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仓风向标|银华基金李晓星:大幅减持港股互联网龙头,更看重业绩

张雪 2023-10-30 10:39

英华人物库专题图.jpg

编者按:近期,基金三季报陆续披露,明星基金经理们的调仓动作和仓位变化也成为基民们关注的焦点。而在每一份定期报告背后,也隐藏着这些优秀管理人的“投资秘籍”。基金君将继续为大家更新人物库专题【调仓风向标】,解码明星基金产品持仓变化及其管理人的投资理念。

10月24日,银华基金知名基金经理李晓星旗下公募产品披露2023年三季报,除了广大投资者十分关注的调仓动向,其后市观点与行业分析也是一大看点。

三季度,市场整体调整,行业间分化显著,价值有较好表现,科技成长回调。在此背景下,李晓星在管基金仍然维持在高位,平均仓位90.38%,与上季度相比,多数基金仓位有小幅度提升。

从持仓结构来看,李晓星兼顾消费的同时持续向科技倾斜,重点配置了新能源、港股互联网、电子、国防军工、计算机、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精选高景气行业中高增长的个股。

针对上述操作,李晓星在三季报中表示,相比于之前,持仓更为分散,市值也更为下沉,标的的覆盖也更加依赖整体投研团队的工业化和系统化。

本期【调仓风向标】,基金君将为大家详解银华基金李晓星的三季报及调仓变化。

example

管理规模缩水至300亿

在管产品维持高仓位

2023年三季度,A股市场整体下行,李晓星在管产品也未能取得正收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银华大盘精选两年定开、银华盛世精选、银华心诚三只基金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在同类基金中居于前列水平。

谈及过去一段时间净值承压的原因,李晓星在季报中称,他的风格和配置均以科技和消费当中的业绩成长股为主,但在过去的一年半当中,哑铃型的风格和配置是比较吃香的,对应的板块上来说,大盘价值股和微盘股的表现也是持续超越市场,而处于中间的业绩成长股,是市场参与者减仓的重点。

由于干扰因素的不断出现,三季度市场的信心还处于底部徘徊的过程中,在股票估值中,对于未来给予的权重越来越低,对于当下给予的权重越来越高。然而成长股的股票价格反应于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依赖于市场对于未来的信心,市场目前不太愿意把未来的成长PRICE IN到当下的股价当中,因此对无论是科技还是消费,均没有太好的表现。

在管理规模上,Wind数据显示,受净值影响,截至三季度末,李晓星在管10只产品的合计规模为314.15亿元,较二季度下降10.92%,这也是其管理规模连续下降的第五个季度。

image.png

三季报显示,目前李晓星在管规模最大的三只基金依次为: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银华心怡、银华心享一年持有,截至三季度末规模分别为:75.11亿元、69.69亿元、58.91亿元。

从申赎情况来看,除去尚处封闭期的2只封闭型基金外,其余8只李晓星的在管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份额下降。其中基金份额变化最大的是银华心佳两年持有,由上季度末的117.68亿份降至三季度末的111.08亿份,净赎回份额达到6.6亿份;其次为银华心享一年持有,由上季度末的84.23亿份降至二季度末的79.80亿份,净赎回4.43亿份。

三季报显示,李晓星管理的产品依旧维持高仓位运作,股票仓位占比均在90%上下,与上季度相比,6只基金仓位有小幅度提升。其中银华心佳两年持有、银华心怡两只基金的股票仓位分别由上季度末的90.98%、89.98%加至93.49%、93.18%。截至三季度末,股票仓位占比相对最低的产品是银华心选一年持有,为85.83%。

加仓半导体、电子

减仓新能源、港股互联网

尽管李晓星以往布局偏爱大盘蓝筹,但上一季度他持有的公司市值相对下沉。李晓星在三季报中提到,因为市场成交量的变化以及估值具有吸引力的标的变多的背景下,他降低了前十大重仓的集中度,持仓的行业和个股有所分散。结合宏观背景的变化,以及目标投资标的的估值回落,持仓的市值有所下沉,在科创100、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成分股中配置有所增加,大盘股的配置有所减少。

