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甘共苦”基金来了!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后,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成为惹全市场瞩目的又一重磅创新品种。
渠道信息显示,作为首批26只获批新品之一,嘉实成长共赢甫一亮相发行,便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嘉实基金此次以“中证800成长指数收益率×70%+恒生指数收益率×10%+中债综合财富指数收益率×20%”作为新产品的基准,反映了公司对全市场成长风格的看好。同时,选定投资风格和能力圈与成长风格匹配的李涛为拟任基金经理。近日李涛自购嘉实成长共赢混合,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前景的同时,也凸显了“不止是基金经理,更是你的投资同行者”。
“我们希望通过用基准来刻画β,用基金经理卓越的投资能力来刻画α,努力让投资者通过长期持有获得β+α的综合收益。”嘉实基金产品总监张之介绍。
作为首批管理浮动费率产品的拟任基金经理,李涛坦言,这类新产品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更高,需要覆盖更多行业,知识储备要更全面。接下来会更注重风险收益比。但他也强调,产业趋势研究仍是核心,“减少博弈,专注产业理解才能建立真正的投资壁垒。”
新型浮动费率产品真正实现“同甘共苦”
作为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基金拟设置三档费率,对符合一年及以上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赎回产品份额时,管理费率主要根据产品持有期间业绩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对比适用基准档、升档或降档。
作为嘉实基金产品部负责人,张之从多个维度阐述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这一创新产品形态的价值。
首先,新产品的核心特点是“每一笔投资都会单独建账,真正实现‘千人千面’的费率调整。”与以往产品不同,这次浮动费率的触发完全基于投资者个人的持有收益和持有时间。
他特别指出设计中的“不对称性”,“相对业绩比较基准,向上触发需要年化6%的超额收益且正收益,向下只需年化-3%。管理费下调幅度(60BP)是上调幅度(30BP)的两倍。”这种设计体现了对投资者利益的倾斜。
张之称,从结果来看,这也真正实现了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即当投资者真实感受好时,管理费率才有可能向上浮动;而当投资者感受不好时,费率就一定会向下浮动。
其次,业绩比较基准奠定关键地位。“基准将成为产品的'锚',既表达我们的市场观点,也约束投资行为。”在嘉实成长共赢中,嘉实基金选择以中证800成长指数为主作为基准,反映了公司对全市场成长风格的看好。
与以往产品不同的是,新产品的设置和创作逻辑是先确定基准,然后选择能够稳定且持续战胜这个基准,投资风格和能力圈和成长风格匹配的基金经理。
“我们希望通过用基准来刻画β,用基金经理卓越的投资能力来刻画α,努力让投资者通过长期持有获得β+α的综合收益,这也是我们对未来产品创设的一个方向。”
张之介绍,公司内部会设置行业偏离限制,避免过度集中。这种约束机制能防止极端情况下的重大亏损。
此外,持有期设计是产品的另一大亮点。“只有持有超一年才进入浮动费率机制,这是对长期投资的引导。”张之认为,投资者的盈亏由“产品业绩+投资行为”共同决定,而后者需要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共同努力。
“由于不是持有期产品,持有时间并不是对投资者的刚性约束,只有引导的作用,不能保证每个客户都能够触发到浮动费率机制中。”这也是新基金面临的一个难点。
张之同时指出,传统固定费率产品相比,浮动费率产品更能体现差异性,但浮动部分的条款仍相对复杂,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有一定理解难度,因此,投资者教育至关重要。
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另据多方观察经验显示,客户的持有体验越好,越可能长期持有。“我们要通过稳定战胜基准的表现,给客户带来良好的持有体验。”
谈及浮动费率产品的意义,张之认为这是一次重要尝试,它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但他也表示,“仍需要时间观察这种点状创新能否形成行业共识。”
对比国际经验,张之指出,“支点式产品在海外已有实践,但我们的触发条件和非对称设置更具中国特色,更符合当前市场环境和投资者需求。”
