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王君正:坚信研究创造价值 重点投向优质成长股

李树超 2023-10-23 09:00

“我们坚信研究创造价值,坚持优质成长股长期投资策略,潜心挖掘未来发展符合客观规律、具有核心竞争力基因的优质成长企业,在他们估值相对合理时买入并长期持有,力争分享盈利增长带来的投资收益。”谈及自己的投资框架,华夏基金基金经理王君正作出上述表示。

ca3a2e8771f87a5aad2f617d91643ea.jpg

研究聚焦三大行业

潜心挖掘优质成长股

王君正,历任原泰达宏利基金研究部研究员,工银瑞信基金研究员、研究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等。2022年10月加入华夏基金;从业岗位从研究员到金融地产组组长,研究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投资总监。目前已有16年从业经验。

王君正表示,基金的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个股选择,其次是行业配置,来自资产配置的效应相对较少,整体投资风格偏大盘成长型。

谈及自己的投研框架,他坚信研究创造价值,目前已在医药、金融地产、食品饮料三大领域深耕多年,潜心挖掘优质成长企业并长期持有,在上述深度研究的行业做出了显著的超额回报。

从其过去的代表产品的超额收益看,超额收益前六的行业,绝大部分都是他深度研究的行业;从仓位配置来看,医药、房地产、非银金融、食品饮料、银行等仓位相对均衡,实现了长期显著的超额收益贡献。

个股层面,他坚持优质成长选股方向,在产品收益率贡献前20大个股中,绝大多数为中长期成长性和盈利能力非常突出、处在所在行业靠前位置的优秀成长股。除了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他将公司股权、公司治理发生变化,有可能带来未来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上赶超的个股,也积极纳入选股范围。

在追求收益的同时,王君正也非常重视产品的投资风险控制。

据他表示,他主要从四大方面来控制投资风险:一是实施仓位中性原则。比如其过去的代表产品持股仓位坚持在85%左右,只有在极少部分时间基金的仓位可能有所偏离;二是坚持行业聚焦。只有在他重点研究的几个行业才会实施比较大幅度的偏离,其他行业尽量坚持贴近基准的行业配置;三是只有深度研究的公司才做重仓持有。严格基于能力圈进行资产配置,坚持只重仓长期跟踪、深度研究的标的;四是对持仓个股坚持刚性止损,以保证产品的风险控制。

对A股市场并不悲观

政策组合拳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今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明显调整,但王君正认为,近期监管陆续推出的政策组合拳对“政策底”进行了有力确认,释放出提振市场信心的明确信号,在当前市场估值偏低位置,有利于权益类新基金的建仓和提升长期的投资回报率。

展望后市,他表示,从海外的情况来看,整体上美元还是强势的,美国宏观经济的韧性还是偏强的。国内来看,随着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化债的政策持续出台,8月底-9月初房地产的销售数据开始出现了一些改观,一些高频数据出现底部略有改善的过程。但是整体上目前经济还处在恢复过程当中。

他从大势角度来看,认为当前市场处于偏底部的位置,从长周期的维度,未来五年到十年的时间,中国经济仍然可以实现中等以上的增速。当前A股整体的PE估值是在15倍左右,PB估值在1.5倍左右,未来的潜在ROE大概率可以维持在八个点以上。即使以一个相对比较谨慎的视角,从全市场的估值的情况来看,他认为还是有性价比的。所以在这个维度来看,他对市场并不悲观。

在股市低迷时期,政策组合拳也频频出手。今年8月2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宣布自2023年8月28日起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证监会也发布多项监管新规,包括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等。

王君正认为,本轮政策组合推出,本质上是对“政策底”进行了有力确认,同时释放出清晰的信号,为市场提振市场信心。这体现高层对于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

目前,由王君正担纲基金经理的华夏信兴回报即将发行,该只基金是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大背景下,首批与基金规模挂钩的浮动费率基金,是一只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求实现基金资产的稳健增值,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在投资组合上,股票投资占比为60%-95%,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为0-50%。

谈及弱势下新基金未来建仓规划,王君正表示,他会结合行业基本面、政策面、估值,以及行业和公司长期的投资吸引力做综合判断。总体而言,虽然最近2年市场整体表现差,但从长期看,投资基金的性价比在提升。

“我们这只产品适合看好权益市场,追求获得权益市场长期投资收益的投资者;同时,适合看好医药、金融地产、食品饮料等板块,同时也看好港股机遇的投资者。”他说。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