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近期处于震荡上行的过程中,上证指数从开年的3116.51点提升至上周五的3250.55点,涨幅5.22%。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3年1月3日——2023年3月17日。)
但我们还是会发现很多投资者并没有“赚钱”或“回本”,究其原因,其中一部分投资者或许是因为过往的某些错误决策,深陷“负循环”之中,进而严重影响了其对于正确投资方式的理解与接收,更阻碍了投资“正循环”的开始——典型的问题包括:
“前面的投资都是亏的,现在不敢再投了……”
“我要等买的基金回本了,再考虑其它的……”
“我的钱都已经投进去2年了,依然是大幅亏损,回本都难,根本没有复利……”
今天就重点和大家聊聊如何力争摆脱“负循环”,开启第一个“正循环”,对于很多人而言,这应该是开始积累复利、慢慢变富的第一步。
“负循环”的罪魁祸首
首先,我们从心理学或者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去理解一下为何很多投资者会陷在“负循环”之中,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沉没成本和锚定心理:
1)沉没成本:因为前期错误投入的成本而影响后期决策的心理。
举例:当你进电影院开始看一部电影,演了半个小时后你发现这完完全全是一部烂片,这时候你已经花了的电影票钱就是"沉没成本"。
接下来面临的决策:电影还很烂,你怎么办?正确的做法是马上起身离开,因为这样至少还挽回了一些时间成本,但现实中人们还是被前期付出的"沉没成本"牢牢地拴在座椅上,直到浪费完剩余的宝贵时间。
2)锚定心理:人们在作决策和判断时经常先把自己“锚定”在某个事物上,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整。
举例:找对象过程中,如果一姑娘25岁时找过一个高富帅,但最后没谈成,之后每见一个新对象都会不自觉地和那个高富帅比,总觉得当初那么好条件的我都没要,后面要找的最起码不能比那个差。这个高富帅就成了姑娘找对象的“锚”,这就是典型的锚定心理。
回到投资中,浮亏就是沉没成本,而成本价就是“锚”,对应到开篇提到的那三个问题:
第一个因为在高位买入而亏损就不愿意在低位继续投资;
第二个因为原先的产品亏损了就不愿意考虑其它的;
第三个总是按照高位的成本价作为锚衡量所有投资的结果,导致可能始终无法领会复利的价值。
而实际上,当下的决策都是面向未来的,与这些过去的错误结果基本没有任何关系。然而,很多人却因为沉浸在过往的错误中,无法正确地向前看,进而陷入了一种“负循环”之中。
“正循环”的重要性
投资中有一种现象叫“越做越顺”或者叫“强者恒强”,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就是“正循环”,一副简单的对比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正循环”有多重要:
如上图所示:当一个人在底部(“模糊的正确”)区间布局,一旦周期向上,相较他人就会有更多浮盈机会,自然也会大幅降低后续投资决策的难度,甚至在高位的时候也能轻松地做出正确的选择(降仓或者止盈),从而形成“正循环”。
相反的,当一个人在顶部泡沫区间买入,大概率就会面临浮亏的处境,而一旦账户浮亏,投资者就极容易受到沉没成本和锚定心理的影响,心里纠结得更多是割肉还是止损,进而错过下一个底部布局的机会,陷入“负循环”当中。
对比之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开启一个正循环对于保持一个良好的投资心态极其重要,而这也是长期投资成功的基础。
如何开启“正循环”?
理解了“负循环”背后的原因,也知晓了形成“正循环”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摆脱“负循环”开启“正循环”:
1、学会清零思维
摆脱“负循环”的关键在于学会“清零”,这是一种在投资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在账户已经浮亏的情况下,一定要“忘掉”自己的持仓,你需要思考的是:如果没有任何持仓,自己会如何决策?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未来做出客观、理性的选择。
2、珍惜底部区间
从前面的对比图中,我们也已经知道,开启正循环的关键是把握底部(“模糊的正确”)区间的布局机会,一旦错过这个区间,你的胜率和赔率都会下降,形成正循环的概率也会大幅下降。而这种底部区间并不是每天都有的,往往要等几年才有一次机会,因此,务必珍惜每一次底部(“模糊的正确”)区间的布局机会。
3、牢记那些最简单却最重要的投资原则
其实,投资中有一些最简单却最重要的投资原则:用一笔合适的钱,抱持一个合理的预期,挑一个合适的资产,在“模糊但正确的区间”分批布局,然后坚守直到价值回归、甚至泡沫化,然后在“疯狂的错误区间”离场或者降低仓位,等待下一个轮回……
遵循这些原则也自然就会形成正循环。
最后,回到当下,也许我们正处于一个正循环的布局区间,在漫长的投资生涯中,我们可能会经历很多个正循环(周期),但是最难也最关键的就是第一个。
2023-03-29 11: 27
2023-03-20 19: 00
2023-03-29 11: 26
2023-03-28 20: 09
2023-03-28 20: 08
2023-03-28 2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