张之表示,未来主动含权类产品都可能采用这种费率模式,包括“固收+”和FOF产品。但他强调固定费率仍是全球主流,浮动费率是重要补充而非替代。
作为首批管理浮动费率产品的基金经理,李涛也坦言压力不小。
“这类新产品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更高,需要覆盖更多行业,知识储备要更全面。”不过,他也认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提升持有体验也是行业趋势。
李涛表示,以后会更注重风险收益比。“过去,一旦博弈成功,可能一年就会成为百亿级基金经理,现在犯错的成本更高了。”
但他强调,产业趋势研究仍是核心,“减少博弈,专注产业理解才能建立真正的投资壁垒。”
这位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毕业的基金经理,向来以其独特的产业视角和长期投资框架进行投资。
就在上周,海光信息发布筹划吸收合并中科曙光的公告,被市场称为改写国产半导体格局的世纪并购。
根据嘉实信息产业的一季报显示,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分列第一、二大重仓股。但这并非押宝,自2023年初以来,两只个股便已现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之列。根据公开资料,李涛或是市场上最早重仓相关个股的基金经理。在他看来,跟Deepseek的出现一样,上述并购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据公告显示,为保证基金业绩和规模的良性成长,向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嘉实信息产业于5月27日起进行大额限购,限购金额为1万元。
做长期正确的事
对于当前市场,李涛明确地表达了对中国科技产业的坚定信心和对A股市场的乐观态度。
在他看来,中国的科技产业正在前所未有地快速迭代,这个大逻辑特别清晰。他特别指出,从去年9.24政策呵护开始,市场已经释放出强烈信号,当前仍处于“历史级别的底部”。
在产业选择上,李涛明确表示最看好AI、创新药和机器人三大领域。“我喜欢空间大的赛道,比如AI、创新药、机器人的空间都很大。” (仅为拟任基金经理李涛当前看好方向,不代表基金未来长期必然投资方向)
他以AI在创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为例进行解释,过去寻找药物靶点需要大量实验,现在算力足够强,可以同时测试上万个靶点,大大缩短研发周期。
比较中美科技产业发展,李涛指出一个关键差异:“美国科技龙头如英伟达已达3万亿美元市值,而中国还缺乏同级别的硬核科技公司。”他认为,中国的AI发展路径与美国不同,国央企和地方政府将扮演更重要角色。
在他看来,自2018年强调自主可控以来,中国走自己的路,并且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
“根据产业调研,我们认为国内的信息产业仍处在健康且较快发展进程中,优秀科技公司的价值将逐步体现。”李涛在嘉实信息产业一季报写道。
展望全年,李涛表示,资产价格企稳对扭转通胀预期至关重要,资产价格上涨不是复苏的结果,而是复苏的驱动;基本面来看,当前M1-PPI-EPS的修复也正在进行中,年内经济有望企稳回升。接下来将继续专注于成长性较强的行业和股票标的,前瞻布局优质资产,持续优化持仓结构,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复利价值。
此外,针对成长股的高波动特性,李涛也分享了他的风险管理之道。首先是构建多元化的成长资产组合,通过不同行业间的低相关性来降低整体波动。
其次,他特别强调“做长期正确的事”这一核心理念。“我们要寻找符合产业发展趋势、未来三到五年可能有十倍增长空间的公司。”李涛坦言,这种策略在短期可能会牺牲部分收益,但长期来看更为可靠。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上述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嘉实成长共赢混合采用浮动管理费模式,每笔基金份额最终适用的管理费与其持有时长和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水平挂钩,但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对本基金收益的保证。 本基金计算基金份额净值时按1.20%年费率计算管理费,该费率可能高于或低于投资者最终适用的管理费率。投资者实际收到的赎回或清算款项可能与按披露的基金份额净值计算的结果存在差异,请以登记机构确认数据为准。
2025-06-09 09: 38
2025-06-09 09: 39
2025-05-19 07: 31
2025-05-19 10: 19
2025-05-12 09: 18
2025-05-12 0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