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市场这么大,新基金怎么买?新基金是否值得关注,管理人是否值得选择?对此,基金君为大家带来人物库专题【新基人物】,解析新发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理念。
据基金君观察,其实自从进入9月以来,权益类基金注册节奏明显加快。一方面,基于近期 “政策底”出现的考量,不少基金公司认为,当前是布局权益类基金的好时机,帮助投资者把握低位机会。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也希望
本月的新基市场有哪些看点?基金君梳理了一下自9月21日至10月16日发行的新基情况,根据Wind数据显示,在此期间共有75只新产品公开发行,热度主要集中在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
从细分类目来看,随着市场持续探底,债券型基金依旧是最受欢迎的类目,而股票型基金的热度也主要在集中在指数型产品,成为近期公募基金公司集中发力的方向。
本次“新基人物”,基金君在新发基金产品中选择了两位已有不俗表现的基金经理来为大家介绍,并收集了他们的最新投资观点来和大家一探究竟。他们分别是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和交银施罗德基金杨金金。
坚持安全边际理念,赚取稳定的钱。
鲍无可具有15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曾在平安证券研究所担任行业研究员,2009年12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历任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自2014年6月起担任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现任股票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
截至10月16日,Wind数据显示,鲍无可目前在管产品7只,总管理规模达到195.63亿元。根据鲍无可过往管理的产品来看,其投资类型主要涵盖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其代表产品,获得了119.41%的任职回报。
以鲍无可代表产品为例,将其近三年的动态回撤水平与同期沪深300相比,鲍无可回撤控制能力可见一斑。近三年以来,沪深300动态回撤持续震荡加大,特别在2021年一季度、2021年四季度以及2022年下半年,沪深300指数持续阶段性“断崖式”下滑。但即便是在这些时点,鲍无可代表产品的动态回撤水平也少有超过10%,基本维持在5%左右。
基金回撤表现的优异源于鲍无可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理念,他对于安全边际极为看重,“希望投资人不管在何时买入都能够赚钱”,因此在组合构建与标的选取的过程中,鲍无可更青睐那些具备低波动性、低基本面风险,具备长期稳定表现的个股。
2008年初入行时便经历市场了的暴跌,几轮牛熊之后鲍无可对市场的敬畏心越来越强。
可以说相比于风险暴露,鲍无可宁愿在“牛市”中“相对落后一些”,作为经历多轮牛熊市历练的资深
鲍无可的任职时间恰好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市场行情,尽管在单边上行的市场中,鲍无可会些许落后于沪深300的表现,但在其他情景里,不管是单边下行、震荡下行还是震荡上行阶段,鲍无可的拟合业绩表现则远胜于沪深300。
就近1月、今年以来、近3年、近5年4个区间来看,鲍无可管理的基金长期区间收益更具优势。尽管近1月以来业绩表现一般,但不管是近三年持续轮动的市场风格,还是近一年弱复苏的经济背景下,鲍无可在回撤控制优良的前提下,均取得了远超同类平均和沪深300的收益表现。
见证过市场中的博弈时刻,鲍无可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价值投资才是更符合自己认知的投资风格。
尽管拉长时间来看,鲍无可的投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他并非没有经历投资中的艰难时刻。2020年,彼时市场中的核心资产正热火朝天,鲍无可没有选择跟风抱团,保持警惕的同时他选择了一条更少人的路径,相对均衡地配置了传媒、医药、电力及公共事业等板块,尽管阶段性业绩排名靠后,但鲍无可并不灰心,他在2020年三季报中指出,“在大部分人都乐观的时候,我们需要谨慎”,自己将仍以安全边际为前提,自下而上选择有壁垒的公司。
在行业配置方面,鲍无可秉持均衡配置的原则,以其2023年半年报中的重仓股行业分布为例,前五大行业分别为公用事业、有色金属、石油石化、通信和医药生物,占比最高的公用事业为13.25%。鲍无可在此前的采访中也曾表示,单一行业的配置通常控制在20%以下。
在鲍无可看来,一家公司的竞争力与护城河是首要关注对象,甚至优先于公司当前的估值水平。鲍无可认为,高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未来的估值表现,尽管市场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定价带来的投资机会,但从长期角度来看,公司的增长潜力比眼下的性价比更为重要。
