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辈出的公募基金江湖,一批实力不凡的新锐正在崛起,万家基金经理耿嘉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持续深耕科技、高端制造等板块,擅长自上而下和行业中观比较,轮动配置高景气行业,捕捉行业景气拐点,前瞻性发掘新事物从0到1突破性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WIND,数据显示,截止今年5月31日,由他管理的万家人工智能基金最近三年业绩回报高达86.67%,排名同类基金前四分之一。
谈及当下火热的AI板块,耿嘉洲有着深刻的认知,他直言,“我们既要重视市场高估技术短期变化而带来的过热风险,更要警惕因为低估技术的长期变化而错过一个时代。”
好奇心、勤奋造就
优秀的成长股投资能手
好奇心、勤奋是万家基金经理耿嘉洲身上的两大特点,这也使得他成为一位天生的成长股投资能手。
他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2012年7月加入万家基金,历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投资研究部基金经理助理,现任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自2020年5月14日起掌舵万家人工智能基金,有着11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投资管理年限长达7.5年。
耿嘉洲性格活跃,始终充满好奇心,这对于他投资成长股也非常重要。在耿嘉洲看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投资成长股的基金经理需要具备基本的好奇心,对新生事物充满兴趣,并且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探究到底。
在好奇心驱动下,耿嘉洲不断去触达最前沿的科技创新,主动搜索关注最新的科技原理图和拆解步骤,即使在开车途中,也会随时收听一些科技类的音频节目,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若是发现了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就会针对这一方向再做深入研究。
除了好奇心之外,勤奋也是成为一名优秀基金经理的必备条件,据了解,仅今年一季度,耿嘉洲自己所做的调研纪要已经超过100万字。
“自担任行业研究员以来,我很长时间都保留着做投资纪要的习惯,直到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A股市场转为新能源主导的行情,当时公司有其他擅长新能源投资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约了很多专家调研,我自己去约专家主动提问并且做纪要的次数有所减少,当时也明显感觉到自己沉淀下来的知识储备不足,此后我又重新拾起做纪要的习惯。特别是今年市场行情转到TMT领域,这一领域本身迭代速度就很快,所需的新知识也更多,纪要也有助于记录上市公司及专家在不同的时段如何理解行业变化,未来复盘时也可对比当时的预期差。“耿嘉洲谈到。
天道酬勤,复盘过往业绩,耿嘉洲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他管理的万家人工智能基金自2020年5月14日任职至今收益率78.60%,为同期业绩基准的11倍,超越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近60%,近1年、近3年均排名同类前6%。
立足行业景气研究,重视技术驱动的产业革新
在投资中,耿嘉洲的主要策略是,立足行业景气度研究,寻找斜率陡峭跃升的机会,做高景气行业轮动配置。他擅长景气拐点的捕捉,重视从0到1的突破性变化。
他的组合构建主次分明,能攻能守。具体配置上,他将持仓分为主要仓位和次要仓位。主仓位占比80%—95%,次要仓位占比5%—20%。
其中,主要仓位以自上而下宏观研判和行业中观比较为主导,先通过总量研究,从市场流动性、宏观基本面和宏观经济政策等角度综合分析,判断市场的优势风格和大趋势。再深度挖掘行业中技术变化、竞争格局变化带来的新机会,通过行业景气度判断和比较,选择3-4个高景气度行业或产业链进行重点布局。这些优选出来到景气度较高的行业构成了他组合中的“横轴”。
而“纵轴”则是指具体的个股选择,他会关注产业链上、中、下游环节,立足行业、产业链发生的技术变化或竞争格局变化,聚焦其中最受益的环节,锁定该环节上的优质个股。
不同于主要仓位是通过自上而下选择,他的次要仓位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精选稳健经营的优质公司,选择与主仓位行业配置方向相关性较低的资产,与主仓位形成正交化配置,以降低组合波动。
耿嘉洲直言,他在投资过程中非常看重产业层面的变化。在他看来,驱动产业变化的因素很多,既有监管层面的、也有政策层面,还有因为竞争格局或者技术革新驱动的变化。相比之下,他比较看中由技术变迁带来的产业变化。“技术革新驱动的变化带来的行情级别相对更大,弹性也会比较高。”
耿嘉洲的个人风格是买入偏左侧,卖出偏右侧。“对于自己研究较深的行业,我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可能会比别人更偏左侧一些,但是在卖出时点的选择上,特别是处于比较大的产业变化驱动行情之下,我卖出会偏右侧一些。因为A股市场有一个特点,最后一波行情一定会走向泡沫化,但谁都无法判断泡沫化程度会有多高。当然,对于一些绝对收益者而言,可能右侧买入,左侧卖出会更为适合。”耿嘉洲进一步阐述。
最近几年,耿嘉洲也在不断拓宽自己的能力圈。“在研究员阶段,我最早是看大周期,上游强周期行业我都研究过,之后又陆续研究了宏观策略、TMT行业,偏大宗上游及科技类产业我都相对熟悉。”耿嘉洲称,
看好科技及部分内需主导的顺周期板块
站在现阶段展望后市,耿嘉洲相对看好与经济周期关系度不高的科技板块以及部分内需主导的顺周期板块。
他分析指出,国内库存周期下半年或企稳回升,流动性仍相对充裕,利好A股市场。但海外经济尤其是欧元区和美国的尾部风险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下半年相对看好与经济总量弱相关的科技方向和内需主导的部分顺周期资产,对于出口强相关方向相对谨慎。
随着欧美库存周期触底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明年中美库存周期有望共振向上。2024年A股或将迎来“经济复苏+流动性友好”的最优组合,有望从结构性行情转向全面行情。
科技行业方面,他认为,本轮AI技术的进步不亚于智能手机的创新,其行情持续时间或以年计,当前正处于由AI创新所引领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起点,新一波投资黄金期已经开启。
“今年我们相对看好年内能够兑现收入和利润的算力方向,下半年和明年会更加密切关注AI对下游行业的生产结构改造、更关注AI的应用落地。”耿嘉洲表示。
他尤其强调,这一轮AI行情并不是短期的概念炒作。“以算力线为例,深耕AI芯片、光模块、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PCB等细分行业的相关算力公司,放在全球产业链上比较,都是颇具竞争优势的公司。AI本身就是用机器替代人,机器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需要算力支撑。算力的需求扩张是一件高确定性的事情,接下来大概率会看到AI相关方向连续高增长,明年有望持续释放业绩。”
此外,随着国内外库存周期依次见底回升,他也会在利润回升具有可持续性的方向进行配置。
“未来我们会密切跟踪国内外宏观情况和行业基本面变化,灵活调整行业配置:若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较强,则重点关注顺周期品种,例如酒类等;若海外风险暴露叠加经济衰退来临,我国或在基建等方面出台较强有力的政策,则重点关注短期表现强势的周期品;若海外经济软着陆,外需回暖,工业机械,新能源等与外需相关性较强的行业或有投资机会。”耿嘉洲提到。
2023-06-05 08: 45
2023-06-05 08: 37
2023-06-05 08: 34
2023-05-29 08: 33
2023-05-29 08: 32
2023-05-22 0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