日积月累,终将积小胜为大胜。






END



往期基金经理文章精选






汪晟


基金经理随笔丨长期主义与投资

基金经理随笔丨兵法与投资

市场进入价值区域——星石投资2022年二季度投资策略

万字长文(下)!2022年度投资策略实录——拆解投研体系



万凯航


循序渐进,拾级而上

基金经理随笔丨股市里的射雕英雄

基金经理随笔 :大道至简,周期的力量



郭希淳


基金经理随笔丨美国经济什么时候陷入衰退?

基金经理随笔丨美国经济衰退初露端倪

基金经理随笔:美国经济需求高点在什么时候出现?

星石深度丨美国地产下行趋势已形成

美国经济能否支撑美国超预期加息?

星石深度丨探究美国强劲非农数据背后



方磊


基金经理随笔丨我如何用驱动因素来投资?

基金经理随笔丨当下几个朴素的投资思路

基金经理随笔:盈利修复或将接替估值修复

基金经理随笔:市场筑底的策略思考

星石深度丨一文说透,医药还能不能行?



喻宗亮


星石深度丨2023年消费恢复的空间有多大?

星石投资2023一季度投资策略——内需价值回归

价值已现,优化结构——星石投资2022年四季度投资策略

【星石投资2022年中期策略】通胀温和上行,消费迎来良机

基金经理随笔 :市场反弹的逻辑与展望

星石深度丨市场如何走出底部?

星石深度丨熊市的本质和终结

星石深度丨成长与价值之辩

星石深度丨牛熊的转换和长期的信仰

星石深度丨变天了吗?

星石深度丨为何今年市场“画风”突变?



曹恩祥


基金“造星”浪潮下,私募还有哪条路可走?

基金经理随笔丨乱云飞渡仍从容

基金经理随笔丨三种宝贵的投资思维

基金经理随笔丨做“降维打击”的高维度投资者

基金经理随笔:产业周期视角下长期超额收益的投资思考

基金经理随笔:投资的空间与时间



风险提示

本报告所载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本公司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适当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观点等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