“我们希望客户不管在任何时点买入我们的基金,都拥有一个性价比高的组合,通过长期持有我们基金能赚钱。”
在近期的采访中,鲍无可提出,当下持有现金并不是最佳的应对方法,长期持有股票或是更好的选择。鲍无可认为,当前全球总需求稳定增长,一批优质的中国企业在一些高价值行业进行全球扩张,我们已经看到这些主线中蕴含的投资机会。当前,我们持有的上市公司均具有极高或较高的壁垒,且估值合理或偏低,相信这些公司有能力创造长期持续的回报。
中长期来看,追求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和具备进化能力的企业组织,才是企业成长的核心动力。
杨金金,历任长江证券研究部高级分析师,华泰柏瑞基金研究员。2017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担任行业分析师。2020年5月起任职基金经理。
据Wind数据显示,杨金金目前在管基金2只,总管理规模116.63亿元。
兼具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士、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的复合学科背景,杨金金毕业后便进入卖方研究所从事行业研究,历任长江证券研究部高级分析师,华泰柏瑞基金研究员。2017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担任行业分析师,研究范围覆盖机械、有色、家电、化工、农业等行业。
曾凭借“划线”般的业绩表现为基民所熟知,但杨金金本人对此并不十分认可,在杨金金看来,投资中的胜率及赔率应该是相互匹配的,如果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他更希望是“赚辛苦钱”。
在投资风格上,杨金金体现出较为显著的成长风格,比起把握行情的大起大落和板块轮动的切换,杨金金表示,自己还是更希望聚焦于、寻找能够从无人问津的底部公司成长为卓越企业的机会。
对比杨金金任职以来代表产品与沪深300以及同类平均的回撤数据,杨金金表现出优于同行的回撤控制能力。特别是2021年一整年,杨金金的动态回撤很少有超过5%的时段。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三季度,沪深300动态回撤持续加大,而杨金金在管产品整体动态回撤则呈相反走势,在市场整体转入下行阶段时,杨金金在持续收复失地。
这或许与其选股时“另辟蹊径”的偏好有关。以杨金金代表产品为例,该只产品重仓在各季度之间的留存度基本在40%-60%之间波动,杨金金重仓的个股整体偏“小众”,对于市场中被广泛持有的热门股,杨金金少有涉略。也正如他在2022年二季报中所说,“致力于挖掘游离于主流板块之外的投资机会”。
除了筛选低估值个股,保障整体组合的防御性的同时,杨金金还是会根据市场行情来做仓位方面的调整以应对市场的风险。
就近1月、今年以来、近3年3个区间来看,杨金金管理的基金长期区间收益更具优势。尽管近1月以来业绩排名稍显落后,但杨金金自接管以来,长期业绩在同类产品或者沪深300中表现较优。
在选股方面,杨金金有一套 “三低两大”选股原则。“三低”分别指的是估值低位、股价低位、市场关注度低,而这三点也在杨金金的持仓中得以展现;另“两大”则分别代表着基本面发生了或者即将发生巨大变化以及长期成长空间大。
通过业绩增速、估值等指标,杨金金将其划分为更加细致的四大类:A类公司:多属于高景气行业的龙头或隐形冠军,成长属性明显,通常能够维持迅猛的业绩增长势头;B类公司:处于传统行业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属于价值成长;C类公司:多由二三流公司逆袭而来,凭借公司治理改善的持续改善获得业绩增长;D类公司:通常是受益于行业拐点机会,进而迎来业绩爆发,具有一定黑马成长属性。通过清晰划分,再在不同类别中优选公司,配置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组合。
短期内,杨金金关注的方向将主要聚焦于以下三类:
首先是板块方面,杨金金将持续关注上游供需反转的公用事业行业,以及全球衰退方向下流动性长期趋势有望反转的贵金属;对于个股,将重点关注部分结构性景气方向,包括口红效应、细分行业资本开支及智能化升级等带来的细分景气子行业;基于较大的利基市场,以及长期积累的竞争力,有望实现可持续高成长的优秀公司。此外,杨金金表示,也会储备一批卧薪尝胆的种子公司,不着眼于其当下的业绩和股价表现,而是未来2-3年的可能性。
基金君友情提示:新基金产品表现依然需要等待时间验证。(注:本文图表数据若无特殊注明,均来源于智君科技与Wind数据)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也不构成对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敬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
2023-10-23 17: 44
2023-10-21 16: 20
2023-10-23 15: 51
2023-10-23 09: 00
2023-10-23 08: 54
2023-10-23 08: 50