截至三季度末,李晓星在管产品的持仓分布在新能源、互联网平台、半导体、计算机、军工、医药、食品饮料、纺服、社服、快递、农业、轻工等行业中具有未来成长性的公司。

另外,重仓股的集中度明显下降。其核心产品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由二季度末的45.48%降至31.85%,目前已低于同类基金平均水平。

image.png

在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李晓星三季度大幅减持了港股互联网巨头快手-W、腾讯控股、美团-W,减持比例均超过60%。腾讯控股、美团-W由二季度末的第二、第三大重仓股跌至第九、第十大重仓股。快手-W依旧稳坐第一大重仓股,但持股数由上季度末的1279.31万股降至三季度末的451.62万股,三季度减持了827.69万股。

image.png

与此同时,李晓星大幅买入半导体龙头中芯国际,这也是中芯国际首次进入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仓数量达1404.55万股。三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中增持幅度最大的是紫光国微,增持比例达到131.71%。

较上季度末,德业股份、比亚迪股份、晶澳科技、锦浪科技退出前十大重仓股名单,新增中芯国际、紫光国微、海光信息、汇川技术。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快手-W、中芯国际、紫光国微、海光信息、东方电缆、汇川技术、航天电器、天顺风能、腾讯控股、美团-W。

其代表基金的具体持仓也呈现类似的调整,三季度期间李晓星加仓半导体、电子个股,减仓新能源与港股互联网巨头。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也由二季度末的45.41%降至三季度末的31.92%。

image.png

李晓星在季报中也阐述了现阶段重仓业绩成长股的原因,他相信在市场信心恢复的过程中,成长股的估值修复会体现出最大的弹性。信心低迷的持续时间越长,信心修复时候的弹性也会越大。他相信科技强国的道路不会有变化,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也不会有变化,在这两个大的方向中的优质成长股,未来将会给组合带来回报。

目前位于市场信心底部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投资重点方向

对于接下来的市场和行业看法,李晓星相对更积极一点。在他看来,目前是市场信心的底部,未来信心会逐步提升,叠加历史低位的估值分位,对于未来市场的表现比较乐观,目前的仓位已经提升到接近上限。他在季报里谈了两大热门板块:半导体、国防科技等领域的看法。

半导体板块,李晓星对景气复苏方向的看法逐步积极,在国产化方向看好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的环节,包括CPU/GPU、高端芯片生产制造,以及半导体设备格局变化带来的零部件投资机会。

国防军工板块,李晓星认为行业基本面、股价位置、估值均处于底部区域,基本面看好后续军工行业需求重启。板块内优选国产化率较低的特种芯片,困境反转的导弹链,以及有望加强建设的信息化方向,关注新域新质领域。

另外,对于关注度很高的AI、新能源、互联网和医药板块,李晓星也有自己的看法。

AI板块在三季度普遍回调,李晓星指出,当前时点下更需要去伪存真,无论硬件算力还是软件应用,需要精选可持续兑现业绩、竞争格局较优的龙头公司。

锂电方面,李晓星的投资将主要聚焦在后续盈利能力见底后保持稳定且全球化产能布局完善的环节;光储方面,产业大逻辑没有变化,整体上光伏辅材部分盈利见底的环节相对更有投资价值;风电方面,由于风电整机和零部件的单位盈利均在底部,未来有向上修复的空间,再加上股价也经历了大幅度的调整,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水平,李晓星认为风电板块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

互联网板块,李晓星前期重点关注的港股互联网板块从业绩层面是持续超预期的,且判断互联网龙头的业绩持续超预期是大概率事件。估值层面,港股互联网龙头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过去三年累计跌幅较大,整体均处于非常有吸引力的位置,他持续看好。

消费板块,李晓星分析,消费整体的韧性强于预期,三季度需求相比二季度逐步改善,虽然外部环境动荡,但在各种负面因素冲击下,消费整体依然平稳。经过半年的市场调整,不少消费公司的估值回落到5-10年维度中枢偏低的位置。相比二季度,他在行业上投资更加分散,个股上进一步集中,向品牌优势强、竞争壁垒高、管理能力强的公司集中,相信业绩是穿越周期最强有力的武器。

医药板块,随着基本面逐渐见底,业绩预期逐渐清晰,李晓星对四季度和明年的医药板块继续保持乐观。在配置上,他会以“创新”为主线,主要仓位配置创新药、CRO/CDMO,医疗器 械,并底部布局一些业绩增速更快、估值合理的医疗服务和其他消费医疗。由于短期医药还是在热点快速轮动的阶段,李晓星还是会坚守选股原则,不追高不追热,适时动态调整,保持组合中个股具备更优性价比。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