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不少关于注册制的新闻,感觉有点晕……
为啥会晕呢?
“晕字”——看见长篇大论的文章我就头晕。
哈哈,那我给你讲个故事,你一听就明白了。
那快说来听听!
如果有一个“喵喵乐园”……
假设有一个“喵喵乐园”,里面有非常多好吃的,猫只要能进来就不会饿肚子。但是乐园里只欢迎会抓老鼠、并且能一直抓老鼠的猫,猫成功抓到更多老鼠,才会让乐园更加兴盛。
那是不是如果让懒猫、不会抓老鼠的猫混进来多了,食物就会减少,乐园就会衰败呢?
说得没错。那么,这个 “喵喵乐园”应该怎么挑猫呢?
肯定尽量选会抓老鼠的呀。
那么我们怎么确定这只猫会抓老鼠呢?
看看它以前有没有抓到过老鼠?
那如果有的猫现在还小,还没抓到过老鼠,但是其实长大之后是捕鼠能手,是不是就不会被选中?
确实。那如果按照猫的品种、血统、体型特征来挑选呢?
可是这些也无法决定一只猫是不是未来就一定能抓老鼠。
这么说起来,其实不管设计再多的标准,也很难在入口处就判断出一只猫,进了乐园之后会不会给主人抓老鼠。
是的,而且过去会抓老鼠,不代表进了乐园,吃喝不愁的时候,猫未来还会继续努力。
其实还有个更直接的办法——不在入口处挑来挑去这么麻烦了,把想要进来乐园的猫都放进来,让它们在里面生活一段时间,能抓老鼠的留下、不能抓的就送走,勤加监督管理,就能保证乐园里留下的都是工作的猫啦。
恭喜你,领悟到“注册制”的真谛了。
啊?不是在说猫吗?
这些想要上市的公司就像猫一样,而咱们的A股市场就像这个“喵喵乐园”一样,企业想要上市募集资金,就像猫想要进入乐园获得“食物”一样,猫想要呆在乐园里需要持续给主人抓老鼠,上市公司想要进入市场,就需要能发展多盈利。
咱们之前采用的核准制,就像在乐园的入口处,设置了一些规则,用来从想要上市的企业中,挑选出未来可以“抓得住老鼠”的企业。
但是就像前面咱们讨论的那样,以前“没有盈利”的公司,不代表以后就不能盈利,有的企业可能是“潜力猫”,只是还没有“长大”;也不排除有的公司以前盈利,可上市之后,惫懒懈怠、不好好“抓老鼠”了,只想留在市场里“混饭吃”。
而且确实审核条件也很难设置,就像咱们没法根据猫是否强壮,是什么血统就判断未来能不能抓老鼠,我们也很难只凭借各种过去的数据信息,就推断出一家公司未来能否持续盈利。
所以“注册制”就来了。不在上市的“入口处”设置很高的门槛、条件了,而是让想上市的公司进来跑一跑,优胜劣汰,最后慢慢留下的就都是强者了。
也就是说,这些“上市喵”们只要满足一定要求就可以来,然后大家一起比赛,根据抓老鼠的成绩,好的留下,差的淘汰,用“实战成绩”说话。
是的,这就是“注册制”跟以前最大的不同了。
关于注册制下“上市喵”的那些事儿
那我明白了,可是,不设置“门槛”了,会不会让一些差劲的、不抓老鼠的猫混进来,最后使得乐园里的猫良莠不齐,整体抓老鼠能力下降,粮食变少呢?
所以注册制下,重点不在“入口处”如何筛选,而在于进入“A股”之后,如何“监管”这些“上市喵”。其实,在自愿性信息披露上对于上市公司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所以注册制不等于不审核,相反对“上市喵”们的质量要求可能更高了
懂了,充分公开猫抓老鼠的细节,不养懒猫、闲猫!
对,而且“门槛”降低了之后,一些以前没有机会的“上市喵”也拥有了上市融资的机会,对于市场来说,层次会更加丰富、定位也会更加区别化。
俗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是的,而且可以根据“上市喵”的特性,把“黑猫”“白猫”“花猫”分别各自圈在一个市场,投资者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风险收益特征进行选择,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也就是说,注册制之下,公司“上市”的标准会更加多元化,市场也更丰富,满足各种不同的“撸猫”需求。
那注册制下,会不会乐园里的“上市喵”越来越多,水平高低不齐的,让人无法选择呀?
其实不会,因为注册制的发展必然伴随着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些“上市喵”表现好的留下,表现不好就淘汰,有进有出,最后留下来的就更多是会抓老鼠的了。
这样来看,等把表现不好的慢慢都淘汰了,“乐园”里的猫整体抓老鼠的水平是不是会提升了呀?
是的,所以说,随着注册制的推进,长期来看,A股中整体的上市公司的质量会逐渐提升。
这么来看,注册制“真香”呀,嘿嘿嘿嘿……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2023-12-01 22: 52
2023-12-04 16: 51
2023-12-04 16: 46
2023-12-04 16: 46
2023-11-22 16: 45
2023-12-06 16: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