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实力派”央企遇上“稳健风”红利,会演绎何种精彩?
融通基金支持编制的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给出答案:据Wind数据(以下同),截至2025年5月30日,自指数基日(2016/12/31)以来该指数累计收益达到47.87%,年化收益达到4.91%,考虑股息收益的中证诚通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累计收益达95.97%,年化收益达到8.59%”。
目前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ETF联接基金正在发行之中,拟任基金经理蔡志伟表示,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红利资产的战略性配置价值日益凸显。
A股首只采用预期股息率方法编制的红利指数
从业超14年的蔡志伟履历颇丰,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曾任担任汇丰软件开发(广东)高级软件工程师,自2011年6月加盟融通基金,开启了他的投资生涯,历任风险管理专员、金融工程研究员、基金经理等,对量化投资、指数投资有丰富管理经验。
此次他即将管理的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ETF联接基金,密切跟踪主打“央企+红利”的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是A股首只采用预期股息率方法编制的红利指数。
据蔡志伟介绍,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是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中选取预期股息率较高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预期股息率较高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这个指数是融通基金支持中国诚通集团编制的。”蔡志伟表示,在国内指数编制领域,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开创了首次使用预期股息率这一指标的先河,其他红利指数多采取传统历史股息率来编制。预期股息率已在全球市场展开使用,采用这一方法的核心优势是能将基本面恶化、未来分红可能性与意愿下降的公司进行前瞻性剔除,且把更高股息、预期能高分红的个股纳入证券池,最终使得分红稳定性更高,更优化了股价表现。
蔡志伟介绍,海外的分析师一致预期每股股息(DPS)数据齐全,覆盖率高,因此海外指数可直接采用分析师预期股息率进行指数编制。对比国内,分析师一致预期的DPS数据覆盖度较低,但在央企股票池中,分析师预期净利润数据覆盖度较高,同时股利支付率比较高且稳定,因此可以采用分析师一致预期净利润数据,从而计算预期股息率。从实际操作来看,2023年指数发布以来,两次成份股调整,都体现出前瞻性和科学性。
从中信一级行业来看,该指数前五大重仓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建筑、石油石化、商贸零售和有色金属。
数据还显示,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长期回报可观。2016年12月30日-2025年05月30日,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全收益为95.97%,年化收益为8.59%,同期,沪深300全收益、中证500全收益、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分别上涨40.38%、2.03%、55.48%。
蔡志伟表示,一只指数的长期收益由企业盈利增长、股息回报、估值波动三部分组成,最核心是前两者。“虽然投资者直观感觉红利资产不温不火,但从中长期维度看,在现金分红的滚雪球复利效应下,长期回报可观。”
“央企+红利”最佳黄金组合
从“中特估”到“市值管理”,央企已经成为一条中长期投资主线。蔡志伟强调,红利策略高度适配央企投资,与央企高分红特征相匹配,是黄金组合。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央企投资价值不言而喻。蔡志伟介绍,截至2024年底,A股上市中央国有企业共461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量的8.94%,总市值占比超30%,同时贡献了A股市场近乎50%的利润和分红,是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重要支柱力量。
同时,央企基本面持续改善,盈利能力提升明显。2018年之前,央企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多数时期不及全A水平;但2018年以后,央企盈利增速开始超过全A水平,尤其在盈利下行周期,央企盈利能力韧性更高。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央企净利润增速和ROE均超过全A水平(2024年,国资央企上市公司利润增速、ROE为-1.91%、8.27%,剔除金融的全部A股则为-13%、6.71%),此前长期偏低。
蔡志伟表示,央企整体估值水平长期处于低位。截至2025年5月30日,反映A股所有央企上市公司表现的中证央企综合指数市盈率和市净率处于近十年来低位,当前中证央企指数市盈率PE_TTM为11.40倍,市净率PB_LF为1.08,显著低于地方国企和民企。央企内在战略价值尚未被市场投资者充分认知,未享受对应的估值水平,估值修复潜力巨大。
更重要的是,2022年5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等,政策面催化增多。
“央企跟红利类资产较为匹配,央企不仅分红总额占整个A股市场接近一半水平,从核心分红指标来看,无论是分红公司数量占比,还是平均股息率占比,抑或连续五年分红占比等等,央企都比非央企强。如果投红利,‘央企+红利’是一个非常好的组合方式。”蔡志伟表示。
截止2024年底,从2024年年报各类企业分红情况来看,央企上市公司分红居支柱地位,分红公司数量占比(74.78%)、股利支付率(44.51%)、平均股息率(3.22%)、连续5年分红占比(54.96%)均优于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本市场示范效应。
红利资产正进入战略配置时
在蔡志伟看来,在市场进入低利率时代之下,红利资产战略性配置时代到来。
“以海外经验来看,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期利率的下行,经济增长中枢向下,红利类、高股息资产大幅跑赢整个市场,而中国也逐渐进入这一配置的窗口期。”蔡志伟表示,去年9月24日以来,货币政策自2008以来再次被重新定调为“适度宽松”,引发市场关注。利率中枢持续下行,从过去20年的3.5%左右,逐步回落至2024年的2.2%左右。近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加速下跌至1.6%,1年期国债收益率更跌破1%,推动红利资产的利差优势进一步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A股市场更加重视股东回报。蔡志伟表示,2024年4月出台的新“国九条”明确把分红政策放在重要的位置。A股市场重视股东回报,强调市场的投资属性。这意味着,红利类资产或迎来长期估值重塑,红利类风格股票迎来布局良机,红利策略大概率依然会在未来几年成为主流。
“从市场表现来看,保险资金在积极布局红利类资产,正是在低利率时代追求收益率更高具备确定性资产的体现。”蔡志伟表示,近年来,红利风格一枝独秀,经济弱复苏背景下,市场积极拥抱确定性,红利资产有望持续跑赢。他还介绍,红利类资产属于高胜率资产,而科技类资产是高赔率资产,投资者可以做哑铃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蔡志伟还介绍, 2024年下半年以来,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ETF、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先后成立。未来,融通基金将充分利用先发优势,深耕央企特色主题 ETF ,努力打造“投央企、找融通”的品牌。未来将进一步丰富ETF创新多元的生态,构建符合不同资金风险偏好与收益目标的 ETF 组合,从而发挥央企公募基金的功能价值,践行服务国资央企、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的使命,引领更多社会资金投资于国央企,实现国央企与投资者的共赢发展。
注: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近5年的自然年度涨幅为:+19.49%(2024年)、+5.57%(2023年)、-9.19%(2022年)、+26.12%(2021年)、+0.34%(2020年)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旗下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公司旗下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2025-07-07 07: 32
2025-07-07 07: 32
2025-07-07 07: 32
2025-07-07 07: 32
2025-06-16 07: 31
2025-06-16 07: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