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基金方抗:严控风险 积小胜为大胜

方丽 2024-03-18 07:31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不足0.3%,最大回撤恢复天数(交易日)小于30天,拥有这个历史业绩特征的中短债基金,被称为“双30”短债。据Wind统计,截至2月29日,符合这一标准且成立满5年的基金仅有6只(有3只属于同一基金的不同份额),广发招财短债是其中之一。

Wind统计显示,广发招财短债A最近一年的回报是4.01%,同期最大回撤为0.08%,最大回撤恢复天数(交易日)是4天。而拉长时间看,广发招财短债自2019年1月18日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是0.25%,最大回撤恢复天数(交易日)是29天。

在债市走牛、无风险收益下行的背景下,作为既要追求货币增强收益、又要控制回撤的中短债基金,基金经理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波动的市场中该如何控制回撤?如何看待未来的市场?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方抗,听他谈起中短债基金的投资之道,以及“资产荒”之下的市场机遇。

WechatIMG2134.jpg

银行系出身的债券投资人

注重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入行有15年,能否谈谈您的从业经历及对投资的影响? 

方抗:我是银行体系出身的债券投资人,比较注重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可能在对风险的预判、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以及波段交易能力上有相对优势。

2008年硕士毕业之后,我先后出任交通银行金融市场部担任授信管理员、南京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上海分部销售交易团队主管,主要从事本外币债券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交易对手风险等风险管理。2013年,我转到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先后担任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2021年5月加入广发基金。

我入行至今经历了2008以来债券市场的起起伏伏,逐渐形成了追求稳健的投资风格。从产品定位看,对于固定收益产品,持有人追求绝对收益,所以要以绝对收益作为投资原则。落到资产端,我在构建组合时,首先考虑的是未来可能会面临哪些不确定因素,严控各类风险敞口的暴露水平,力求在控制回撤的基础上追求稳健的长期收益。

债券资产整体价格的波动区间不大,因而每一笔投资都很重要,只有积小胜方能成大胜。每天早上8点前,我就会到公司,梳理所有产品当天的头寸情况,并给交易员留言今天计划要做的操作。晨会结束后,会留意市场盘面、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等,保持对市场的敏感,但更多时间花在阅读研报等基本面研究工作上。

中国基金报记者:经历这么多年的债券起伏,环境和性格让您形成了怎么样的投资理念?您组合超额收益来自何方?

方抗:债券不同于股票,债券本身可以做“时间的朋友”,买债的人本身风险偏好不高,让客户持有感受好一点,回撤控制非常重要。我的目标是把组合的回撤控制在预期范围内,让客户能拿得住、拿得长,中长期获取稳健收益。

今年是我担任公募基金经理的第10年,这期间信用市场也有不小的起伏。对一个组合来说,只要不是信用风险,其他利率风险、短期波动,都可以通过时间来弥补。我个人始终对信用风险秉持相对偏谨慎的态度,非常克制地看待和使用信用下沉策略。

在组合超额收益方面,相对偏重于多视角大类资产的选择。在同样的宏观环境下,各类资产都有一定的轮动属性。结合对宏观趋势的判断,通过对各类资产的比较和切换,对中期维度获得超额收益还是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高流动性信用债为底仓

精细操作追求超额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管理的短债基金获得了良好的历史业绩,秉持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在您看来,短债基金的管理目标是什么?

方抗:在短债投资上,我坚持的原则是以客户为中心,让投资者所见即所得,在短期波动的时候拿得住,中期持有赚得比货币多。尽量减少回撤的深度和持续的时间,宁可踏空绝不追高。

中短债基金投资者通常希望以较低的波动获取略高于货币基金的收益。因此,我在管理短债基金时,首先考虑的是控制回撤,在此基础上再追求季度相对货币基金有超额收益。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所管理的广发招财短债具有“双30”特征,在回撤控制上您有哪些经验?

方抗:在构建组合时,我一般会先做好最坏的打算,再努力去追求最好的结果。国内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波动周期一般为2至3年,我会考虑,当极端行情出现时,我可以迅速变现多少资产,是否能保障组合风险预算依旧够用。这是我建仓伊始会重点考虑的。

我一般会保持一半以上的底仓是高流动性信用债,信用底仓的中枢久期严格不超风险预算,杠杆部分的资产为流动性比较好的存单或利率债,这样在组合的层面保证了我随时可以将资产的风险暴露降至最低。

中国基金报记者:短债的投资范围限制决定了产品的业绩弹性不会很大,在风险敞口差不多的情况下,您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去增厚收益?

方抗:首先,我们不做信用下沉,短债产品的久期暴露又比较受限,那么超额收益就只能靠精细化管理。一方面对各类资产进行“精打细算”,在我们的信评框架里,有一套完善的收益率曲线定价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实时监控中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和各期限利率债的交易数据,就像猎人一样,等待市场错杀的机会,积极进行定价修复交易。另一方面,依靠公司强大的固收体系赋能,在杠杆成本、交易效率以及组合各类资产的配置上,时刻寻找最优解,尽量减少低效资产占比,不断积攒超额收益。

关注流动性变化

短期注重防守

中国基金报记者:目前10年期、30年期利率都已在历史较低位置,您认为现在是更偏向于配置,还是更偏向于交易端?

方抗:经过年初以来的快速下行,债券绝对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同时,整个债券曲线非常平坦,意味着这类资产的交易热度比较高,未来出现波动的概率在增加。在这种环境中,做投资首先要做好防守,做好防守或许意味着已经赢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寻找调整之后比较合适的配置时点。

中国基金报记者: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您在流动性管理和负债端是怎么考虑的?

方抗:对于短端资产,我最关注的还是流动性的变化。目前时点,资金利率仍在政策利率附近,大幅上行空间有限,意味着短期市场反转的概率不高。不过,较平的收益率曲线也意味着骑乘收益效果不太好,中长期限债券很难做时间的朋友,因此,我会选择压降组合信用债的久期。

中国基金报记者:按照投资策略的特点,短债基金经理有不同的派别,如配置派、利率派、哑铃型……你觉得你属于哪一个派别?

方抗:我个人认为偏哑铃型,特点是将资金主要配置在短久期和长久期债券两类品种,底仓以高等级、短久期债券为主,卫星仓位则通过对长久期债券的波段操作增厚收益。但总的来说,首先是要控制住回撤,其次是追求收益。

利率债的交易首先要做好趋势判断,结合投资者情绪的跟踪,以及利率曲线的变变化,利用小仓位利率债的高频交易博取更多的收益。具体来说,我会从宏观环境、货币资金、债券供求关系、市场交易热情等多个维度,对债券品种进行动态选择,动态平衡胜率与赔率的关系,在中长期范围内提升交易的有效贡献。

从最近一年的市场来看,1年以内的信用债曲线较平。这种情况下,我更愿意以较短期限信用债作为底仓,同时,长端利率债的波动较大,比较适合作为交易品种,在确保胜率的基础上,通过高频交易积小胜为大胜。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