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在内外多重变量交织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全球地缘政治博弈加剧、海外货币政策路径分化、国内经济弱复苏与政策预期博弈共振,如何在波动中把握结构性机遇,成为考验投资能力的核心命题。
Wind数据显示,作为华宝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混合资产部及固定收益部总经理,李栋梁自2011年6月28日开始担任华宝宝康债券型基金的基金经理,该基金自2012年以来,已经连续13年取得正收益(截至2024年年末)。今年以来,该基金同样表现亮眼。
在他看来,今年的投资需对政策与市场保持敏锐触觉,既要捕捉阶段性机会增厚收益,又需通过严格的回撤控制来守住成果。
李栋梁坦言,“在竞争白热化的投资江湖中,简单的贝塔机会人人可及,但真正的阿尔法收益源于对政策拐点、资产性价比和行业轮动的深度预判。”他同时称,年初对科技自主可控与贵金属的布局,正是基于对“确定性溢价”的挖掘——前者受益于国产替代和科技进步,后者则对冲全球货币体系的动荡风险。这种“在不确定中寻找相对确定”的思路,成为其所管产品穿越波动的关键锚点。
以久期动态调控为核心
构建攻守兼备的投资框架
2025年的资本市场如同一场高难度的平衡术表演,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抬升——美联储加息尾声与衰退预期的拉锯、地缘冲突引发的供应链重构、海外需求回落对出口的冲击,叠加国内经济弱复苏背景下政策传导效率的争议,使得传统“看数据、跟政策”的投资范式面临挑战。李栋梁将今年的操作思路概括为“敏锐捕捉结构性机会,通过仓位与久期的动态调整,力争实现绝对收益”。
“债券市场已从‘趋势市’转向‘震荡市’,这意味着投资者需要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精细的战术安排。”他解释道,当债券市场性价比凸显时,需果断提升仓位集中配置;而当市场情绪过热或风险溢价不足时,则需及时转向防御。
“例如,今年3月,当一年期同业存单收益率升至2%以上、高于同期MLF利率时,我们认为,该品种已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随即拉长久期布局。此后虽遭遇海外关税政策扰动,但前期布局的资产因利率下行反而获得资本利得。这种“逆向思维”同样体现在转债操作中:当转债中位数价格跌至115附近时,我们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和债底保护逻辑增持,而在价格回升至120以上后,则转为观察市场弹性,避免过度暴露于权益波动风险。”李栋梁举例分析。
对于“固收+”产品而言,回撤控制与收益增强同样重要。李栋梁将转债视为“天然的缓冲器”:“转债的债底特性使其在下跌市中具备防御性,而正股上涨时的转股溢价又能提供弹性。”但他同时强调,这一工具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安全边际原则——当转债价格脱离债底支撑、与正股波动高度联动时,需及时降低仓位或调整结构。“例如,今年年初,我们在转债中枢价格116、隐含收益率接近零时适度增配,而在3月市场情绪过热、部分品种转股溢价率畸高时,则选择兑现部分收益。”在李栋梁看来,大类资产动态再平衡的本质,是在风险与收益间不断寻找最优解。
海外变量与政策节奏主导后市
深耕两大确定性主线
展望下半年,李栋梁认为市场将围绕两大核心矛盾展开:一是海外不确定性对出口链的持续影响,二是国内政策对冲的力度与节奏。“市场或呈现‘政策预期与数据验证交替驱动’的特征,投资者需做好应对波动的准备。”
对于债券市场,他维持“窄幅震荡”的判断:“海外需求收缩对国内经济形成拖累,但政策对冲预期又制约利率上行空间。”这种环境要求投资者在收益率曲线中寻找局部机会,例如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1.7%时逐步加仓,而在收益率下行之后适度止盈。
权益市场方面,李栋梁认为“政策托底”与“盈利修复”的博弈将持续:“稳增长政策对市场情绪形成支撑,但企业盈利的实质性改善仍需时间。”在此背景下,行业分化将进一步加剧,科技自主可控与贵金属成为其管理的“固收+”产品做加法时的重点布局方向。
“科技自主可控是跨越周期的刚性需求。”李栋梁分析称,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半导体、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国产替代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政策扶持与资本开支上行将催生结构性机会。而贵金属(尤其是黄金)则被视为对冲全球货币体系动荡的“压舱石”:“美元信用边际弱化、央行购金需求上升、地缘风险溢价抬升等三重因素共振,黄金的配置价值正在凸显。”不过,他提示需注意操作节奏——鉴于黄金股波动较大,更适合以波段策略参与。
面对复杂环境,李栋梁始终强调“敬畏市场,保持灵活”:“投资没有万能公式,但坚守纪律、及时纠偏能让胜率持续提升。”在他看来,唯有将深度研究转化为动态策略,方能在震荡市中为投资者创造持续回报。
注:截至2024.12.31,国内公募在任债券基金经理共1060人,管理同一只产品超13年(2012-2024年度)的基金经理仅14人,而其中实现年年正收益(2012-2024年度)仅有2人,李栋梁便是其中之一。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24.12.31,相关数据已经托管行审核;华宝宝康债券基金同类基金分类依据银河证券,分类为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转债)(A类) 。华宝宝康债券基金成立于2003.7.15,历任基金经理为王旭巍(2003.7.15-2009.3.31)、谭微思(2009.3.31-2012.2.29)、李栋梁(自2011.6.28起),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其2020-2024年分年度净值增长率及其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4.10%、6.83%、1.77%、2.66%、4.69%及2.97%、5.23%、3.32%、4.81%、7.89%。李栋梁在管同类基金包括华宝双债增强债券、华宝安融六个月持有期债券、华宝安宜六个月持有期债券、华宝安元债券、华宝可转债债券。华宝双债增强债券成立于2021.4.23,历任基金经理为李栋梁(自2021.4.23起)、李巍(自2023.10.26起),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50%+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4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其2022-2024年分年度净值增长率及其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0.74%、0.32%、1.60%及-4.68%、1.06%、8.10%。华宝安融六个月持有期债券成立于2023.1.17,历任基金经理为李巍(自2023.10.26起)、李栋梁(自2023.1.17起),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9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其2024年年度净值增长率及其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2.30%及8.78%。华宝安宜六个月持有期债券成立于2022.5.26,历任基金经理为李栋梁(自2022.5.26起),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80%+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1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其2023-2024年分年度净值增长率及其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2.41%、6.23%及2.63%、8.62%。华宝安元债券成立于2023.8.23,历任基金经理为李栋梁(自2023.8.23起),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9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其2024年年度净值增长率及其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6.28%及8.78%。华宝可转债债券成立于2011.4.27,历任基金经理为华志贵(2011.4.27-2014.5.16)、王瑞海(2014.5.16-2016.6.1)、李栋梁(自2016.6.1起),业绩比较基准为标普中国可转债指数收益率×70%+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30%,其2020-2024年分年度净值增长率及其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17.13%、35.79%、-14.61%、-3.30%、1.42%及6.29%、14.58%、-6.18%、0.39%、5.99%。
风险提示: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上述产品由华宝基金管理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管理人判定的华宝宝康债券投资基金风险等级为R2-中低风险,适宜稳健型(C2)及以上的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上述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2025-05-19 07: 31
2025-05-19 10: 19
2025-05-12 09: 18
2025-05-12 09: 20
2025-05-12 09: 23
2025-05-07 19: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