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学院派”老将的投资哲学:逆势布局 均衡配置 及时止盈

叶诗婕 2023-05-22 08:21

“我在市场恐慌下行时比较愿意买入、权益仓位较大,在市场热闹时相对谨慎,很热闹的赛道我不会参与,我会主动放弃赚泡沫化的钱”,创金合信基金权益投研总部执行总监黄弢在近日接受《中国基金报》专访时说。

黄弢的谨慎冷静来自于他经历了多轮牛熊历练。黄弢是投资界的一名老将,他拥有21年行业经验、14年投资经验。在2020年2月加入创金合信基金前,他已有多家公、私募公司任职经历,包括长城基金、海富通基金、深圳市鼎诺投资等公司。此外,黄弢拥有清华大学法学硕士、化学工程学士的跨学科背景。

黄弢坦言,自己不属于经典的学院派基金经理。多年投研与市场的复合实战经验让他构建出了一套令人耳目一新的投资逻辑和方法论——坚持逆向价值投资,针对左侧布局,同时均衡分散灵活配置,追求绝对收益。

黄弢拟管理的创金合信益久9个月持有期债券基金,是一只二级债基,权益投资比例为0-20%,已于5月17日发行,这也是黄弢“私转公”后再一次站在市场面前。黄弢代表产品创金合信鑫祺A,为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产品成立于2020年3月4日,截至2023年3月31日,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37.58%,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为1.91%,超额收益达35.67%。

64a5baed3215d0c53c52f6e91f56a35.jpg

逆向价值投资 偏左侧布局 均衡灵活配置

黄弢的整体投资风格为逆向投资,针对左侧布局,他擅长在行业景气度未完全转好时提前布局。

从大类资产配置视角看,黄弢会按一定频率,在分析宏观经济热度、微观流动性、短期拥挤度、估值性价比和市场情绪等指标后,确定股、债仓位配比以及个股仓位等。

从行业配置视角看,黄弢会依据行业景气度与性价比加减仓。对于景气度发生积极变化,但在全市场层面看,股价还未充分反映的行业,选择加配;对于行业景气度仍较高且没有趋势性的反转,短期涨幅较大,选择左侧逆势减仓。

从个股配置视角看,黄弢极其重视估值性价比与逆向投资。他表示,会持续关注10-15个核心行业中的80-100只股票,并以各行业龙头公司为主,关注大中盘的成长股和价值股。

与大多数公募基金经理淡化择时不同,黄弢认为,择时不是个问题,择得不好才是个问题。“如果有能力,可以把择时做得好,比如巴菲特实际上是更长周期的‘择时’”。黄弢认为,在波动较大的A股市场,需要做更紧密的、更细致的观察。

“我尊重市场和敬畏市场,采用偏全天候的管理策略,根据市场环境和经济周期的不同,进行细分策略的调整,将仓位做更灵活的处理,做更多因子的资产配置,继而在追求绝对收益的前提下,获得在各种市场环境中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黄弢说。

黄弢也将左侧交易与分散持仓的投资逻辑运用在管理回撤上。左侧交易方面,体现在“左侧卖”以及“底部买”上,即行业阶段性上涨时,不会等到行业见顶,而是在上涨的中段、中后段便开始卖出;行业阶段性见顶或下跌时,已卖出完毕,空出仓位会去布局一些行业景气度已经抬升,但股票反应还不太明显的方向。分散持仓方面,即个股集中度低;同时会根据市场情况,对集中度进行偏战术型的调整。通常结构分化、轮动频繁的市场环境,个股集中度会更低,比如当前持股数量在50-60个左右;而在股票投资大年的2020年,持股数量在30-40个。

放弃赚“泡沫化的钱” 及时止盈


在黄弢的投资操作上,与分散投资紧密配合的,是他的及时止盈。

黄弢介绍道,在他的日常操作过程中,若所持仓的某一个行业,一个月内涨了20%,那么基本上会卖出;若某只个股,一个月内涨了20%-30%,大概率也会卖出。

“我不管它未来有多好的前景,我都会把它卖掉,先落袋为安”,黄弢解释道,这是他结合交易拥挤度、市场情绪、所持个股短期盈利的状态等多项指标后做出的选择。

“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来讲,不论是交易拥挤度指标,还是情绪,当所有的人都在讲这个行业未来伟大的前景和巨大空间的时候,往往是行业阶段性见顶的时候”,黄弢分析称。

具体地,黄弢表示,例如近期特别“热闹”的“中特估”赛道行情,基于他的配置策略和市场拥挤度分析,当前位置他不会选择配置。至于AI(人工智能)、计算机等TMT(科技、媒体和通信)领域,他表示自己在今年年初是有持仓的,不过等到“非常热闹”的时候,已经选择了获利了结,及时止盈。

至于未来布局角度,黄弢表示,基于实体经济与股票市场目前的表现看,今年以来消费在所有板块中属于最低于预期的,因此会将消费作为相对较重要的配置方向。他进一步分析道,消费行业内,目前除了出行链相关稍微好一点,消费总体复苏的趋势比市场预期要弱,原因是由于经过2-3年疫情,所有人的消费能力受到了大量耗损,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也在变差,而消费是个“慢变量”,拉长时间看,当下经济向上的复苏趋势是确定的。而随着经济复苏趋势的确定,所有人对于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也必将逐步恢复,消费行业的整体回暖也值得期待。此外,从政策的角度看,刺激消费也被放在重要位置。

黄弢表示,在这种背景下,泛消费将呈现更可持续的复苏态势。相应地,股票市场未来也会从现在极度低迷的状态走出来。“这可能就是我说的不太热闹的、左侧投资机会,”他补充道。

对后市持乐观态度


展望后市,黄弢表示,总体来讲他是更乐观的。

黄弢认为,在今年弱复苏的大背景下,目前市场蕴含的偏谨慎或是偏负面的预期相对更多。但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前一年经济和市场经历了较大的下行周期后,第二年的表现一般不会太差。

黄弢指出,今年从经济数据来看,消费的复苏是确定的;出口可能会比预期的负面情况要好;投资端,政府在发力基建,专项债的额度也在上调;GDP增长5%的目标相对去年环比向上。在这样的周期下,风险偏好往往也会上行,对于全年不会特别悲观。短期就二季度而言,这是一个传统的旺季,经济处于向上周期。去年二季度的基数非常低,今年二季度将迎来全面的复工复产,同比的数据预计将很好,所以他认为没有太多风险需要担心。

至于外围因素对A股市场的影响方面,黄弢坦言,对股票投资来讲,最大的风险是系统性风险,从今年的角度来讲,市场预期今年的系统性风险不大。就目前客观分析角度来讲,美联储5月的加息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而美联储作为全球流动性的“总闸门”,若其不再继续紧缩的话,理论上全球的风险资产都应是受益的,后期需要关注美国经济的修复状况。

“从货币的角度来讲,肯定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黄弢说。

至于港股方面,黄弢则认为,即使港股受美股等外围影响而调整,这种调整也不是系统性级别的大调整,而只是因为市场对经济的衰退预期的自然回落,这种回落的风险是相对可控的。

风险提示:

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前瞻性陈述具有不确定性风险,不构成投资建议或者意见。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基金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