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基金FOF及多资产配置部负责人潘漪是一位历经市场考验的基金投资实战派选手,善于结合市场趋势,精选与市场风格相匹配的基金进行投资。
在潘漪看来,公募FOF投资的核心在于大类资产配置和子基金筛选两方面,首先是在关键时点上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其次是努力精选能够持续创造超额回报的基金经理。
展望2023年,潘漪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周期开始。“在经济复苏的预期阶段,更重视偏周期的领域,包括金融、消费、互联网等,而在经济复苏确立之后,可以逐渐转向有中长期成长的安全主题和高端制造领域。”潘漪表示。
寻找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
潘漪是一位基金投资实战派选手,北大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她便跟投资打交道,至今证券从业年限16年,投资管理经验8年。2018年3月,她加入泰康资产公募事业部,现任泰康基金FOF及多资产配置部负责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由她担纲管理的泰康基金旗下三只“福”系列养老目标FOF基金已成功入选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
潘漪善于结合市场趋势,精选与市场风格相匹配的基金进行投资。并带领团队开展深入的基金产品与基金经理研究,形成了一套“以基金经理为核心”的逻辑框架。在潘漪看来,公募FOF的核心在于大类资产配置和子基金筛选两方面,首先是在关键时点上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其次是努力精选能够持续创造超额回报的基金经理。同时,泰康基金的FOF投资在主动型产品和被动型产品之间,她更重视主动投资基金经理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
岁末年初之际,跟多数基金经理一样,潘漪也进行了复盘工作,但她把本次回顾的时间区间拉长到这一轮股市的完整周期,以求得出一个更全面更客观的结论。
潘漪表示,从2019年到2022年,权益类基金走过了一轮较为完整的牛熊周期。其中2019-2020年,市场上的基金从绝对收益角度普遍取得了极为丰厚的回报,2021年进入震荡分化,2022年则转为整体下跌。当然其中的波动也很剧烈,从2021年2月的最高点到2022年4月末的最低点,期间的最大回撤达到33%(数据来源:Wind资讯,统计区间:2021年1月1日-2022年4月30日)。
“我们换成相对收益的视角来看,情况也是类似的,权益类基金在本轮周期中主要有两大超额收益的来源,一是以茅指数为代表的白马蓝筹风格行情,二是以宁指数为代表的新能源的产业趋势行情。在这个过程中,优质公司投资风格、景气度投资风格和低估值投资风格轮番登台。”
在潘漪看来,2022年是一个非典型的熊市,因为过往容易引发市场大幅下跌的高估值和流动性收紧这两大因素在2022年并不完全成立。2022年初,股市的估值性价比虽然存在局部性泡沫,但整个市场并不是很贵,国内的流动性则保持在一个适度宽松的程度。因此,这次熊市很多机构都没能做到提前预测。
“2022年留给我们的教训是,面对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应对比预测更重要。”潘漪总结道,去年的黑天鹅事件特别多,对很多经济的基础变量和政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当前的世界格局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上纷繁复杂,经济上全球化的基础被破坏,很多国家大概率会有显著下行,疫情上毒株的变异难以预测,因此,未来黑天鹅可能依然不少。
“所以,我们会在未来的投资中增加对风险控制的思考,也会尝试加入一些量化的手段来力争控制波动和回撤。尤其是在养老目标基金中,我们的客户绝大多数是个人,因此绝对收益比相对排名更为重要。”潘漪称。
2023年是新周期的开始
展望2023年,潘漪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周期开始,权益市场相比债券市场或将有更大的吸引力。
首先,2023年经济进入了复苏期,由于国内外经济周期的错位,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在全球会有非常明显的相对优势。潘漪表示,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对经济和发展的重视,而一直以来束缚内需的地产和疫情政策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因此,内需或是明年经济的主要引擎,而外需则可能是主要的拖累。
“现在投资者对于复苏这个大方向没有分歧,分歧点在于复苏的力度有多大。我们相对会比较乐观一些,最大的基础在于三年疫情下来国内累积了大量的超额储蓄,这些超额储蓄就像一个巨大的蓄水池,一旦场景放开、预期转变,可以转化为各种内需的力量,包括居民消费、购房、投资等。”不过,潘漪也认为,当然这个转化需要一定的催化剂,期待2023年有更多相应的政策出台,提升全社会的信心。
其次,2023年的流动性并不很紧张。由于明年中国的经济复苏仍然处于早期,很多需求需要加杠杆政策才能带动,因此,潘漪预计,国内的货币政策大概率会保持比较呵护的态度,尤其是在上半年,后续的变化需要跟踪复苏的幅度。另一方面,全球的流动性也度过了收紧最为严峻的时刻。美国在2022年多次加息,未来随着美国经济逐渐降温,通胀的压力大概率会下来,加息可能在2023年走入尾声。
再次,目前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估值仍然处于较为便宜的水平。2022年A股下跌过程中,很多热门赛道的估值得到很大幅度的消化,例如新能源、消费、医药、电子等,一部分估值极低的行业则开始有一定的修复,例如地产等。“经过这一年,目前A股整体估值水平较为合理也较为均衡。港股作为一个离岸市场,在去年的美国加息过程中受伤尤为严重,估值水平下行得更彻底,因此2023年的港股是一个非常值得布局的市场。”
对于未来的投资方向,潘漪认为,在经济复苏的预期阶段,更重视偏周期的领域,包括金融、消费、互联网等,而在经济复苏确立之后,可以逐渐转向有中长期成长的安全主题和高端制造领域。
不过,潘漪也提醒投资者,未来仍存在一些需要跟踪的风险点。例如,新冠毒株会向怎样的方向变异,美国通胀能否如期回落,局部战争风险,国际关系下一步的发展等。
2023-01-16 08: 56
2023-01-16 08: 53
2023-01-10 19: 26
2023-01-09 09: 14
2023-01-09 08: 39
2023-01-09 08: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