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扰动下,债市窄幅震荡

诺安基金 2023-02-12 23:06

一、本周债市回顾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进行了184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共有12380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净投放6020亿;央行公告显示:投放目的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资金面方面,本周资金面骤然收紧,后续随着央行公开市场加大投放,资金面有所转松,资金利率中枢较上周环比抬升:R001、R007本周平均水平分别为2.26%、2.35%,环比上周平均水平分别抬升56bp、29bp,DR001、DR007本周平均水平分别为2.11%、2.11%,环比上周平均水平分别抬升54bp、15bp。

现券方面,本周债市资金价格中枢抬升影响,1年期内同业存单、利率债及信用债收益率小幅上行,3年以上利率债呈现窄幅震荡走势,而中长端信用债因前期超调原因,收益率反而下行稍多,整体收益率曲线呈现熊平走势;国开与国债利差变动不大,期限利差多数收窄;信用利差、等级利差小幅收窄。

二、本周重要信息跟踪

1、1月通胀平稳,核心CPI回升。

1月CPI同比2.1%,预期2.3%,上月1.8%;食品项1月同比6.2%,较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其中蔬菜和水果等价格环比上行,猪肉价格则是拖累因素;非食品项1月同比1.2%,较上月略微扩大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1.0%,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1月PPI同比-0.8%,预期-0.5%,上月-0.7%;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1.4%,持平于上月,主要受原油和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影响;生活资料价格同比1.5%,涨幅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1月通胀数据平稳,且核心CPI的回升反映疫情影响弱化后、经济开始温和修复。

2、1月天量社融下,居民企业信贷延续分化,经济内生动能仍显偏弱。

1月新增社融5.98万亿,同比少增1959亿;存量同比9.4%,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大超预期;具体来看,政府债、企业债融资分别同比少增1886亿、4352亿,是主要拖累;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其中企业、居民部门同比多增1.32万亿、少增5858亿,居民和企业的分化还在延续,企业贷款中短贷、中长贷同比分别多增5000亿、1.4万亿,新增规模均远超历史同期,创有数据以来新高,居民短贷、中长贷同比少增665亿、5193亿,继续走弱;12月M2同比12.6%,环比0.8个百分点,M1同比6.7%,环比回升3个百分点,M0则回落至7.9%,M2-M1剪刀差收窄至-5.9%,反映企业经营有所改善。总体来看,1月社融数据总量超预期增长,居民企业信贷分化,总量与结构均有改善,但居民部门连续多月信贷需求偏弱,表面经济内生动能仍有待进一步修复。

3、各地继续推出地产放松政策

武汉动态调整住房限购范围,在武汉市住房限购区域购房的居民家庭可新增一个购房资格,在非限购区域拥有的住房不计入居民家庭购房资格认定套数;佛山住建局于2023年2月1日起停止个人住房查询的对外查询业务,停止查册,如果名下房产已结清购房贷款,可当作首套来买,相当于变相的“认贷不认房”;无锡近期降低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8%,此前为4.1%,自今天开始执行;二套不变仍为4.9%。

4、多位美联储官员表示:通胀放缓,但仍在较高水平,利率需高位维持较长时间。

鲍威尔:当前美国通胀下降的进程已经开始,不过还在早期,限制性利率必须要保持一段时间;储梅斯:遏制通胀的工作“尚未完成”,可能是一场“长期斗争”。

三、市场展望

展望未来,随着防疫政策、地产政策进一步优化,叠加扩大内需、推动平台经济发展等其他政策出台,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动能与增速或好于去年;当然从政策预期传导到现实需要一定时间,且考虑到疫情尾巴效应、地产政策见效仍需时间以及出口下行中,经济修复应是结构性和渐进性的,各行业修复节奏各有不同;总体上,我们对今年经济谨慎乐观。货币政策方面,短期经济还处于恢复中,前期出台的各项政策尚处于观察期,预计货币政策仍将保持适度宽松,支持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化,后续变化要看基本面修复情况;而资金面随着信贷温和回升以及银行超储需求边际提升,资金面存在一定程度收敛的可能性;映射到债市的话,经济修复叠加资金面边际收敛决定了债市环境偏逆风,但弱复苏下的债市收益率预计上行空间有限,把握好安全边际、寻找合意久期资产以及中性杠杆策略或是较好的应对方式。

风险提示:以上市场数据来源wind。本材料为诺安基金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对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