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调整,港股依然强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中证港股通医药指数、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今年以来均涨超20%,大幅领先全球其他重要股指;同期美股标杆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分别下跌了10.1%、6%,上证指数和万得全A年内收益也转负。
全球重要股指今年以来表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428;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2020-2024年年度表现分别为93.93%、-25.73%、-31.68%、-13.57%、19.36%
A股的调整似乎对港股影响甚微,为何港股、特别是港股科技能保持上涨势头?
今天就来捋一捋。
医药板块“功不可没”
我们说“今年港股科技很厉害”,这里的“科技”不仅是电子、计算机、通信等传统意义上的“科技”,而是泛科技赛道的概念,比如生物科技、特别是创新药赛道也非常给力。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中证港股通医药指数今年以来大涨25.12%,今年以来表现最佳的恒生十大行业指数中,医药板块占据前六席,且涨幅均超24%。
恒生行业指数今年以来表现(TOP 10)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428
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恒生科技指数(代码HSTECH.HI,30只成分股)和港股通科技指数(代码931573,50只成分股)均在港股选股、重点布局科技板块,两者重合的成分股达到19只。
但由于前者医药股占比少(2只,权重占比3.3%),后者医药股占比相对高(18只,权重占比16%),前者今年以来仅上涨11.7%,后者则上涨了21.9%,显著跑赢前者(截至4月28日,据Wind数据)。
医药板块布局的差异,成为本轮行情港股通科技涨幅>恒生科技涨幅的重要原因。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为去年同期的3倍
港股火热离不开资金支持。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6061亿港元,为去年同期的3倍,且仅有12个交易日是净流出。
其中今年4月单月净流入达1674.6亿港元(截至4月28日),月度净流入创2021年1月以来新高,显示出资金的追捧。
南向资金近4年来月度净流入情况(亿港元)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104-202504
港股科技并不“贵”,性价比或突出
港股科技和港股医药虽然涨了很多,但它不算“贵”。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港股通科技指数估值为22.49倍,今年以来表现突出的港股通医药指数估值也仅为23.54倍,分别位于近五年来6.47%、3.9%的分位数。也就是说,近五年来有90%的时间都比现在“贵”。
横向看,在全球重要股指中,港股通科技、港股通医药也是显著较低的,投资性价比或突出。
全球重要股指市盈率和市盈率分位数
数据来源:Wind;除恒生科技市盈率指数分位数统计区间为20200727-20250428外,其余指数市盈率分位数统计区间为20200429-20250428
基本面稳中向好、稳中回升,助力港股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去年全国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延续了去年以来持续稳中向好、稳中回升的态势。
另外4月政治局会议召开,释放政策增量信号,也对A股和港股的风险偏好形成支撑。加上之前两会积极定调提振市场信心,均有望助推港股科技行情。
盈利前景或可期
港股科技板块短期强势主要靠资金和热点事件驱动,长期表现或主要取决于盈利前景。
当前港股科技估值与ROE已基本匹配,更多上涨空间或需依赖盈利改善。如果盈利可以兑现,甚至可以出现越涨估值越低的情形,支撑港股科技长时间强劲。
据中金公司预测,如果中国科技龙头ROE预期达到30%以上,那么参照美国科技龙头估值,或有望实现估值翻倍的扩张。
中国科技实力发展有目共睹
中国科技的发展和长足进步有目共睹,AI等新技术成熟和新商业模式清晰催化下,传统产业整合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双提速,从底层逻辑上支撑港股科技赛道。
在3G、4G时代,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落地显著滞后于欧美发达国家,5G时代则实现了中美同步落地,6G则可能领先于全球。
中国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在近年取得了长足进步,科创能力也显著提升。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23年,中国PCT专利申请占全球比重达到25.5%,成为全球最大的申请来源国。
今年年初DeepSeek-R1的出现,使得国产大模型跻身世界前列水平。
伴随AI叙事持续催化,中国科技资产凭借其高性价比、高附加值转型升级趋势、业绩预期上修潜力等积极因素,正成为全球资金青睐的新方向。
短期波动或放大,长期看好配置价值
港股科技板块的强势局面会持续多久?
融通中证港股通科技基金经理何博认为:
宏观层面,可以看到今年开年高频经济数据不错;配置层面,外资做多中国资产的兴趣正在提升,绝对配置水平仍在低位;估值层面,中美科技龙头估值差距已大幅收敛。
我们倾向于理性看待“东升西落”,港股科技板块前期积累了一定涨幅,短期市场波动可能有所放大。
从长线维度看,坚定看好港股科技资产配置价值。
以港股通科技为代表的港股科技板块在本轮行情中显著占优,港股汇聚AI时代的核心资产,AI应用、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方向是本轮行情主要载体,中国科技力量正在全面崛起。
滑动滚动条,查阅更多风险提示
2025-05-07 14: 23
2025-04-16 20: 30
2025-03-24 19: 13
2025-03-24 19: 10
2025-03-21 1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