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随着赛道股的调整,价值风格有再次崛起的趋势。作为价值投资一面旗帜的中欧基金,不少价值型选手也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以业绩优和风格稳见长的中欧价值干将蓝小康认为,价值风格、高股息风格与成长风格存在着3-4年一轮轮换的特征,目前国证价值指数处于上市以来历史估值低位,未来两年价值风格占优的可能性更大。
蓝小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从业11年,历任日信证券、新华基金行业研究员,2016年加入中欧基金,2017年管理公募基金。
追求长期确定性和价值平衡
蓝小康表示,自己的投资目标是获得较长期、较好的绝对收益,同时考虑波动、回撤、持有人体验。选择市场的最主要矛盾,选出最具风险收益比的资产进行投资。
“A股总体上偏好赔率和边际变化,非常偏成长,但过于泡沫化的东西我们不会去参与。” 蓝小康把自己的投资风格定位在价值平衡,虽然也投资成长,但总体更偏价值。
蓝小康的投资框架有三个层面:1)政治经济学维度。2)自上而下。3)自下而上。在目前复杂的全球大环境下,政治经济学的作用在凸显。“投资要高度关注国家发展目标的规划。它会切实对经济产生影响。当下全球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出现阶段性失效,需要借用政治经济学去理解现在的经济系统。”
在自上而下的维度,蓝小康的方法是在消费和医药、金融、周期、TMT和高端制造这四类产业里,挖掘未来3-5年内风险收益比好的资产。他认为,这四类资产是典型的服从整个宏观经济总量的。在风险收益比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在四类资产里用均衡的方式配置,以此分散风险。但他强调,均衡不是股票仓位均衡,而是价值上的均衡。他举例说,白酒和银行都和M2密切相关,有很强的一致性,当两者出现不一致的价格走向时,那么就存在回归均衡的价值投资机会。不同类别的资产风险收益比差异较大时,那配置就应该有所侧重。
在自下而上的框架中,蓝小康关注个股的基本面以及估值两个维度。
在基本面方面,首先对公司所处行业进行判断。他表示,自己没有行业偏好,但要回避商业模式不好或者技术迭代太快的行业,它们不符合价值投资的特征。
在判断企业基本面时,首先,看商业模式,能不能赚钱,盈利能力是否可持续提升;其次,看发展空间,发展空间可能来自于行业整体发展,也可能来自于在行业内部的份额;还要看团队在行业里的竞争力,团队文化、诚信等因素。另外,要关注企业所处的周期阶段。未来三五年趋势向上还是向下。
在企业风险角度,蓝小康认为,风险是企业的风险,不仅仅是股票的风险。“有些企业高杠杆、高质押率,喜欢乱投资、老板不诚信,喜欢过多关注股票交易。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风险。”
在估值层面,蓝小康表示,自己对估值比市场更加谨慎,要求和约束更多。虽然以现金流折现方式为核心,但对不同的公司也要使用不同的估值体系。比如,对典型的传统行业、盈利能力波动大的周期性行业,就用短久期的PB/ROE模型,或者PE模型。在成长阶段用PEG估值等。
在择时策略上,蓝小康作为价值投资者,尤其是产品达到一定规模后,买入更会投左侧,而在短期有机会时,也不排斥右侧的效率。在卖出时点上,蓝小康坚持估值贵了卖出,看错了止损,有更好替代品逐步卖出的策略。但如果企业未来成长空间仍然够大,也不要轻易止盈。“对于纯粹的权益类产品,我以长期较好绝对收益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波动考虑的稍微少一些。” 蓝小康表示。
经济比预期好 看好中特估等板块
对于今年经济和市场,蓝小康偏乐观。他认为,全面复苏虽然会有阶段性争议,但政府提振经济的决心很大,宏观经济会比市场预期好,而海外风险会更大一些,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但美国经济存在脆弱性,其控通胀和稳经济金融稳定有很大的矛盾,美国信用收缩带来经济的影响是负面的。但总体上美国市场对于中国市场的影响,主要是波动风险,不是系统性风险。
在板块方面,蓝小康看好AI、中特估、高股息、黄金等上游资源板块。他看好的中特估细分行业包括建筑、一带一路、数字经济,高股息里面的石油石化煤炭,港口、码头、铁路,大金融,数字经济等。他认为很多中特估公司估值不贵,预期回报仍然不错,还有不少机会可以挖掘。虽然在某些个股上不能再过度乐观,但总体上中特估的延续性会比较长。
对于国企的成长性问题,蓝小康认为,民企成长性未必能像过去一样持续。此外,高成长性板块和传统成长较低板块的估值差异过度偏离了。从价值投资看,估值均衡回归的修复具备投资机会。“成长性不是股票上涨的唯一理由,估值完全可以成为足够的理由。” 蓝小康总结说。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 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上文所提到基金产品由中欧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 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 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 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2023-05-15 08: 25
2023-05-15 08: 09
2023-05-08 09: 06
2023-05-08 09: 11
2023-05-08 09: 19
2023-04-24 08: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