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基金周鸣、蔡艳菲:配置“固收+”正当时

曹雯璟 2024-01-15 08:57

2023年权益市场震荡波动加大,经历了一番净值回撤的考验之后,投资者对稳健理财的需求普遍提升。“固收+”策略产品再次脱颖而出,以攻守兼备、平衡波动的特质成为投资者跨年布局的“宠儿”。兴业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兴业恒益6个月持有期债券拟任基金经理周鸣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在资管新规的约束下,刚性兑付打破,净值化运作下过往预期收益型产品模式不再,银行理财客户的资金配置需求更多资产选择。其中,混合类产品承接银行理财外溢需求的进程会加快,核心是在于收益和风险的性价比。

兴业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兴业恒益6个月持有期债券拟任基金经理周鸣,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2年证券从业经验,近14年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经验;先后在天相投资顾问、太平人寿、太平养老保险、申万菱信基金从事基金投资、企业年金投资等工作,2013年加入兴业基金;公募产品管理经验涵盖现金管理、纯债、准债、二级债、可转债、偏债混等各细分策略,在管规模超300亿元;周鸣的投资风格稳健而不固化,善于顺势而为、灵活应变,擅长大类资产配置和跨市场多资产投资。

兴业恒益6个月持有期债券拟任基金经理蔡艳菲,厦门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硕士,15年证券从业经验,2年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经验;曾在兴业证券固定收益部先后担任债券研究员、投资经理,从事债券承销和债券研究、投资工作。2013年9月加入兴业基金,曾任兴业基金固收专户投资副总监;蔡艳菲专注信用债的投资与研究,擅长对细分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率预期变化进行策略动态调整,以创造超额收益。

cb72418af87e872bcb8e5806d42c929.png

(左:周鸣 右:蔡艳菲)

投资是长跑,兼顾“进攻”和“防守”

资产管理和任何一个行业一样都存在竞争压力,面临市场的复杂多变和不确定,周鸣认为,作为投资管理人,自始至终都在做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她始终认为,投资是长跑,无论固收还是“固收+”的投资,都需要积小胜成大胜,内心的坚韧平和加上积极进取是这个行业的生存之道。

周鸣认为,“固收+”产品的投资目标是在纯债类资产获取较为稳定收益安全垫的基础上,适度参与权益资产投资,以增强组合业绩弹性。“固收+”产品要想实现绝对收益,纯债类资产首先要控制久期和信用风险的大幅暴露,追求的是收益的相对确定性,阶段性通过久期管理,为权益资产提供一定的对冲。

可转债资产方面,她表示,由于具备下有底上有顶的特征,当其绝对价格接近债底时,隐含的期权价格较低,而向上弹性较大,期权价值较高,可为组合带来较大的向上弹性。

股票资产方面,她认为,长期深入研究和持续跟踪能够有效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合理的估值是投资的关键,在景气度向好的行业中,对于看好的个股,估值合理是买入的重要条件。

“权益部分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以及估值提升,我们通过分析经济所处阶段、行业所处周期、产业政策导向、估值水平和风险溢价等,筛选出优秀的公司,通过相对长期持有来获取合理的收益增长,企业在产业周期中的竞争优势、财务运作稳健、公司治理规范良好等因素都会综合考虑。”她详细阐述道。

至于进攻和防守如何兼顾,她遵循的是从客户需求和产品定位出发,在市场的不同阶段,围绕收益和回撤目标做好资产配置与策略调整。

看好2024年债券市场

“+”方面,周鸣相对看好的行业包括医药生物、大消费、新能源和科技智能等。“有些是结合中国未来的老龄化趋势,有些是瞄准了全球新一轮的智能化浪潮和气候投资趋势。个股选择上更多依靠自下而上的深入研究,关注估值的合理性,相对长期持有。”她表示,投资上会在相对底部和高位作一定的逆向操作,也就是“卖在人声鼎沸时,买在无人问津处”,以期平滑组合波动,获取超额收益。

另一位拟任基金经理蔡艳菲看好跨年后的债券市场走势。“第一,跨年之后随着财政投放以及特殊国债拨付使用,大量资金从国库投放至实体经济,流动性压力将边际缓解;第二,2024年一季度的信用脉冲将低于2023年,一方面有利于缓解资金面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大金融机构配置需求的释放;第三,临近春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趋缓;最后,叠加利率债供给相对放缓,在资金面及基本面的共同作用之下,债券收益率有陡峭化下行的投资机会。”她提到。

展望2024年,周鸣认为,中国经济或为固本培元之年。宽财政、中美库存周期共振以及消费边际倾向维持修复,出口和消费有助于支撑总需求的复苏,通胀水平或温和回升,企业盈利将随之企稳修复,制造业投资预计维持弱修复态势。但是,领先指标显示地产出清尚未完成,地产依然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风险因素,抑制信用扩张、信心与预期改善以及债务风险缓解,需要加大财政支出维持基建投资适度增长。

在经济波折复苏的背景下,权益资产的机会大于风险。2024年稳增长延续复苏,财政与货币配合,预判无风险利率中枢难以大幅抬升,叠加企业盈利触底回升,风险偏好低位改善,估值有望逐步回归。

债券市场方面,全年在区间震荡中存在曲线切换、利差波动的投资和交易机会。年初配置型资金有望释放,总量宽松政策存在落地概率,收益率曲线有望陡峭化下行。债券各品种风险收益比排序上,她倾向于认为可转债好于信用债好于利率债。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