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安盛债市观察 |资金压力有所缓解,债市震荡走强

2023-11-09 10:40

2023.10.27-11.03


1

债市焦点

1

10月31日,10月PMI重回荣枯线以下,尽管月末资金紧张程度大超预期,但并未对长债利率形成明显扰动。当日10年国开活跃券收益率下行1.7BP。

2

11月2日,资金面进一步转松,叠加股市走弱,同时美联储议息会议并未加息,多重利好催化下债市全面走强。当日10年国开活跃券收益率下行1.6BP。


2

债市走势回顾

上周长债利率明显下行,10Y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5.0BP至2.66%,10Y国开活跃券收益率下行2.2BP至2.75%。跨月后资金压力有所缓解,同时10月PMI不及预期,叠加海外美债利率大幅下行,多重利好催化下债市明显走强,结束了 9 月以来的上行趋势。DR007 运行区间1.76-2.14%,R001 运行区间 1.58-3.21%。

图:10Y现券收益率走势

单位:%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1.08


3

债市策略

基本面方面

受“十一”节日休假和节前部分需求提前释放等因素影响,10月制造业 PMI 跌回荣枯线以下。经济结构中供需两端均出现季节性走弱,尤其是新订单重回收缩区间,表明需求不足的矛盾仍较突出,反过来对生产也有制约;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的背景下,制造业短期将在主动去库与被动去库之间来回震荡;值得注意的是,PPI 可能结束连续 3 个月的上行,对应上游原材料利润放缓,中游制造环节成本压力缓解。总体而言,目前经济仍处于主动去库向被动去库的过渡阶段,需求不足的矛盾仍较突出,弱需求叠加强生产导致制造业内卷严重,同时服务业改善动力也在走弱,经济整体向上弹性较为有限,预计本轮去库周期可能长于预期。

政策方面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 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关于下一阶段的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三大重点任务:一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二是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同时,会议强调着力做好当前金融领域重点工作,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活跃资本市场,更好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稳外贸稳外资,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总体而言,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仍未改变。

流动性方面

10 月末票据利继续下行,大行维持净买入票据,表明银行资产端信贷投放相对偏弱;同业存单净融资转正,1 年期 AAA 存单收益率下行至 2.56%,表明银行负债端压力仍然较大。与此同时,跨月后银行体系净融出量回升至 4.2 万亿,但较此前 5 万亿的水平仍有差距,叠加逆回购存量维持相对高位,表明资金缺口仍存;此外,由于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节奏放缓,本周政府债净融资转负,短期利好资金面,但需关注双十一客户备付金冻结的影响,后续新增万亿国债的发行节奏也有待跟踪。

曲线结构方面

1年短端收益率位于历史30%分位附近,而10年长端收益率位于历史 4%分位以内,收益率曲线略有走平(国债10-1年利差位于历史15%分位,国开10-1 年利差位于历史 6%分位,国债 30-10 年利差位于历史1%分位)。


4

后市展望

利率债方面

10月PMI数据不及预期,叠加汇率压力有所缓解,市场对货币宽松的预期可能阶段性升温;同时月末资金大幅收紧但长端利率反而下行,表明长端对资金面的利空反应有所钝化,短期或进入缓慢下行通道,但在短端利率制约下空间较为有限。


信用债方面

10 月中下旬以来,资金偏紧和供给压力主导债市走向,但伴随 FOMC 会议后汇率约束或趋缓以及 10 月供给阶段达峰,压力逐步释放,债市情绪有所改善,上周信用债总体跟随长端呈修复态势。上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强调五大风险化解重点,继续关注地方债务和房地产风险变化;上周监管发布商业银行资本新规正式稿,较征求意见稿边际上总体更有利于中大型银行节约资本,后续关注大行资产运用端行为变化。


可转债方面

美债收益率回落,股债短期蜜月期。美国10月非农数据低于预期,美债收益率大幅回落,美股和A股共振走强。同时,金融工作会议后,活跃资本市场政策有望逐步落地,包括“支持头部证券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引入长期机构投资者,提升A股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功能”等。虽然美债回落持续性存在分歧,但短期风险资产反弹有望持续,建议持续关注受益美债下行的成长板块。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数据来源Wind,海通证券。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本资料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所述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减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